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同治通宝收购价格的趋势

时间:2018-02-16 01:43

  多做文化积累才会“捡漏”针对绝大多数读者关心的价格问题,专家表示,收藏要从文化历史价值角度出发,不要太急功近利。而且只要其学术价值被认可了,市场也会认可其价值。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很普通的品种的特殊版式,价值也非常高。比如一位钱币收藏家曾在广西南宁以10多元的价格买入两枚同治通宝,回到广州后把其中一枚给了一位好友,而这位好友则“意思意思”地给他1000元。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20年间,各类古钱从整体看,平均涨了10倍。总体说来,古钱市场正健康发展,稳健上涨,近几年更有加速上升趋势以清十帝钱为例,5年来,平均升值幅度为300%~400%,特别是发行量较少的真品官铸雍正大币,品相好的甚至可以卖到300万-枚,较两三年前价升10倍。有关拍卖资料显示,古钱币是拍卖市场的常客,拍价也不断创新高。去年12月26日在古玩同治通宝”宝泉局祖钱一枚编号:8916成交价:RMB1,920,000拍卖日期:2011-12-08拍卖专场:马定祥收藏钱币遗珍夜场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590,000----日期:2016-08-06

  “同治通宝”背八卦纹宫钱------价格:RMB2,960,000----日期:2017-11-26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7-11-16

  “同治通宝”背八卦纹宫钱------价格:RMB2,920,000----日期:2017-03-22

  “同治通宝”宝泉局祖钱----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7-04-19

  近几年同治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同治通宝”宝泉局祖钱----价格:RMB3,640,000----日期:2016-02-14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3,270,000----日期:2017-06-17

  “同治通宝”宝泉局祖钱----价格:RMB3,490,000----日期:2017-11-19

  “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2,550,000----日期:2017-09-17

  清“同治通宝”背“天下太平----价格:RMB3,280,000----日期:2017-09-17

  近几年,古钱币市场火热。同治通宝也逐渐高走。同治通宝中国古代钱币之一,于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铸造。在古玩市场,同治通宝宝泉局当十,好品市场价在100元左右一枚,各地价格还有差异。同治通宝中的“未开金口”是古钱币中的珍品。

  同治通宝的意义:

  同治通宝其宫廷意义在于是两宫同治(尊皇后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懿贵妃、载淳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而在民间看来,是上下一心、同臻郅治。

  在市场结束了咸丰时期大钱充斥市场,大小钱并行的混乱币制。在清朝历史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治通宝历史:

  同治是清穆宗载淳的年号。在载淳即位之初,是以“祺祥”为年号的,并以此铸过“祺祥钱”,但未流通。

  咸丰十一年(1861年)岁次辛酉七月间,咸丰帝病死在热河的避暑山庄,其6岁的儿子载淳继承帝位。新皇帝采用什么年号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商榷后,确定采用“祺祥”二字,取其吉祥之意。当时铸币为祺祥通宝、祺祥通宝,有、折十两种钱,背文为纪重、纪局。

  同治帝,清穆宗,爱新觉罗氏,名载淳(1856—1874年),咸丰病死后继位。在位十三年(1861—1874年),患天花而死(另一说为患梅毒而死),终年十九岁。葬于惠陵(今河北省易遵化县西北)。同治帝载淳,生于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病死后,他于同日在灵柩前继位,改年号为“祺祥”。同治皇帝的即位是清代帝王中顺理成章,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皇帝共有两个儿子,同治是他的长子,次子三岁就夭折了,所以同治成了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北京时间6月5日消息,日前上海古玩公布了其2014春拍日程安排,6月14日-15日将举行钱币专场拍卖,本场共计拍品1691件,其中古钱部分511件,LOT号从1538-2048。本次上海古玩2014春拍古钱部分可谓精品众多,其中“齐之法化”背“上”四字刀石范一件,齐国刀币石范极为罕见,是博物馆级的藏品,极为难得。此外宝福宋体当五十试铸样钱,更是存世仅见。

  解放前,北京北新桥南香饵胡同新安12号,住着一户钱币收藏世家。

  这家主人叫王希贤,是北京钱币界的老人。

  除了“鬼市”、“晓市”、琉璃厂、“铜局子”,王希贤还有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近水楼台”,即他家的邻居。住在香饵胡同5号的大户——“瑞府”。

  这个号称“瑞府”的大户是一家皇亲。辛亥之后,大清王朝完蛋了,皇亲失去了依傍;“瑞府”一天天地败落了,民国后靠卖卖当当过日子,东西也就渐渐地散了出来。

  在从“瑞府”流出的珍稀钱币中,有一枚非常特殊的钱币,就是“同治通宝”宝泉牙样。

  同治通宝”于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开始铸行。但因铸钱亏损等因,铸造很不正常,常见的仅有“宝泉”(户部)、“宝源”(工部)、“宝苏”、“宝浙”、“宝昌”、“宝川”、“宝桂”和“宝东”等局,其余很少发现或仅见部颁样钱。“同治通宝”面文汉文宋体、楷书互见,各局所铸,大小、轻重参差不齐,一般径为22毫米左右,重约3克,铜质较差,铸工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