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死后,其子郑经于1666年与1674年先后两次遣使日本续铸永历钱,此时郑部己军心焕散,缺兵少将,军事活动范围己局限在厦门、漳州一带,且屡次遭受清兵重创。远的一次征战是1676年攻福州大败,至此,郑部在军事上己元气大伤,仅靠垒守台湾与清兵对峙,故此时铸永历钱主要是流通于台湾岛内,这与草书体永历钱在大陆稀见的情况相符合,故草书体永历钱就是郑经在台湾时遣使长崎所铸之新版永历钱,当然这里也不排除郑经仍续铸有其父初铸的篆、行两种版别永历钱的可能,但至于郑部在台时是否在当地开炉铸钱一事,现尚无有关史料可考证。
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城,明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明王朝灭亡。明亡后,其残余势力又先后在南方各地建立了福王弘光、唐王隆武、鲁王监国、唐王绍武、桂王永历、韩王定武等,史称“南明”。这些小朝廷也铸造发行有,如福王铸有“弘光通宝”(图1)、唐王铸有“隆武通宝”、鲁王铸有“大明通宝”(图2)、桂王铸有“永历通宝”,其中以“永历通宝”钱铸造使用时间长,前后长达16年。
明永历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3,880,000----日期:2017-03-18
南明“永历通宝”背上“御”----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6-04-13
明代“洪武通宝”、“大中通----价格:RMB1,290,000----日期:2017-11-10
明永历通宝折二一枚------------价格:RMB3,510,000----日期:2017-06-16
天启通宝背下“十”、兴朝通----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6-01-07
近几年永历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代“洪武通宝”、“大中通----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6-02-23
永历通宝、乾隆通宝合背大钱----价格:RMB1,210,000----日期:2017-12-14
南明永历通宝背部--------------价格:RMB3,280,000----日期:2017-03-01
明代“洪武通宝”、“大中通----价格:RMB2,330,000----日期:2016-04-05
明末台湾郑成功铸永历通宝行----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7-02-11
从郑氏永历钱的铸作特征来看,篆文永历钱与行书永历钱形制相近,均是钱背平夷,内廓较宽,如出一炉。而草体永历钱却与前两品风格迥异,其背廓略高,内郭四决文,与前两品不同,若此钱同于永历五年在长崎所铸,虽钱文有异,但在形制特征上不应有如此明显的差异,故草书体永历钱与篆、行两种永历钱似乎并非同一时期所铸之品。从明史记载来看,郑氏铸造永历钱共有三次,永历五年以甥礼遣使日本,铸铜器、永历钱,这是次,当时郑成功部在东南沿海以金门、厦门为退守地向内陆作浴血鏖战,收复了不少失地,但也多次兵败失城,在战局上可谓是居无定所,但行军征战军饷必不可少,在当时形势下,郑成功谋求在日本铸钱,无疑是一件战略上的胜举,此举为郑部在明亡后仍得以生存提供了强有力的军饷保障。
李定国、孙可望在云贵地区铸造的永历通宝钱,以背有“五厘”、“壹分”字样的折银钱为主。永历三年(1649年)李定国、孙可望拥永历正位后,开铸背有“五厘”、“壹分”的永历钱。“五厘”、“壹分”是对银作价,故称折银钱。背“壹分”的折银钱有大小两种。小“壹分”折银钱的“历”字有四种写法,即“双木一日”、“双禾一日”、“双木一目”、“双禾一目”四种版别,其中以“双木一日”、“双禾一日”版别较为少见。
永历通宝面纹的文字差异就有数种:有所谓“二水永历”(“永”字写成上“二”下“水”)者;“三角通”(“通”字上的横折点写成一倒三角形)者;“双禾一目”(繁体“历”字内写成上为双“禾”字,下为一“目”字,而正确写法应为上“林”下“日”)者,还有“双禾一日”等
光背钱中有“珍宝”版别,较为少见。背文钱有“工”、“户”、“御”、“敕”、“定”、“国”、“督”、“府”、“道”(图3)、“部”(图4)、“留”、“粤”、“辅”、“明”等字。除“定”、“国”、“留”、“粤”、“辅”、“明”多见外,其余字均少见,其中“府”字钱目前仅见两枚。
郑氏永历钱的铸作富有较浓厚的日本制钱风格,水红铜质,极少见黄铜品,书法俊秀,共有篆、行、草三种钱文,均为折二型钱。从目前收集到的郑氏永历钱来看,其中篆文又可分大字及小字两种书体,如{图一}的大字篆文永历通宝,径2.8cm,重6.8g,此钱字法端庄,独具古韵,(大字篆文另见有一黄铜品{图二},极稀见)。另一品小字篆文永历通宝如{图三},直径2.8cm,重6.85g,此钱文字秀气,笔法与前一品相近,钱文似系同一人所书;另有行书永历通宝如{图四},及草书永历通宝如{图五}两品,前者直径2.8cm,重6.8g,后者直径2.8cm,重6.9g,此两品钱文如神,更是书法到家,在与其它南明钱粗率钱文的对比下,郑氏永历钱可称得上是难得的精美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