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如何鉴别南宋金箔年代

时间:2017-12-15 05:45

  “金器专题陈列在国内博物馆中尚属首创。”马未都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长期关注古代金器的收藏,已有藏品几百件。这似乎证明了藏家乃至民营博物馆对中国古代金器收藏的喜爱与认可之情。

  数字博物馆

  2013年,湖州博物馆与强强联手,共同打造了数字化、立体化的权威知识普及台:湖州博物馆之百科数字博物馆。该数字馆通过青铜器馆、玉器馆、陶瓷器馆,书画馆等分馆,展示了湖州博物馆的众多珍贵展品

  自古以来,黄金就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都是部落首领、王者将相权力的象征,做成权杖或者图腾来使用,如四川三星堆文化的金权杖、金面具、成都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箔,大都用作祭祀用品,等级极高。到了后期才做成金饼等,在皇室内部作为财富流通,现在更是成为国家财富的象征,古代金器在战汉时代也大都出自王族专享,非一般人所能拥有,即使是在唐宋辽时期,也是王公贵族的爱物。唐代以法门寺地宫和何家村窖藏的金器,尽展了大唐帝国的风范,堪称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黄金文化一路走来,它流光溢彩的背后浓缩着古代先民久远而又清晰的文化脉络。

  “中国人其实为看重材质类的收藏品,无论是古代的金、玉,或者是现在的黄花梨、紫檀、和田玉、翡翠、甚至是紫砂器,只要是材质稀少、不可再生类的,都具有极大的价值空间,而黄金可谓是首善其身,从古至今都吸引了世人热切关注的目光。”杜平说。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在杜平眼中,黄金艺术品处于盛世也好,乱世也罢,都是好的选择品类之一,因为它直接反映了上流社会的审美和文化艺术造诣,反映了各朝代的繁盛景象和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直接物证。

  南宋的黄金不是直接参与商业交易的媒介,人们用金是要先兑换成铜钱(南宋中后期,一两白银约等于2400个铜钱,一两黄金约等24000个铜钱),然后才能实施交易行为。尽管如此,此件文物在湖州宋墓,而且同时二件,至少可以说明黄金在南宋湖州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具有货币形态的特殊商品,从而也证实湖州农业、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繁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此件珍贵文物的彰显了南宋湖州的灿烂文明,它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灯光掩映之下,一件件商周时期的黄金图腾、战汉时期的金辟邪及唐宋辽的皇家礼佛用品、明清时期宫廷用品等金器发出耀眼的光芒,神秘而珍贵。

  1月3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金玉满堂佳年华——中国古代金器展”在上海红廷别墅华贵启幕。展览由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会玉器部学术指导,贵州可佳艺术品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金声玉振收藏俱乐部共同举办。商周、战汉、唐宋辽到明清的几十件金器,均来自可佳珍玉堂和国内藏家的多年珍藏,多为首度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