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通宝”钱是在南唐战败改为后周显得年号之后铸的,可钱文仍称“唐国”,从中可见李璟此时的心境,可能是处于“既内心纷扰,又心犹未甘”的状态。而像《虞美人》等那些著名的颓废、伤感的词句,就是南唐君臣们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子权母。”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唐国通宝楷书大钱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价格:RMB5,450,000----日期:2016-09-22
五代·南唐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价格:RMB1,690,000----日期:2017-07-18
五代十国“唐国通宝”篆书折----价格:RMB4,460,000----日期:2017-03-07
唐国通宝----------------------价格:RMB3,770,000----日期:2016-05-19
五代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价格:RMB5,850,000----日期:2017-05-24
近几年唐国通宝楷书大钱市场成交的价格:
五代十国南唐“唐国通宝”当----价格:RMB3,110,000----日期:2017-04-28
唐国通宝金质大钱--------------价格:RMB5,250,000----日期:2017-07-15
唐国通宝篆书折十一枚----------价格:RMB2,150,000----日期:2017-07-22
五代十国南唐折十“唐国通------价格:RMB1,580,000----日期:2016-03-07
五代十国南唐“唐国通宝--------价格:RMB2,480,000----日期:2017-01-27
而南唐也是十国中铸钱多的一国。李称国号为大齐时曾铸造过“大齐通宝”,钱币界一度认为是唐末黄巢起义时铸造的,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李昪铸造更准确。其子李璟造“保大元宝”钱,中兴二年铸“永通泉货”当十钱,此外还铸有“开元通宝”、“唐国通宝”、“大唐通宝”等。
三年后,在无可奈何的哀叹声中,结束了他亡国生涯。而李氏当年发行的“唐国通宝”钱,却备受收藏者青睐。
相比之下,当时后周的世宗柴荣(又名郭荣)倒是一位文治武动,雄才大略,为后世所称颂的帝王。他看到其他统治者奢侈豪华、残虐百姓,结果招致灭亡,因此下令提倡节俭,对污吏严惩不贷。并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断地对南唐用兵,迫使南唐称臣,割让14州60余县归后周管辖,每年进贡银10万两,绢10万匹,钱10万贯,茶10万斤,米麦20万斤,以致南唐“府藏空竭,钱贷益少”。于
是始铸“唐国通宝”钱,(见图)与开元通宝钱并用,以折价行用。起初铸1000文钱用铜料3.75斤,以后,为应付日益困难的财政开支,越铸越小,后减到1000文钱只用铜料一斤。减重贬值的结果是造成通货膨胀,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在这小小的“唐国通宝”方孔圆钱上,表现出南唐国况日薄西山。
《国语·周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天大旱,患钱轻,将更铸大钱,单穆公谏曰:“不可。古者天降灾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之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民若匮,王用将有所乏,乏将厚取于民。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且绝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为演污也……夺之资以益其灾,是去其藏而翁其人也。”景王不听,于是铸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