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嘉靖六年开铸“嘉靖通宝”,为光背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此钱存世较多。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两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钱标准在其它四省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镟边、金背等钱,火漆就是二次溶炼。旋边就是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经四火熔炼之黄铜,俗称“四火黄铜”。嘉靖通宝钱大都为钱,仅在二十三年时,令工部宝源局仿洪武钱五等式铸、折二,当三,当十大钱,于钱背穿右侧铸:“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字十”,此套钱为记重钱,各只铸三万,且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因为并未流通,因此传世也少,传世品中有一背穿右直书“一钱”的记重钱,为孤品。世宗所出的钱比前代各钱要精美。
纹银是一种有纹理的银子,在明代是表示品质优良的好银子,但无具体的标准,到了清代才把纹银作为银子成色的标准,法定含银量为93、5347%。这是一枚早使用“纹银”字样的银元。
明代一斤等于585.769克,一两应为现在的36.1克,此币的重量应为八钱六分二厘,所以面文上的“纹银一两”是记值而非记重,即它可以纹银一两的面值在市场流通。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弘治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弘治通宝铜1枚弘治通宝铜1----价格:RMB3,210,000----日期:2016-11-27
弘治通宝----------------------价格:RMB3,250,000----日期:2016-12-05
弘治通宝----------------------价格:RMB5,380,000----日期:2017-03-21
弘治通宝样钱--------------价格:RMB4,480,000----日期:2016-04-27
弘治通宝----------------------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6-10-12
近几年弘治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咸丰福局当二十、弘治通宝、----价格:RMB1,640,000----日期:2017-06-26
咸丰福局当二十、弘治通宝、----价格:RMB3,220,000----日期:2016-12-02
弘治通宝----------------------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6-11-16
明弘治年间云南大理铸币水官----价格:RMB5,720,000----日期:2016-09-06
明代“弘治通宝”--------------价格:RMB3,690,000----日期:2016-05-19
细字版:图六大样,面文细瘦秀丽,背内外郭明显。图七和其相比,“弘”字书体有异,制作规整,铜质精良。图八私铸,铸工粗糙,外轮不整,钱体呈现面小背大,平背,铜质粗糙色红。一说此钱出自于当时的大理国,为大理国铸币。图九“分水治”,面背均深,钱文书体圆润,制作极精,铜色金黄。多年来仅得一品。图十为近期在天津得到的一品细字版“弘治”,过去一直怀疑此类为安南所出,今观此钱,方理解为何泉界前辈称“有的则文风秀丽”。
宋、明、清的古币价值较低,先秦、汉、隋、唐、元各代的古币价值较高;黄铜、红铜、铁质古币价值较低,金、银币价值较高;正式流通的钱币价值较低,非正用钱,如供养钱、春钱、秘戏钱、宫钱、打马钱等价值较高;方孔圆钱价值较低,圆孔圆钱、刀币、布币价值较高;正统王朝的古币价值较低,偏安王朝、区域的古币价值较高;光背古币价值较低,双面均有钱文、双面均为钱背、背星、月纹、背文字等古币价值较高。
据介绍,明末张献忠农民所铸“西玉赏功”铜钱,现价格达3万多元。我国历史上几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辽、金、西夏、元等朝代铸造的钱币,其价值也远远高于同期汉族铸币,“雕母”、“母钱”、“钱范”、“开炉钱”,“库镇钱”等更是古钱中的珍品,其价格往往在数千元到数万元之间。
明朝使用铜钱、白银和纸币。明初钱币与纸币并行。中叶曾一度住手铸钱,专用纸币。后因纸币贬值,不得已复铸铜钱。不久,铸钱又趋泛滥,只能以白银交易。白银则始终是明代重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弘治通宝:只有钱。孝宗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铸。弘治以上的成化、景泰、天顺,正统各朝均未铸钱。
据介绍,朱元璋在建立明朝的前后,根据经济、军事和政治的需要,先后铸行了“大中通宝”和“洪武通宝”两种钱币。“大中通宝”分为、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5个等级,其背文分别为“一”、“二”、“三”、“五”、“十”。“洪武通宝”沿用了“大中通宝”的制式,也分为、折二、折三、折五、当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