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后辽国及其铸天佑元宝、通宝钱,契丹钱币学者裴元博、陈传江在其《契丹钱币》一书中有所论述,但图示有误。据笔者所见,到目前为止,后辽国天佑钱众图谱均失载。
张士诚"天佑通宝",中国古钱币之一,元末起义军张士诚铸。有、折二、折三和折五等四种。直读,楷书,无光背钱。其中钱背铭以"一"字,折二铭"贰",折三铭"叁",折五铭"五"。因行用时间短,流通区域狭小,存世量少,较为精美,所以经济价值较高。
云南会泽发现过一枚较大型“嘉靖通宝”,直径57.8厘米,穿径10.24厘米,有内外廓,外廓宽3.5厘米,厚3.7厘米,内廓宽窄不等,在3.4至2.4厘米之间,内厚1.12厘米,重41.5克,钱面铸“嘉靖通宝”四个字,每字见方17×18厘米,字体魏碑,文对读,背光。经专家鉴定属纪念性质,当为明代嘉靖时期东川府先铸钱时,为纪念开炉而铸,该币对研究会泽造币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天佑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末天佑通宝背叁末天佑通--------价格:RMB1,680,000----日期:2017-10-09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价格:RMB5,840,000----日期:2016-12-18
末张士诚“天佑通宝”背“------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06-16
·天定通宝折三、天佑通宝------价格:RMB1,850,000----日期:2016-11-12
近几年天佑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价格:RMB2,360,000----日期:2016-06-08
末起义军张士诚铸天佑通宝------价格:RMB2,340,000----日期:2017-03-11
末·张士诚“天佑通宝”背------价格:RMB2,230,000----日期:2016-06-09
常德地区是明初的主要接纳地之一。《明太祖实录》卷250载:常德府武陵等十县自丙申兵兴(指1356年陈友谅所发动的元末农民起义),人民逃散,土旷人稀,耕种者少,荒芜者多,邻近江西,远至苏浙一带失业之人或无产业者迁往常德开种。因此“天佑通宝”钱很可能就是张士诚余部或吴中庶农常德时带入的。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记载:20世纪90年代初期,湖南常德民间发现一枚“天佑通宝”钱,几经辗转,后归“新国书屋”收藏。钱径4.0厘米,穿径1.2厘米,厚0.25厘米,重15克。此钱为折五钱,面、背均有内、外廓,边廓圆滑,窄而挺拔,穿口方正,底章平整。露铜处泛青白色,有包浆,古朴自然。钱文“天佑通宝”四字为楷书,直读,字体端庄秀美,笔画舒展有力,字口深峻,背穿上“五”字为篆书。(图片未附)
再说张士诚。张士诚占平江称周王后,于珍博十七年(1367)八月,曾接受元朝授予太尉官职,恢复平江原名,但实际上乃割据自雄。到珍博二十三年(1363),又自称吴王。其时,朱元璋也以吴为国号,铸有大中通宝钱。为区分,人称张氏为东吴,朱氏为西吴。此间,张士诚盛时的势力范围很广,南抵绍兴,东至松江、上海,北至山东济宁,连朱元璋的老家濠州也为他所有。据此情况看来,在他将近十一年的统治时间里(笔者注:华氏图谱称其从1354—1357仅四年时间,恐有误),张士诚铸天佑通宝钱,绝不可能再限于平江毁佛铸钱,铸量或可能并非为小数,所见版别(如形制大小和外缘宽窄,也包括背贰折二型钱在内)并非一种,仅钱,在华氏图谱中就有两种,因提供拓样人有限,图谱并非完全。
据周新国先生的“武陵藏珍”记载:“天佑通宝”钱是元末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所铸。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今江苏东台境)人。1353年,率盐丁起义,占领高邮,踞承天寺为宫,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佑。他毁铜佛像铸“天佑通宝”钱,有、折二、折三、折五四种。正面为楷书,背面为篆书,皆纪值。
天佑通宝是我国古钱币之一,据史料记载:“天佑通宝”钱是元末农民起义首领张士诚所铸。张士诚曾率盐丁起义,占领高邮,踞承天寺为宫,国号大周,自称诚王,改元天佑。元末时期纸币贬值,于是张士诚便毁铜佛像铸“天佑通宝”钱,有、折贰、折三、折五4种。正面为楷书,背面为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