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字画交易平台也有的作伪者采取金蝉脱壳的办法,保留原装裱,挖出书画本身将伪本嵌裱进去。鉴别这类书画,则不能仅凭装裱来断定其真伪了。现在很多造假者手段很高明,把古画拼接、嫁接、挪位,很有隐蔽性。
年代久远的书画,如保管得当,有的如同新作的一般,但仔细审视,其墨无论深浅怎样,都没有火气,让人感到墨沉着,深人肌理,这就是行家所说的“包浆”。 装裱也称装潢、装池、裱褙。装裱大约从晋、唐开始。一件书画作品创作之后,为了便于观赏和保存,对原件就进行装裱加工。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深入和装裱技艺的提高,装裱的形制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从晋、唐到五代只有手卷,而无挂轴。这时的手卷,既有写经,也有绘画,却没有引首。北宋徽宗时出现了装潢史上的“宣和装”。
利用装裱鉴定书画真伪其作用有二:一是看其装裱的形制或手法,可以对书画断代。如一些“宣和装”的家画,特点是,卷前有绫天头和黄绢隔水;黄绢隔水贴近画心的上部有赵佶的亲笔题笺。画心后为黄绢隔水和拖尾,原“宜和装”上还必钤盖徽宗的“宣和七玺”印。明清或民国装裱也有其自己的特。二是印书画的程度大。应注意新画旧裱。好的古旧字画原老裱总让人放心。 大约到北宋,渐渐流行装成卷轴。明代的装裱立轴增多,手卷增加引首。册页有的用纸挖裱或镶袜成册。立轴的装裱形式有宽边窄边之分。窄边是仿宣和装,宽边是明代的形制,其特点是用米黄宽边绫圈,上下大地用深蓝花绫装裱。另外有些立轴的画心上端还加了一段纸,称作“诗堂”,上题诗文或赞语等。折扇画的形制是明代永乐以后开始兴起的。清代康熙乾隆时宫廷的装裱比较富丽堂皇,用料、技巧、样式都十分讲究。至嘉庆后宫廷装裱的质量显著下降。清代民间的装裱,尤其是私人收藏家对所藏字画的装裱,其用料的规格和装裱的样式都有自己独到的方式。如清大藏家梁清标重裱表的书画轴多用碧云鹤斜纹绫天地,米黄细密绢圈,缓带与副隔水或绫、绢圈,包首用浅黄绢,轴头用红木或紫檀木制成。手卷则仿宣和装。重裱书画都有梁氏的亲笔题跋。而对联这一形式的出现,大约始于明末,且又限于书法。到了清代亦有少数“画对”或“书画混合”形式出现。装裱的类别和书画的形制,归结起来,有手卷、横披、立轴、屏条、册页、纨扇折扇、对联等。
印章本身比使用印章的书画家寿命长。书画家死了,如果印章还在,别人可以将它盖到伪造的书画上去。解放前上海有个画家得到一套戴熙的印章,利用它制造了大批的假画。丁辅之曾把丁敬、金农的印当做收藏章盖在书画上。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有一本法若真山水册,其中有些印章盖在经修补后的破洞上,不合乎用印的格式,原来是他的孙子法光祖干的事。以上都足以说明后人可以使用前人的遗印。 有些书画家所用的印章虽比较固定,不常更换,容易核对;有些书画家的印章却既多且乱,根本无法核对。这是鉴定书画印章为凭的另一个理由。例如沈周就是名画家中印章较乱的一位。他的作品有几幅从各方面来看都可以肯定是真迹,但印章偏偏不一致。突出的例子是故宫博物院所藏《卧游册》中画牛的一开,盖在同幅上的两方白文“启南”印,字文、大小相同,但非一印。画家中印章多而乱的不止沈周一人,倘专凭印鉴来断定真伪,那么对他们的作品只好一律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