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伤寒论》以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六经是中国人解释生命生理的特殊的认知系统,六经内根于十二脏腑,外接于四时六气,是身体的六大功能单位,也是中医认识疾病,疾病的六条通道。
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中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金匮要略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代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撰成----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6-02-18
清代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撰成----价格:RMB4,620,000----日期:2016-09-02
清刻本金匮要略八册成----------价格:RMB1,730,000----日期:2017-05-02
山西医学传习所金匮要略讲义----价格:RMB4,930,000----日期:2017-06-25
清代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撰成----价格:RMB2,770,000----日期:2017-10-22
近几年金匮要略市场成交的价格:
新编金匮要略方论三卷成--------价格:RMB3,470,000----日期:2017-06-27
清刻本金匮要略八册成----------价格:RMB5,580,000----日期:2016-12-23
读经笔记三卷内经类编解存上----价格:RMB2,290,000----日期:2016-07-18
读经笔记三卷内经类编解存上----价格:RMB2,250,000----日期:2017-04-08
清代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撰成----价格:RMB3,640,000----日期:2017-08-17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只知道赚昧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反映于临床的各种证候。因此,综合病之部位、性质、病机、病势等方面加以分析、归纳,判别为某经病证,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也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
《伤寒论》:《伤寒论》全书分为十卷,共397条,计112方。《伤寒论》是我国部理、法、方、完备的医学典籍。张仲景在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和劳动人民同疾病斗争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外感疾病错综复杂及其演变,加以总结,提出了六经分病,八纲辨证的学说思想,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在六经、八纲辨证的基础上,仲景运用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八法,对疾病进行。《伤寒论》不仅为诊疗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方法,同时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和的一般性规律,对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体系的建设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伤寒论》以伤寒命名,伤寒二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如《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疾病的总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是外感疾病并包括某些杂病在内的辨证论治的专书。
张仲景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今世但传《伤寒论》十卷,杂病未见其书,或于诸家方中载其一二矣。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蠢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士流,才数家耳。它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然而或有证而无方,或有方而无证,救急其有未备。国家诏儒臣校正医书,臣奇先核定《伤寒论》,次校定《金匮玉函经》,今又校成此书,仍以逐方次于征候之下,使仓卒之际,便于检用也。又采散在诸家之方,附于逐篇之末,以广其法。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臣奇尝读《魏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每观华佗凡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大哉炎农圣法,属我盛旦,恭惟主上,丕承大统,抚育元元。颁行方书,拯济疾苦,使和气盈溢,而万物莫不尽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