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收藏爱好者朱昌德手里藏有五角、一元、一万等好几种金圆券。朱昌德称:“许多金元券在市面上没有发行过。比如五角的纸币,棕灰色,原来国民请美国德纳罗印钞厂印刷的,等到运回中国,已不值钱了,所以就没发行。但有人通过内部搞到,我父亲也弄到一张给我。”
结识了藏主邱先生,无异于给尚先生的本品收藏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我与邱先生,像是这个世上了解这批藏品的人一样,在电话里谈起了我们收藏的金圆券。他说道,1992年,当时火车站拆迁,找出了9张金圆券,大约壹佰万元的占两三张,剩下的都是伍佰万元的币种。那时,市面上完全没有相同的金圆券,人们也从未听说或见过这些珍贵的藏品。邱先生起初并未将藏品转让或拍卖,直到近年,将同类钱币的转让,才使这些金圆券的生命轨迹,发生了些许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它未来的价值走向。”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3,780,000----日期:2017-12-25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银行金券------价格:RMB2,910,000----日期:2016-11-08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1,890,000----日期:2017-01-25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7-04-22
1949年银行金券伍------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6-07-14
近几年民国金元券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三十四年银行金券------价格:RMB1,510,000----日期:2017-07-24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6-10-28
民国三十五年中国银行金券------价格:RMB3,990,000----日期:2017-06-07
民国三十八年银行金券------价格:RMB2,390,000----日期:2017-11-09
民国上海中华劝工银行金券------价格:RMB2,470,000----日期:2016-08-23
自抗战中后期开始,国民统治区的合法——法币的价值即日渐下跌,通货膨胀的速度越来越快,成为国民党不能不关注的严重问题。抗战胜利后,因内战再起,军费开支剧增,法币的过量发行问题无法解决,导致经济风潮的不断爆发。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他并未反思这是打内战的必然结果,却寄希望于通过币制改革解决问题。
尚先生继续说道,“邱先生回忆道,1996年,曾有一位收藏爱好者张先生,为编纂《中国纸币大全》一书,未经许可擅自将他后来流入市场的两张金圆券的图片及信息,收入了自己的书中。而后,此事被邱先现,起诉了编书者,后因编者张先生年迈过世而不了了之。邱先生说,因为这些金圆券世面上未曾出现过,也没有办法定出合理的价位,流通两张能让人们真正了解到这些藏品的历史及价值,也能带动它的影响力。”
还有一种面值为60亿元的民国纸币,1949年5月,由国民新疆银行发行,面额标明"陆拾亿圆"。
而一些规格和面值特殊的民国纸币的价值尤其不菲。例如有一枚票幅为2.5厘米×5.1厘米、仅有拇指大小的纸币,这是1941年,因杭州沦陷而南迁至浙南山区的浙江地方银行,由于受到日军的严重封锁,导致印钞材料极度缺乏,为了渡过难关,印钞厂只好节省印钞纸张,于是便产生了这枚我国历史上小面幅的纸币--浙江省地方银行横式一分纸币。如今这枚纸币在藏市里的身价已过百万元,但还是很难寻觅。
1948年8月,国民再一次实行“币制改革”,宣布废除“法币”,由银行发行“金元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六种。规定1元金元券折合“法币”300万元,以回收“法币”。
但军费支出浩大,国民印刷的1千元、5千元、1万元面额的金元券又继续出炉。金元券同样变成废纸,市场上依然把旧银元当作交易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