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全国通用粮票收购价格鉴定评估

时间:2018-02-18 02:18

  什么是开门票,它在粮票收藏中有什么特殊的地位,人们为什么把它称为粮票收藏中的贵族?带着这些问题,呼和浩特晚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收藏家协会会员、票证收藏专家谢志伟。面对这些问题,谢志伟先从粮票的诞展史上解释了“开门票”的意义。

  全国粮票即全国通用粮票,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此粮票购买粮食用品,其中还包括食油(只有全国粮票才可以在异地买食油)。若要出差或探亲,一定要用地方粮票换上一定数量的全国粮票才能出门。

  民国·浙东粮票一组八枚--------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7-12-05

  1966年全国通用粮票伍------价格:RMB3,370,000----日期:2016-11-16

  建国初期粮票一组九枚----------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7-04-11

  山东地区饭票、粮票一组六枚----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6-03-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6-12-20

  近几年全国通用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通用粮票----价格:RMB2,230,000----日期:2016-02-04

  1966年全国通用粮票伍------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6-1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价格:RMB3,460,000----日期:2017-07-03

  1966全国通用粮票----------价格:RMB1,440,000----日期:2016-10-06

  七十至八十年代供给粮票----价格:RMB1,380,000----日期:2016-08-11

  1955年是中国粮票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年。8月25日,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9月5日,粮食部以命令发布了这一暂行办法。从此,各种粮食票证便开始进入中国社会,揭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55年9月,随着国家开始在全国范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颁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名义印制的55年版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发行使用。56年、57年,国家粮食部在55年版全国通用粮票供应不的情况下,在55年版别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两次印刷。56、57年版同55年版刷色、式样及背面说明均完全相同。

  六五年版全国通用粮票根据发行年份和面额来归纳,全套应为十一枚,但若根据有无水印来区分,则全套应为十九枚。这多出来这八枚票,冠冕堂皇的说法是为了弥补流通领域中需求量的不而再版发行的,其实质则是跟、贩假份子斗争的结果。早在1955年发行套全国通用粮票时,设计者们即在票面上精心埋伏了不少暗记以增加防伪功能。伴随着印刷工艺的不断进步,粮票的设计者们在六五年版全国通用粮票的票面中同样也人为地设计了几处暗记。比如将票面"中华"二字竖笔下端改为斜尖头,将背面印章的国徽图案中"华表"顶部描绘成实心等。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再多的障碍也阻挡不住心怀叵测的者造假的脚步。在六五年版国票使用不久,假票就如影随形,辽宁、甘肃、安徽以及上海等地先后破获用塑料雕版、石印版、牛角版和赛璐珞雕片版等方法制作的假票案例。为大限度地减少假票对市场的危害,国家不仅将制造假粮票作为反罪来打击,粮食部还在发行1965年和1966年版的基础上,对粮票用纸进行升级,先后使用不同水印图案的印钞纸来再版发行六五年版国票。1980年1月,《全国通用粮票图样本》由粮食部编制完成,该册子重点将从西藏、福建和云南等地发现的假票特征做详细剖析,供各地参照。

  与西藏粮票类似,新疆莎车县购粮券上印有维吾尔语,存量也十分稀少。加之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粮票数量整体较少,能留存下来的粮票不仅价值高,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六五年版全国通用粮票,可谓是家户喻晓,妇孺皆知.在人们的心目中她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粮票的代名词。从1966年1月1日发行使用到1993年退出历史舞台,与亿万万人民朝夕相伴近28载,她的光辉形象早已深深铭记在几代人的脑海里。曾几何时,她是那么的高贵,普通老百姓家里都把她视如珍宝,不是特殊情况,根本舍不得使用她。就是在他身价跌至可以用鸡蛋交换的年代,许多人还是敝帚自珍,乃至现在不少人的家里仍可以见到她的踪影。

  1955年,套全国通用粮票出现后,1956年版和1957年版陆续投放市场。由于有假粮票,酝酿已久的新版全国通用粮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亮相。遗憾的是,票样印好后终没有发放。业内人士称,之所以没能进入使用渠道,可能是因为票面设计有缺憾,而市面上看到的也只是幸存的196×粮票票样,它也因此搭上了“物以稀为贵”的顺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