详细说明
-
产品参数
-
是否进口:否
-
工艺:瓷器,鸡宝,猪宝,字画,古币,玉器,龙涎香,紫砂壶
-
经营模式:拍卖,鉴定,交易
-
公司行业:拍卖,鉴定
-
公司区域:上海杨浦
- 产品优势
-
产品特点:
瓷器,鸡宝,猪宝,字画,古币,玉器,龙涎香,紫砂壶等拍卖,鉴定,交易
-
服务特点:
提供细致、周到的艺术品投资交易服务
张家界紫砂壶交易平台鉴定紫砂壶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而真正被大家容易掌握的方法少之又少。如果你是一位刚开始把玩紫砂壶的壶友,想必摸不着头脑,挑的眼花缭乱,看的真假难辨。所以今天紫砂之家的小编就为大家讲解几种简单的紫砂壶鉴定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广大的壶友。
用观感鉴定紫砂壶
首先靠手感。高质量的紫砂壶摸上去,手感应该有细沙的感觉,不可能太滑。
其次听声音。用盖子碰一下壶身,高质量的紫砂壶声音听起来沉稳,不像敲搪瓷的高音。
再则看色泽。真正的紫砂茶壶使用越久,色泽越光亮。有些厂家靠抛光磨亮茶壶的表面来造假,更有部分商家为了增加色泽在茶壶表面涂鞋油。市民购买时可尝试用热水烫茶壶表面,假货会褪出一层油,甚至会有臭味。
在历史上,每个相同的时期中,紫砂艺术家们所使用的紫砂料基本上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只是炼砂调制的配方各有不同,且大多秘不示人。他们往往各自惯使用自己配制的砂泥,呈现出砂质的粗细,颜肌理的不同,严格地区分和观察会发现他们各自的规律性。同一位名家制作出的造型不同的紫砂壶,即使从表面看是不一样的,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外弧线、柄的曲度、流与颈的角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就同一位作者而言,他的壶艺会随着发展而不断精深,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成型的线条与细微之处的处理方法,犹如一个人写字的笔迹一样,基本上已成为一种惯,技法与风格是一致的,不会有太大的差异。
风化:开采的矿料经过露天堆放,接受自然界的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崩裂瓦解,使原来密实的块状变化成松散的颗粒,质地由坚硬的石质结构演变为酥软的土质结构,这个过程称为“风化”。 生料:用开采出来的矿料常称“生料”。 熟料:经过至少三个月以上充分风化后的矿料便为“熟料”。 目数:紫砂矿料开采后,经风化、除杂质、粉碎,使用筛过滤后泥料的粗细,称为目数。此过程亦叫过目。目数也有历史,宋朝中期26目-35目;清朝早期35目;清朝中期为55目-60目;1958年开始出现机械过目,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的有雷蒙粉碎机,以风力控制目数,机器粉碎的目数可高达140目-180目。如今制作的紫砂壶,采用不同的泥料练制方法,基本目数控制在60目左右,以60目为基准,相对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反之则越粗。
自然界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艺术题材库,它给予紫砂造型艺术以的源泉。不少紫砂艺人以诗人般敏锐的心眼,善于在创作中利用偶然的机遇,如大自然中鱼、鸟、水、云等物像的符号,巧妙的融置于紫砂形体之中,把自然之魂与艺术之魂交织在一起,成为超越实体界的隐喻之美。 紫砂工艺造型的创作,就是将自然界中物体的形象通过去粗取精,并经过工艺上的加工提炼,成为深入生活的艺术品,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注意艺术上的变化与统一,气势上的磅礴与协调,效果上的实用与美观。在造型设计上,应突破个性,做到纤细厚拙,高矮得体,装饰协调,相得益彰,从而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境界,显示出较强的艺术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