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举行了一次钱币制度刷新,因其焦点内容是刊行新钱币——金圆券,故被称为金圆券刷新。这次刷新是国民党统治时期举行的第三次币制刷新,也是国民党为拯救濒临瓦解的经济而接纳的重大措施。然而,这次币制刷新却迅速失败,通货膨胀彻底失控,不仅成为其瓦解的主要缘故原由之一,也成为天下钱币史上一个污名昭著的恶例。
对于金圆券政策的风险,认为自己可以控制住局面,试图通过完全的高压统治来和市场较量。但现实的情况是完全失控了,1949年5月上海解放前夕,一石大米要金圆券4亿多元。有不少影视作品将原因归结于“上海行动”的失败:到上海督导经济管制,以铁腕手段抑制物价,准备查封孔祥熙之子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时,由于各方势力的干预,行动受到挫败。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7-09-26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820,000----日期:2016-11-04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970,000----日期:2016-10-26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7-02-22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7-08-06
近几年金圆券伍佰元市场成交的价格:
1946年银行金圆券德----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7-02-06
金圆券------------------------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7-07-24
蔡国强2005年作金圆券—----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7-09-13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760,000----日期:2017-08-01
1946年银行金圆券德----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7-04-07
刊行金圆券的初目的是取代原来流通的法币。
币制改革失败后,金圆券发行数量如脱缰之马,贬值速度犹如自由落体那般垂直向下,创下世界史的奇观。与此相对应的是物价狂涨,1949年5月,上海物价指数为币改之初的500多万倍,9个月的涨幅接近于前12年的总和。“各地纷纷自动以银元、外币、乃至实物等计值交换或流通,若干地区已视金圆券为废纸”。但是,在币改中全国共收兑165万两,白银904万两,银元2355万元,美元4797万元,港币8747万元,折合美金总数约14214万元。这笔巨额的硬通货财富,过后被国民党悉数带往台湾,成为其在台湾稳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支撑。
应付飞涨物价,拼命印金圆券纸币,从我收集的金圆券中,就可充分说明问题。1.我有五角、一元、一万等好几种金圆券,在市面上没有发行过。如五角一张纸币,棕灰色,原来国民请美国德纳罗印钞厂印刷的,等到运回中国,已不值钱了,所以就没发行。但有人通过内部搞到,我父亲也弄到一张给我。
法币在1935年起由国民刊行。抗战时代,由于财政支出增添,法币大量刊行。战后,国民党为与共作战的金圆券军费,法币的刊行量越发大增,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元快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万亿元,三年间增添凌驾一千倍。就通货刊行额而论,战前只不外14亿元[3]。1947年头,法币刊行总额为3万5千亿,至7月增至10万亿以上[4]。在库存、外币都没有实质增添的情形下,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曾经有造纸厂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质料赚钱。
得知此消息后,正在北京香山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中国共兴奋地写下了一首名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传世之作。而与此同时,名为下野但仍在老家浙江溪口操控政局的中国国民党难免心情沮丧,他在其日记中写道:南京失守“尤其对国际,使国家与更无立余地,可痛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