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渊远流长的文化长河里,以“3”为单位作面值的,早在我国汉武帝建元元年就曾铸有“三铢”,建元五年又发行过“三分”钱(即:“半两”)。北魏至北齐时期还流通过一种阴文圆孔的“三朱”圜钱。尽管,有的钱文并没有具体铸明,但是,在实际却能约定俗成的以“3”为面值而在市面上等价行用并流通,这在南北两宋时期表现得较为突出,其中,尤以铁钱为。
元末农民起义军各派势力所铸的钱币,大多铸工精良,文字优美。由于铸造时间短,流通范围小,发行数量有限,流传至今的上述钱币已经十分稀少,因而显得尤其珍贵。
“大义通宝”折三一组两枚------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6-06-13
“大义通宝”折三一组两枚------价格:RMB2,350,000----日期:2016-08-26
陈友谅·大义通宝、折二----价格:RMB1,760,000----日期:2016-07-03
末起义军陈友谅铸“大义通------价格:RMB3,350,000----日期:2016-08-04
代“大义通宝”大中小各一------价格:RMB2,510,000----日期:2017-09-16
近几年大义通宝宋朝钱币市场成交的价格:
代“大义通宝”大中小各一------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7-10-17
陈友谅·大义通宝、折二----价格:RMB2,980,000----日期:2016-07-02
末起义军陈友谅铸“大义通------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7-03-20
末起义军陈友谅铸“大义通------价格:RMB3,930,000----日期:2017-06-11
大义通宝·折三一套------------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7-07-23
北宋的“祥符元宝”、“至和通宝”、“大观通宝”等6种年号,均有当三的钱;而在南宋嘉定年号中则出现得更多。有:“嘉定新宝”、“嘉定安宝”、“嘉定隆宝”、“嘉定泉宝”、“嘉定正宝”、“嘉定洪宝”,以及“嘉定万宝等,且不少于30种;在明朝朱元璋的“洪武通宝”中,除了铸行当3的钱以外,背文则明确铸有以“钱”计重,以“三”计值,以“桂三”、“三福”、“三广”计值兼计地。
元末社会动荡不安,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先后出现了几派割据势力,他们都独自称王,纷纷鼓铸发行自己的,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多种农民起义同时出现的局面。大义通宝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宋代钱币虽年长身价不及清代钱
在其它朝代中,也不乏有以“3”作面值的。如:金章宗的“泰和通宝”;元朝的“古玩通宝”、“至元通宝”;元末农民起义军中韩林儿的“龙凤通宝”;陈友谅的“天定通宝”、“大义通宝”;徐寿辉的“天启通宝”;张士诚的“天佑通宝”;朱元璋的“大中通宝”等,无不以其约定俗成的惯例在市面上等价流通,且市商乐用。至于清。咸丰年间因鼓铸“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五十”、“当百”,乃至“当千”的大钱而闻名,以致对“当三”、“当五”的低值钱更是不在话下。
从陈友谅铸造的钱币可以看出,他在元末确实具有一定实力。不过陈友谅一派政治势力,并不是真正代表农民利益,支持他的人多是地主阶层,因为如此,他才能在经济上独自铸钱,并且能铸造如此精美的镇库钱。但陈友谅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积怨甚多,本性狂妄,野心十,一心想当皇帝,先是投靠徐寿辉的红巾军,捧其为汉王,后来又杀掉徐寿辉,自己迫不及待地登上王位,他定年号大义,实际上是不仁不义。1361年,同样想当皇帝的朱元璋与之交战,打了三年未能将陈友谅消灭。古玩二十三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展开一场生死决战,陈友谅数百战船被烧,重演了一场“火烧赤壁”的历史剧,后来在九江口的战斗中,陈友谅不幸被流矢射中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