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观察币种成分、品相综合判定。铸造钱币主要是用黄铜,也有红铜、铁质等,相对价值较低。金银币保值增值功能好,一般为宫廷专用,钱币形状较大,形体较厚,数量少。古币有“背文”,依次品评,大致有月纹、星纹、祥云纹等,较之光面更具收藏价值。民国时期各省曾铸造“龙洋”,背面有“蟠龙纹”,因在广东铸造,故称“广东龙洋”。同类型的全品和残品,价格相差可以悬殊近百倍。很多参考资料上所标明的一些钱币价格是按照全品来衡量的,而全品者不可多得,所以收藏者初涉此道,买到一些价格相对较低的藏品,误以为运气颇佳,其实大谬。
北宋时的钱币存在着三大特点。一,钱文中出现了年号,先后铸行的年号有四十五种,版别之多为历代所
罕见。二,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区域铜铁钱兼用,显示了一种割据的局面。三,钱币的形态、钱文
书体以及币材呈现多多样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开始添铸纪年和监名且书体渐趋单一,咸淳年间为
了应付通货膨胀产生的财政因难铸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币“钱牌”。
“应感通宝”铁钱一枚------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6-07-28
应感通宝----------------------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8-06
北宋应感通宝铜钱--------------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6-12-15
“应感通宝”铁钱一枚------价格:RMB3,690,000----日期:2017-05-15
“应感通宝”铁钱一枚------价格:RMB3,390,000----日期:2016-08-03
近几年应感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北宋应感通宝铁钱一枚----------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9-23
北宋应感通宝铁钱一枚----------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7-01-17
“应感通宝”铁钱一枚------价格:RMB1,180,000----日期:2016-01-06
应感通宝----------------------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6-04-11
“应感通宝”铁钱一枚------价格:RMB2,290,000----日期:2016-08-18
宋初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铸币量超出唐代20倍。宋第二帝太宗于端拱三年改元淳化,淳化元年(990年)五月改铸发行淳化元宝钱。皇帝亲书隶、行、草三体钱文,成为皇帝亲书钱文(称御书)之始,又是行、草入钱之始。两宋300余年凡18帝(末代三帝名存实亡),改年号55次,铸年号宝文钱43种(不包括大小和书法等版别变化)之多。
古钱币是历史的实物,也是朝代更迭的见证。现如今,古钱币的价值在世界藏品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世间存量多寡的现状,使得其投资价值日益升高,古钱币的市场行情也一路看涨,成为国内外藏友非常的藏品之一。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古钱币交易额高居藏品交易市场的榜首,北宋和清代年间当时市值几角钱的钱币,如今也已增值数倍之上,形成强大的市场规模。
南宋腰牌钱更是极为怪异,每枚达千元以上。有的虽然朝代较早,但因存续时间长,数量庞大并不值得收藏,如汉五铢钱,时用卡车拉,一般也就五角、一元左右(极少数特殊的例外)。正统王朝中尚有一些特殊钱币,如宋钦宗时期铸造的“靖康通宝”尤其罕见,因其在位仅16个月,属国家一级文物。南宋有“建炎通宝”,再稍次一些的如明朝洪武通宝、大中通宝等。
工作人员讲,这枚铜钱是北宋起义军铜质钱“应感通宝”,是李顺于994年攻克成都后铸造的钱币,存世极罕,古币持有者马喜凤讲,这枚铜币是他1992年在永吉县乌拉街镇下乡工作时,在一位农民家收购的。
应感通宝:北宋时,李顺于994年发动农民起义,攻克成都,建元应运。曾铸应运元宝。李顺死后,部下又铸应感通宝,存世皆罕.此币为(公元994年)李顺起义军取成都,建元应运时临时铸币,分铜铁两种,铜品多年未见,铁品近年发现极少。钱文作八分书,书体遒劲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