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价值见证中国币制走进现代化
这次币制刷新是在极神秘情形下举行,除与会职员外,只找了前中国银行总司理、刚辞去银行总裁的张嘉璈,另外由翁文灏在刷新实验前几天,通知美国驻华大使司徒登。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7-01-17
1949年新疆省银行金圆券----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7-07-10
1950年版人民币伍------价格:RMB2,690,000----日期:2016-06-01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6-09-08
2005年作金圆券—招财平----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7-03-02
近几年金圆券伍万元市场成交的价格: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3,570,000----日期:2017-08-20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970,000----日期:2016-12-05
民国卅八年1949年中--------价格:RMB2,790,000----日期:2016-06-09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7-04-10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110,000----日期:2016-10-02
历史资料显示,1911年,辛亥推翻清朝统治,1912年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和始建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一起行使银行职能,从此揭开中国现代化的序幕。
一枚珍贵的邮票,流落欧洲数十年,国内知者寥寥。一批执著的邮人艰苦追寻,终于觅得其踪迹,抢救回国。日前这枚珍贵邮票———“上海一版像金圆邮票”在广州邮政博览馆正式亮相,专家称其为民国邮票的重大发现。
发行限额正式宣布撤销后,金圆券发行量开始突飞猛进。11月超过20亿元,1949年1月达200亿元,3月近2000亿元,4月高达5万亿元,5月上海解放前夕达67万亿元,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元,比10个月前初发行时增加24万倍。金圆券面额不断扩大,大钞层出不穷。随着限价政策取消和金圆券发行量的剧增,各地物价立即强力反弹,飞速增长,甚至已出现一日数次涨价的情况。1949年5月21日,上海大米每石金圆券4.4亿元,若以石米320万粒计,买一粒米就要金圆券130余元。当时便出现了一句顺口溜:“一粒米一百元,一尺布十五万”。
1948年8月,中华邮政发行的邮票面值改用“金圆券”,“上海一版像金圆邮票”是枚以“金圆券”为面值的民国邮票,在众多的邮票当中属于存世量很少的一种。邮票上印有“中华民国邮政”铭记,同时带有邮票边铭,记录了发行单位和印刷厂,格外珍贵。
金圆券军费,法币的刊行量越发大增,由抗战胜利时的5569亿元快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万亿元,三年间增添凌驾一千倍。就通货刊行额而论,战前只不外14亿元[3]。1947年头,法币刊行总额为3万5千亿,至7月增至10万亿以上[4]。在库存、外币都没有实质增添的情形下,造成了民间的恶性通货膨胀。曾经有造纸厂以低面额的法币作为造纸的质料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