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清的古币价值较低,先秦、汉、隋、唐、元各代的古币价值较高;黄铜、红铜、铁质古币价值较低,金、银币价值较高;正式流通的钱币价值较低,非正用钱,如供养钱、春钱、秘戏钱、宫钱、打马钱等价值较高;方孔圆钱价值较低,圆孔圆钱、刀币、布币价值较高;正统王朝的古币价值较低,偏安王朝、区域的古币价值较高;
据悉,在目前的古币收藏市场上,元末明初洪武年间的“大中通宝”和“洪武通宝”成为两大热点。
明弘治年间云南大理铸币水官----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7-01-18
明“弘治通宝”样钱------------价格:RMB2,910,000----日期:2017-06-19
明“弘治通宝”样钱------------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7-12-13
明明代弘治通宝一组八枚--------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7-02-17
明代“弘治通宝”--------------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6-08-23
近几年弘治通宝折十市场成交的价格:
明弘治年间云南大理铸币水官----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7-03-11
弘治通宝铜1枚----------------价格:RMB3,320,000----日期:2016-10-15
明明代弘治通宝一组八枚--------价格:RMB1,560,000----日期:2017-02-24
明明代弘治通宝一枚------------价格:RMB3,720,000----日期:2017-09-27
明代“弘治通宝”--------------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6-04-25
据资料记载: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弘治帝下令两京及各省钱局开铸“弘治通宝”钱,定制每文重一钱二分,并规定了每年的铸额;但由于天灾和其它原因,各省均未能完成所规定应铸之数。弘治十八年五月,帝下令户部调查各地铸造“弘治通宝”的情况,户部上奏曰各地所铸仅为计划的十分之一、二;到了正德二年(1507年),弘治钱仍未铸完,四月下令各省全部停铸。前后铸期不四年。
西汉从武帝至平帝共铸五铢钱280亿枚,使用300多年之久,但其普通品目前定价很低;而比汉代晚1000多年的明朝钱币定价就普遍高于汉五铢,如明代“宣德通宝”、“弘治通宝”定价均在几十元以上。
永乐通宝永乐六年(1408年)铸,一般品的市价为3元,银质市价为5000元。洪熙通宝洪熙年间(1425年)铸,传世仅2枚,无定价,对其真伪尚有争议。宣德通宝宣德八年(1433年)铸,一般品市价为10元。弘治通宝弘治十六年(1503年)铸,光背。的一般品市价为10元,大字光背市价为60元。弘治通宝当十,传世仅1枚,为初铸试样,无定价。
钱面:钱文“弘治通宝”四字直读,楷书,字口深峻,宽缘,制作粗疏。博宝在线拍卖网一年内共上拍弘治通宝102枚。
钱背:光背。背景:明朝孝宗朱佑樘弘治年间(公元1488年—公元1505年)铸,一说弘治十六年—十八年(公元1503年—公元1505年)铸大钱。有素背钱、当十大钱多种版式,依其钱文书写、轮廓相异可分出多种版式。传世有“弘治通宝”大钱,径3。8厘米,素背,罕见品。陈书:现代钱币学家郑家相曾经获“弘治通宝”当十钱一品,明风灿然,极为珍罕。
版式为钱,直径24~26mm,现发现均为光背。有大字光背版式,比较少见,传世品有一枚当十大钱,可能是试铸样钱。弘治通宝存世量较崇祯、天启等其他明代钱币为少,制作多不精,文字粗拙,笔画粘连,大小不一,背多平夷。其钱配比含锡量较高,因此多青灰质,暗灰色,另有少许呈现紫褐色。从“治”字的三点水旁不同写法,可分为“连水治”和“分水治”两种大的版别,其中“分水治”相对少见一些。由于制作粗糙、多薄小,因而字口清晰的“弘治通报”价格较普通其他明朝钱币高一些,市场价5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