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宋朝民间瓷器上门收购行情及价格

时间:2017-12-08 14:49

  磁州窑是北方著名的民间瓷窑,其烧瓷品种丰富,装饰方法多样。白地黑花为其代表性品种。宋代白地黑花龙纹梅瓶,是磁州窑的代表作品。梅瓶小口外折,丰肩,肩腹圆润饱满,在器物上先施化妆土,然后在上面用画纹饰。在梅瓶的肩、胫部涂,而后用细线工具划出菊瓣纹。腹部主题纹饰画一条龙,龙张口,露齿,眉目清晰,鬃发毕具,通体划刻细密的鳞纹,背上有鳍,四爪有力,把龙的威武雄壮刻画得淋漓尽致。是宋代龙纹瓷器中的珍品。

  唐代开始烧造秘色中瓷,五代至北宋初为宫廷进贡瓷器。唐代注重釉色,器物以光素者居多,有少量划花、印花装饰。五代至北宋时期划花、刻花、印花器物明显增多。越窑以龙纹作装饰的器物唐代有蟠龙四系罂,划花龙纹瓶、五代有划花龙纹盘、盒、浮雕双龙四系罂、双系瓶、海水龙纹浅碗。

  从官窑器物标本来看,多为薄胎厚釉,制作工艺比较复杂,为增加釉层的厚度、有玉石感,采用先素烧坯,然后多次施釉,釉多在2毫米以上,为克服釉厚在烧制过程中发生流釉,碱金属含量较低,施釉刚好在足边,露1至2毫米的紫黑色胎。在烧法上采用宽圈足露胎,中心用六个支钉支烧,以防止器物变形。从上述分析来看,官窑器物的特点为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有纹片,是以釉色纹片见长。尽管如此,窑工还是做了一些尝试,采用划花、印花装饰,在窑址中已发现十几件印模,但从传世器物来看,装饰效果不很理想。器物因釉厚而不透明,纹饰较为模糊,不够清晰,所以划花、印纹装饰在官窑器物中未能流行,而传世及的几件带有龙纹装饰的器物就愈显珍贵。

  台北鸿禧美术馆收藏的官窑龙纹洗,腹径20.2厘米。器形直口直壁,平底,宽浅圈足,底心有六个细小的支烧痕,外周五个,中心一个。釉色青蓝而滋润。洗中心印有团龙纹,龙为三爪,盘曲,龙纹处有几个缩釉,露紫黑色胎。尽管印纹不很清晰,但依稀可见,不失为官窑器物中仅见的几件带有装饰的器物中的佳作。

  是宋代南方的著名瓷窑,宋代以烧制青白釉瓷器为主,产品有各式瓶、壶、罐、盒、盘、碟、碗、炉、水丞、枕、盏托、谷仓、香薰、钵等,装饰有刻划花、印花。龙纹器物有龙凤纹盘碗、仿定窑夔龙纹洗、堆塑四灵瓶、堆塑俑龙瓶。四灵瓶,塔式盖,瓶肩部堆塑青龙、朱雀、玄武四灵,瓶身刻篦纹地和阳文四季花卉。是景德镇1964年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枢密使汪澈墓所出。青白釉魂瓶,瓶上部下方饰十二人俑、俑上塑行龙绕于云间,另饰鸡、犬、龟等动物。该器物于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福建地区瓷窑亦烧制青白釉龙纹壶。壶,直颈,圆腹,圈足。腹部起六条凸弦纹,肩部饰一条绳纹装饰,颈部饰一条蟠龙,龙形象草率。

  官窑的先进工艺直接影响了龙泉窑,已发现龙泉的大窑、新亭、岙底、杉树、连山和溪口瓦窑坪、骷髅湾、李家山等窑均仿官窑黑胎青瓷,其中以瓦窑坪等仿官窑器物为主,大窑烧制的白胎青瓷从器形、纹饰和多次上釉、支烧方法诸方面均受官窑影响。

  龙泉窑釉的配方为石灰碱釉,胎较好,釉透明度好,可以清晰地表现刻划花、贴花和印花装饰。龙泉窑带有龙纹的器物宋代主要有龙虎瓶。瓶长腹,有盖,圈足。颈肩部堆塑一条龙和一只虎,俗称龙虎瓶。有的堆塑一条游龙,瓶腹部一般饰有莲瓣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