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1949年6月,金圆券发行总额竟达一百三十余万亿元,超过原定发行总限额的六万五千倍。票面额也越来越大,从初期发行的高面额一百元,到后竟出现五十万元、一百万元一张的巨额大票。金圆券流通不到一年,形同废纸,国民财政金融陷于崩溃。人民拒用金圆券。
法币发行之初,数量不多。然而,抗战爆发后,国家财政收入锐减,而财政支出剧增,尤其是军费支出占到了财政支出的百分之六七十。为解决严重的财政困难,国民除了增加税收、发行公债之外,便主要依靠银行发行。因此,抗战时期法币发行量节节攀升,通货膨胀日趋严重,尤其是抗战后期国统区出现了严重通货膨胀。1945年8月抗战结束时,法币的发行额是5569亿元,比1937年6月的14亿元,增加了394倍多。这一增幅已经不小,但与抗战胜利后的法币发行量相比,则微不道。
蔡国强2005年作金圆券—----价格:RMB3,760,000----日期:2017-10-10
民国时期银行早期券、法----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6-10-26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840,000----日期:2017-11-13
孙像金圆券试铸票正反----------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7-03-01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550,000----日期:2016-10-09
近几年金圆券伍佰元一张市场成交的价格:
1949年新疆省银行金圆券----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7-08-14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930,000----日期:2016-09-08
1949年新疆省银行金圆券----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6-07-20
1946年银行金圆券德----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7-05-25
孙像金圆券试铸票正反----------价格:RMB3,940,000----日期:2016-05-06
为本位币,刊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收兑已刊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治理本国人民存放外洋之外汇资产。按以上要旨,同时宣布《金圆券刊行措施》、《人民所有金银外币处置赏罚措施》、《中华民国人民存放外洋外汇资产治理措施》、《整理财政及增强管制经济措施》等条例。
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瘫痪,一切交易转入,整个社会陷入混乱。
抗战结束后,各地物价普遍下跌,国民手中掌握有大量外汇以及从日伪接收的资产,这本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好机会。但是战争爆发后,军费支出又占到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为了筹金打内战,国民党不得不重蹈覆辙,继续依赖银行发行,于是法币发行量突飞猛进,形成恶性通胀。
据了解,这次汇集了民国包括四大银行在内的12家银行和机构发行的100枚纸币的“民国百年百钞珍品展”,目前在广深佛的其中26家广天藏品连锁店设有展点。
收藏价值
见证中国币制走进现代化
历史资料显示,1911年,辛亥推翻清朝统治,1912年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和始建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一起行使银行职能,从此揭开中国现代化的序幕。
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发作,战争使得国民军费急剧增添,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为了军费大量印刷法币。导致物价疯狂上涨,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瓦解,1948年通货膨胀达恶性时期,法币急剧贬值。为拯救其财政经济危急,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决议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