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唐书·食货志》载:“建中初,户部侍郎韩洄以商州红崖冶铜多,请复洛源废监,起十炉,岁铸钱七万二千缗”。从史料记载中知,“建中通宝”钱曾有官炉鼓铸,但在中原地区的唐宋窖藏钱中很难觅其踪迹,而在新疆库车一带的中却屡见不鲜,说明建中钱也可能只是地方性铸币。是钱为大字直读版,与新疆所出旋读品版式不类。其钱文隶兼八分,尤其是“通宝”二字,具有明显的开元钱体特征,显然是用盛唐所铸“大字狭元”背左月纹版改范而就。
近几年来,有的泉友根据自己手中实物将“大历元宝”按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次大型、中型、小型”五类;将建中通宝按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四类。还有,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库车是大历、建中、元字、中字钱币的铸地。但根据对近年情况资料的分析和对实物的研究,许多钱币爱好者和学者认为:大历、建中、元字、中字钱币铸地不止库车一处,新疆焉耆县可能是另一铸地(本人也同意这种观点)。因此,不同铸地所铸同类钱币就更加增加了钱币规格、大小、重量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其差异性的存在也就更容易被人们理解了。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建中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各一--------价格:RMB4,720,000----日期:2017-06-02
唐代建中通宝省文“中”、大----价格:RMB3,650,000----日期:2017-05-10
“大历宝”“建中通宝”小------价格:RMB4,910,000----日期:2017-05-12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大样------价格:RMB1,960,000----日期:2016-07-27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大样各------价格:RMB2,380,000----日期:2016-04-03
近几年建中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大样各------价格:RMB5,430,000----日期:2017-09-26
唐“建中通宝”、“大历宝------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7-10-16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各一--------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7-05-28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价格:RMB1,410,000----日期:2017-03-11
唐代大历宝建中通宝大样--------价格:RMB4,150,000----日期:2016-06-05
建中通宝,唐德宗李适建中年间(780~783年)所铸。德宗系代宗长子,初封奉节郡王,曾任天下兵马大元帅讨伐史朝义,平定河北,旋而晋封为鲁王、雍王兼尚书令,后被册立为太子。即位后德宗对前朝的许多弊政进行过改革,为突出的是废除了自唐初开始实行的租庸调制,推行两税法,以税产代替税丁及一切杂税,规定一律以户籍纳税,并按资产和田亩数分夏秋两季征税。
吐蕃是我国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地方,公元7—9世纪是其强盛时期。为和唐朝争夺对丝绸之路贸易线路的控制,早在唐太宗时期吐蕃就在河西及西域地区多次和唐朝发生冲突。当时唐朝国力强盛,曾有效地扼制了吐蕃的进攻。但天宝十四载(755年)“及安禄山反,边兵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胡虏稍蚕食之,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颁州以北,皆为左衽矣。”(20)遂给图谋已久的吐蕃以可乘之机。《旧唐书》卷四十《地理志》安西大都护府条中记载了吐蕃入侵河西及西域的大概情形,“至德后(756—758年)河西、陇右戍兵皆征集,收复两京,上元元年(760年)河西军镇多为吐蕃所陷,有旧将李元忠守北庭,郭昕守安西府,二镇与沙陀、回鹘相依,吐蕃久攻之不下。”
德宗在位期间,政治日趋,奸佞当道,藩镇势力日强。河北三镇因胁迫朝廷承认各藩镇节度使职位的世袭而联兵反唐,与之分庭抗礼。德宗外惧于藩镇,内惧于宦官,在屡次对藩镇的战争失利后,采取姑息妥协之态度。为筹措军费,不惜提高各地赋税,甚至因征收间架税,除陌钱致民间骚然,使社会生产力和民生经济再度遭受破坏。
当时为内忧外患所困扰的唐朝,在河西、陇右失陷后,便完全失去了和西域的联系,直到十多年后仍坚守西域的李元忠、郭昕(21)派遣的使臣于建中二年(781年)万里迢迢绕道回鹘来到长安后,朝廷才惊喜地发现西域二镇(安西和北庭)仍控制在唐朝留守手里。“北庭、安西自吐蕃陷河、陇,隔绝不通,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四镇留后郭昕帅将士闭境拒守,数遣使奉表,皆不达,声问绝者十余年;至是,遣使间道历诸胡自回纥中来,上嘉之。秋,七月,戊午朔,加元忠北庭大都护,赐爵宁塞郡王;以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赐爵武威郡王;将士皆迁七资。”(22)“贞元二年(786年),伊西北庭节度使李元忠卒”,同年5月“以伊西北庭节度使留后杨袭古为北庭大都护”(23),“其后,吐蕃急攻沙陀、回鹘部落,安西、北庭无援,贞元三年(787年)竟陷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