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节央视二套《》播出一枚清代光绪通宝铜雕母钱以175万元人民币卖出,由此可见雕母钱是何等的珍贵。
近日又获得小“顺治通宝”一枚,此钱径2.1、穿0.5、厚0.9厘米,重1.5克。是光背仿明式钱,为顺治元年至四年(公元1644-1647年)铸,时间不长。但这枚小“顺治通宝”应是私铸,它与前朝一种轻小的“崇祯通宝”,几乎是一样大小。与官铸通用的“顺治通宝”相比,差距一目了然。(如图)所见钱谱都未收录这样的小钱(各种钱谱不可能收全古钱,何况私铸)。但是,这小小的“顺治通宝”,却见证了清朝开国初期,私铸钱币就已发生,而且相当猖獗。
清顺治通宝折二宝原试样钱------价格:RMB3,580,000----日期:2017-12-26
清代“顺治通宝”穿上扁阔“----价格:RMB1,140,000----日期:2017-03-15
清顺治通宝不同钱局一百四------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6-08-23
“顺治通宝”背左“延”、右----价格:RMB1,640,000----日期:2017-10-28
清顺治白玉顺治通宝------------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7-01-24
近几年顺治通宝母钱市场成交的价格:
顺治通宝----------------------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7-04-27
清顺治通宝折二宝原试样钱------价格:RMB2,610,000----日期:2017-11-20
清“顺治通宝”背“十一两------价格:RMB2,830,000----日期:2017-12-17
清“顺治通宝”背“十一两------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7-06-20
清“顺治通宝”背“十一两------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7-11-10
根据博宝在线拍卖网2010年--2011年顺治通宝浙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8周系列在线拍卖统计,在1年的时间内,顺治通宝浙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8周一共有5枚拍品上拍,总浏览643次,参与总人次达到14人,出价次数53次,其中价格高的是顺治通宝浙一厘(厚重),藏家为关注的顺治通宝浙图片及价格_2011年第48周如下:顺治通宝浙一厘(厚重)、顺治通宝浙一厘少见、顺治通宝浙一厘。其中竞争为激烈的【顺治通宝浙一厘(厚重)】定价0元人民币起拍,在经过15次出价后,后以150万元的价格成交!
中国是世界上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原始的金属。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无一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这在考古发掘中都有。
钱样是给皇帝审定用,一类钱币的钱样理论上应该只有一枚,所以数量极为稀少,一般在交易市场上几乎见不到。雕母是按照朝廷规定的那种规范性钱的形式,把它雕刻出来,面、背要求很严格,而且请当时有名的书法家或者是皇帝本人来写钱文,把它刻成钱模子。雕母做出来以后,经过审定批准以后,就开始翻铸了。
翻铸还不能大量地翻铸,翻多了,就变形了,所以翻出来的钱也是有一定限量的。次翻出来的钱叫铸母,我们一般讲的母钱就是铸母。铸母在钱币正式流通后也会销毁,所以母钱也是很少流传下来的,但古时钱币管理没有那么严格,也有少量流传于世。而卜繁龙的手中,就有乾隆、顺治、咸丰和光绪母钱,这在钱币收藏界也是数一数二的。
据《清代档案史料丛编》记载,顺治五年六月初四日,刑部右侍郎阿拉善,在一份查获私铸制钱人犯的奏折中说,对私铸制钱的首犯,均“依私铸制律绞”(即处以绞刑),对犯有“辗转窝藏”和“知情不举”罪的,也一一受到惩处。其实,没有查到的私铸比这更早,我收藏的这种铸于顺治四年以前的仿明式光背钱小“顺治通宝”,即是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