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1960年南京发行的“壹市斤”加字编号粮票(版面左上角编发号码,左下角和右下角各加黑体印“南京”二字)。目前特殊粮票存世极稀少,其价值不可估量。六是错体粮票。如1968年版广西的一两粮票将毛语录“厉行节约”误为“励行节约”,湖北1971年发行的10斤通用粮票上的“农动讲习所”漏印“旧址”二字,该粮票目前已难得一见。
粮票的票面题材广泛,部分票种印刷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等特色。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使这种不可复制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随着经济的发展,退出流通市场的粮票逐渐流向收藏界。而一些存量小、票面精美,有特殊意义的粮票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以1955年“开年票”为例,由于极为稀少,短短几年价格涨了数十倍。
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六册------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7-06-21
全国通用粮票一组伍市斤、------价格:RMB2,560,000----日期:2016-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价格:RMB2,220,000----日期:2016-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通用粮票----价格:RMB2,730,000----日期:2017-02-08
建国初期粮票一组九枚----------价格:RMB2,520,000----日期:2017-02-14
近几年全国通用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196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粮----价格:RMB3,240,000----日期:2017-08-18
吉林、本溪、仙桃市粮票样本----价格:RMB1,850,000----日期:2016-01-23
全国各地方粮票、邮票、煤票----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6-11-10
194549年陕甘宁边区------价格:RMB2,440,000----日期:2017-08-23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6-12-22
粮票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生活的一种见证,是百姓生活的生动写照,小小的粮票中也蕴含着极高的人文与历史价值。不同粮票的不同票面内容与材质体现出了我国发展历程中不同年代的政治和经济特点,比如经济困难时期,粮票的用纸发生了变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语录粮票;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粮票使用专用纸还出现了防伪标识等等。可以说,小小粮票就是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它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历史价值正是其吸引人的大魅力。
与西藏粮票类似,新疆莎车县购粮券上印有维吾尔语,存量也十分稀少。加之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粮票数量整体较少,能留存下来的粮票不仅价值高,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据估计,仅新中国发行的全国粮票(先后印制共计9套)、地方粮票和粮票总数就达14000多种,若再算上解放前的各种粮票,那就更多了。粮票虽说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但也不是所有的粮票都值得搜集。收藏粮票可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一是早期发行的粮票。如清代、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上世纪50年代)发行的各类粮票;二是专用粮票。包括:救灾粮票、侨汇粮票、井下工人粮票、郊区菜农粮票、产妇补助粮票、人民公社票等等。
广东省集藏投资协会杂项收藏专家陈浩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年代上说,1955年的粮票价值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因为大多数省市都在这一年发行了套粮票,也就是俗称的“开门票”。一套黑龙江地区1955年的开门票,在2000年前后价值在两三千元左右,而现在几万元都难以买到;再比如,内蒙古地区的1955年开门票,几年内价格上涨了十倍;被藏友们称为“票王”的196×版全国粮票设计于三年困难时期,由于是未发行票,存世皆为票样,未有实票流出,存世量极其稀少。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会张君丰在文章中指出,10年前这套粮票的价格为1500元,现在的价格在8万元左右,全国仅有30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