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出现,是顺应人们物品交货流通的需要而来的,从原始社会早的贝币,到封建社会的出现的铜钱,再到现在通行的纸币,货币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次次的变革,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立的货币文化,并成为一个独立的收藏门类。
我的一位老友,十年前花了六千元买了一枚有裂痕的“统和元宝”,五年前涨到二万元左右,现在品相好的才三万元左右,有裂痕的已经跌到五千元一枚,还贬值了。他从来不上网,也不去了解市场,认为钱币收藏年头越多就越值钱。前几个月,他对我说他的“统和元宝”现在还能值十几万元,让人不忍道破。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景福通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景福通宝”珍稀品种----------价格:RMB1,170,000----日期:2016-05-08
真书折二型“天眷通宝”--------价格:RMB2,530,000----日期:2016-08-17
“景福通宝”珍稀品种----------价格:RMB2,420,000----日期:2016-07-19
“景福通宝”铜币--------------价格:RMB2,780,000----日期:2016-08-13
真书折二型“天眷通宝”--------价格:RMB1,380,000----日期:2017-05-10
近几年景福通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大清----价格:RMB1,130,000----日期:2016-04-18
宣统通宝·天下太平------------价格:RMB3,890,000----日期:2016-12-10
宣统通宝·天下太平------------价格:RMB2,190,000----日期:2017-03-02
“景福通宝”铜币--------------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6-01-27
清代嘉庆通宝背“福”套子钱----价格:RMB4,850,000----日期:2016-12-02
铜合金钱币色泽金黄泛白表面只有一层薄薄的黑色包浆千年不锈材质明显特殊。这种材料即使不含贵金属亦为炉甘石精炼黄铜。
辽代钱币大多品种是以几枚、几十枚、几百枚计算的,相比较,辽代钱币还是很少的。近年来又出现了辽代钱币新品种,如“景福通宝”、“会同通宝”,数量都是二三枚,一枚价格已是二十多万元。
辽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年间(1013~1032年)铸,稀见。面文“景福通宝”隶书旋读,光背。
早年亦为辽钱大珍,近年陆续发现数枚,国内无拍卖纪录,估计市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
对于钱币收藏,中国古已有之,现存早钱币学著作《泉志》的撰写人洪遵,为南宋著名的钱币收藏家。据清代学者徐珂《清稗类钞》记载,道光年间时任浙江布政使的刘喜海嗜好钱币收藏,曾用自己藏品中的4600种钱币拓片编集了一部101卷的《古泉苑》,又以3年之功考订翁树培《古泉汇考》。民国时期宁波的郑家相,著作有《中国货币史》,绍兴的戴葆庭,著作有《古钱大辞典》,他们都是钱币收藏大家。
除铜钱外,还有一种“花钱”,近年也得到不少收藏爱好者的青睐。这种货币并非用于流通,而是用于赠赏,纪念,或其他重大事件用。唐宋时期,就出现了花钱,到了嘉庆年间,为盛行。相对于流通的货币,花钱更为精美,更具艺术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