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距常德二千余里,“天佑通宝”钱怎样流落到常德呢?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经过元末战争,人口分布梯度差异扩大。南方江浙行省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平均100人左右。江西50人左右,湖广(指湖南湖北)不到20人。由此,明初出现了由东北向西南的大。
常德地区是明初的主要接纳地之一。《明太祖实录》卷250载:常德府武陵等十县自丙申兵兴(指1356年陈友谅所发动的元末农民起义),人民逃散,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邻近江西,远至苏浙一带失业之人或无产业者迁往常德开种。因此“天佑通宝”钱很可能就是张士诚余部或吴中庶农常德时带入的。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价格:RMB2,710,000----日期:2017-10-21
天佑通宝----------------------价格:RMB2,820,000----日期:2017-02-25
张士诚铸“天佑通宝”背“叁----价格:RMB2,720,000----日期:2016-04-28
天佑通宝·背“叁”------------价格:RMB1,610,000----日期:2017-06-22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6-09-23
近几年天佑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末·张士诚“天佑通宝”背------价格:RMB3,560,000----日期:2016-04-04
天佑通宝----------------------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7-24
末天佑通宝背叁末天佑通--------价格:RMB2,920,000----日期:2017-02-27
天佑通宝----------------------价格:RMB2,880,000----日期:2016-11-13
末“天佑通宝”背“叁”--------价格:RMB1,580,000----日期:2017-07-05
战后,所部饥困不堪,又逢淮东饥荒,乃决定渡江南下。古玩十六年(1356)正月,张士诚率部三四千人,从通州渡江,占领常熟,二月壬子朔进占平江(今苏州),改平江为隆平府,踞承天寺为宫,称周王,又改古玩十六年为天佑三年,毁铜佛铸“天佑通宝”钱。元、明二史皆称张士诚建元“天祐”,而钱文实为“天佑”,祐与佑通,有上天保佑之意。“天佑通宝”分、折二、折三、折五共四等,面文楷书,直读,铜质赤褐,制作精美,文字秀丽,是效仿当时古玩通宝制,并可与之媲美。天佑通宝背皆纪值,穿上有一、贰、叁(篆书)等字,径约25—40毫米,重约3.5—20克不等。该钱主要流通于浙西及淮、扬、苏、常等地,范围很窄,加之后来朱元璋的搜缴与销毁,现存世极少,尤以折二钱为难求。
天佑通宝是我国古钱币之一,据史料记载:“天佑通宝”钱是元末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所铸。张士诚曾率盐丁起义,占领高邮,踞承天寺为宫,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佑。元末时期纸币贬值,于是张士诚便毁铜佛像铸“天佑通宝”钱,有、折贰、折三、折五4种。正面为楷书,背面为篆书。
根据上海古玩古玩心2009年--2010年天佑通宝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天佑通宝一共有267枚拍品上拍,总浏览35899次,参与总人次达到52人,出价次数267次,其中价格高的是天佑通宝钱成交价200万。
元朝末年,顺帝古玩年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大江南北。古玩十三年(1353),出身盐贩的苏北泰州白驹场人张士诚(1321—1367),与其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等聚集盐丁,起兵反元,占领泰州、高邮,并于古玩十四年(1354)在高邮称王,引来元军大肆围剿,义军几遭覆灭。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记载:20世纪90年代初期,湖南常德民间发现一枚“天佑通宝”钱,几经辗转,后归“新国书屋”收藏。钱径4.0厘米,穿径1.2厘米,厚0.25厘米,重15克。此钱为折五钱,面、背均有内、外廓,边廓圆滑,窄而挺拔,穿口方正,底章平整。露铜处泛青白色,有包浆,古朴自然。钱文“天佑通宝”四字为楷书,直读,字体端庄秀美,笔画舒展有力,字口深峻,背穿上“五”字为篆书。(图片未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