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是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计划经济的产物,如今虽说早已退出流通,但却凭着较高的保存价值,跻身中国十大热门收藏之中。
新中国发行粮票始于1955年9月,其种类之多不胜枚举,诸如全国通用粮票、地方流通粮票、粮票、农业粮票、工种补差粮票、菜农粮票、补助粮票、奖售粮票、供给粮票、划拨粮票、流动粮票、(饲)料票等。
提到粮票,很多人尤其是年龄偏大的人都会马上回忆起曾经那风风火火的年代,不少人都用过见过粮票,它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
各类人民币、粮票一组一百六----价格:RMB1,710,000----日期:2017-05-13
1950年苏南行政区粮食局----价格:RMB2,970,000----日期:2016-01-25
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六册------价格:RMB3,270,000----日期:2017-10-26
粮票、油票样本册一组六册------价格:RMB2,950,000----日期:2016-04-05
1951年行军粮票一组六枚----价格:RMB2,990,000----日期:2016-06-28
近几年粮票市场成交的价格:
1950年苏南行政区粮食局----价格:RMB1,780,000----日期:2016-06-10
民国·浙东粮票一组八枚--------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6-05-12
1950年苏南行政区粮食局----价格:RMB2,860,000----日期:2017-05-25
全国各地方粮票、邮票、煤票----价格:RMB1,330,000----日期:2017-03-25
各类人民币、粮票一组一百六----价格:RMB1,220,000----日期:2017-06-21
三是“文革”时期的粮票此板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体现出特有的投资价值,近年来的涨幅大。像1969年版的湖北省集体用粮定额粮票(样票)全套市价在120万元左右,而1969年版的武汉语录粮票,目前市价已逾万元大关,其5年间涨幅高达4倍余。此外,江西省1968年版2斤错票(票面上“备战、备荒、为人民”中的“荒”字错印成“芸”),已成为粮票中的特级珍品,已呈有价无市之态。
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新中国粮票诞生于1955年8月25日,一直沿用至1993才正式“退休”,其间长达38年。随后,方寸粮票进入收藏市场,很快就成为广受追捧的收藏佳品。目前,我国的粮票收藏正渐入佳境,与邮票、钱币、烟标、火花并称为“五大收藏品”。据报载,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在2005年8月6日举行的钱币邮票和怀旧收藏拍卖会上,首度参拍的全套“中国粮票”,仅拍卖底价就高达2.4万港元;在2007年4月22日湖北省武汉市收藏品市场举行的第四届票证竞卖会上,一组山东解放区粮食票证(一共35枚)以3.12万元成交,创下了近几年来国内粮票拍卖的高纪录。
粮票也不例外,曾经在中国使用近40年,见证了中国特殊经济时期下人们的生活。曾经是人们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票证,但对于收藏却无人问津。伴随着粮票淡出生活,粮票收藏逐渐加入到各个收藏市场中。
目前1枚1980年之后各省市发行的普通粮票价在2万~10万元,1955年版的全品全国粮票每枚价格高达150万元,而江苏省1986年发行的1公斤定额和1991年发行的2公斤定额地方粮票,交易价格在40万~70万元,不少文革时期的粮票价格在20万~100万元,个别珍稀品种价格上千过万元也不稀奇。从中不难看出,粮票的投资价值也需要根据年代、存世量多少、品种的特殊性和品相的好差来确定。
除各类早期粮票外,全国通用粮票也是人们收藏的一个重点,从1955年到1982年,我国共印制了9种年版33枚全国通用粮票。据悉,全国粮票目前交易较为活跃,如:1955年版全套共5枚,面额分别为4两、半斤、1斤、3斤、5斤,市价参考价每套为100元左右。还有1978年和1982年未流通使用的两套全国粮票也备受市场青睐。其中,1978年版全套5枚,面额分别为半斤、1斤、3斤、5斤、10斤,市场参考价每套约3000多元;1982年版全套2枚,面额分别为3斤、5斤,市场参考价每套约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