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字画交易机构也有的作伪者采取金蝉脱壳的办法,保留原装裱,挖出书画本身将伪本嵌裱进去。鉴别这类书画,则不能仅凭装裱来断定其真伪了。现在很多造假者手段很高明,把古画拼接、嫁接、挪位,很有隐蔽性。
干支纪年法是我国的一种准确实用的计时方法,对我国人民的风俗惯、经济建设、文化生活产生直接影响。古代书画作品上凡标明创作时间的题款,一律使用的是干支加帝王年号的形式。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简称。干指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指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为一次循环,称为一个甲子。这是我国人民独创的一套专门用来记时的序数系统。 干支纪时,主要用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辰。书画鉴定即用此准确识别书画作品 的创作时间以及创作此件作品的书画家年龄,从中鉴别真伪。干支纪时法可以按上述方式推算,也可査找现成的表格,加以对应查找。
事实表明,年代越 远的绢本书画,大多经过多次重裱,每次重梽都要加胶加矾,并用研石加蜡将其背后用力磨光。装裱次数多了,这些绢本书画,表面上有一层亮光,俗称“宝浆亮”。而明中期以后的绢本书画,一般是看不到这层亮光的。而年代久远的纸本书画,装裱次数多了,表面也有一层“镜面光”。故年代久远的书画,都有一种古古香、沁人心牌的光感。另外,鉴定时也决不能专看绢或纸的黑白与破碎残损的程度来断定其年代或真假。如果纸绢破碎残损或成黯淡就认为年代久远,而洁白完整者其年代就一定较近,这就会犯常识性的错误。
年代久远的书画,如保管得当,有的如同新作的一般,但仔细审视,其墨无论深浅怎样,都没有火气,让人感到墨沉着,深人肌理,这就是行家所说的“包浆”。 装裱也称装潢、装池、裱褙。装裱大约从晋、唐开始。一件书画作品创作之后,为了便于观赏和保存,对原件就进行装裱加工。 随着人们审美情趣的深入和装裱技艺的提高,装裱的形制也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从晋、唐到五代只有手卷,而无挂轴。这时的手卷,既有写经,也有绘画,却没有引首。北宋徽宗时出现了装潢史上的“宣和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