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钱币按面部宝文可分通宝、重宝、元宝三种。咸丰通宝为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所铸钱币。因政治,经济危困,不久即受到重宝、元宝大钱冲击,通宝钱遂严重贬值,故制作简陋,形制混杂,全国27钱局所出钱铜质、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咸丰三年(1853年),清准许制造咸丰大钱。其统分两类:当百以上文曰“元宝”,当百以下称“重宝”。咸丰重宝计有当四、当五、当八、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四十、当五十等八等,全国计有28钱局先后开始鼓铸。咸丰元宝等级计有当百、当二百、当三百、当四百、当五百及当千六种,户、工部及各地28钱局几乎同时开铸。咸丰元宝连同重宝、通宝钱币,品类浩繁,可谓五花八门,在我国钱币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古钱专场每次都会推出众多从先秦至清代的精美古钱,历年来屡创佳绩,此次特别征集到的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大清壹百”更是当之无愧的全场焦点。咸丰三年,福建财政十分困难,当时正值军务紧急,度支不敷,在向朝廷上奏折请铸大钱的同时,宝福局自行开铸非部颁标准的折当大钱,从存世实物和钱谱上看,宝福局所铸大钱为各省中品种为纷呈多样的,其版式孔繁,珍品亦多,此次上拍的即为宝福局所铸“咸丰通宝·大清壹百”大钱,这枚古钱为试铸样钱,在业界被称为清钱之王,为存世孤品,其直径72.5毫米,重197克,面文为“咸丰通宝”,背有“大清壹百”和满文宝福纪局,可谓集国号(大清)、年号(咸丰)、纪局(宝福)、纪值(壹百)于一身,其钱文为宝福局特有的山谷体,秀美绝伦,钱体形制大而厚重,制作甚为精湛,未曾流通,珍罕无比,终经过多轮竞价,以196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成为新的“古钱王”。
清·大型咸丰通宝背龙凤雕钱----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7-08-28
清·大型咸丰通宝背龙凤雕钱----价格:RMB3,910,000----日期:2016-10-22
咸丰通宝背一百铜钱成----------价格:RMB1,680,000----日期:2016-04-10
清·大型咸丰通宝背龙凤雕钱----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6-11-04
咸丰通宝一十成----------------价格:RMB3,740,000----日期:2017-03-08
近几年咸丰通宝宝桂局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大型咸丰通宝背龙凤雕钱----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6-08-14
咸丰通宝一十成----------------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7-03-26
清代宝泉局“咸丰通宝”----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7-12-19
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当一----价格:RMB1,910,000----日期:2016-01-25
清“咸丰通宝”背“宝台五文----价格:RMB2,580,000----日期:2017-11-20
背数字式。这种钱明显的特征就是背面穿孔上面有一个横写的数字。据日版《光绪通宝钱谱》记载,从“一到十”都有。我初得到一枚背面是数字“五”的光绪通宝(图5、6),因为这种钱品相都不是太好,加上钱币知识贫乏,以为是流铜,后来看了一些资料,才知道要横着看,原来是“五”。这种钱直径2.42厘米,厚0.1厘米,重2.7克。后来又从别人挑剩的十多枚铜钱中得到一枚背面是“六”的(图7)。
宽缘。这种类型相对来说缘较宽,“光绪”二字较扁,方头、单点通。有背星(图12)和无星(图13)两种,较厚重,不像私铸。背星直径2厘米,厚0.16厘米,重3克。无星的直径1.98厘米,厚0.13厘米,重2.3克,包浆莹润发亮。
私铸如这枚(图16、17),直径1.92厘米,厚0.12厘米,重1.5克,文字漫漶不清,“光”字只有头部。
宝云局到了光绪时期,制钱制度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到了回光返照时期。滇铜产量减少,钱越铸越小,私铸泛滥。从我收藏的宝云局光绪通宝实物来看,大小、轻重、厚薄不一,有的明显是私铸的,既薄又轻;文字书法大相径庭,有的俊秀挺拔,有的拙劣粗陋,尤以“绪”字为甚;背面除满文外,后期出现了穿孔上面带“金”字的,称为“金刀”钱;还有背数字和背星的;有的宽缘,有的狭缘;直径大2.53厘米,小1.92厘米;重达5.4克,轻仅1.5克;厚0.16厘米,薄0.12厘米。从这些钱币来看,应该有九种类型,版式更多,前期铸造的较大,后期的小巧玲珑,有的铸造精致,令人爱不释手,像“金刀”钱一类。
咸丰通宝收藏价格及图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