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野亭四屏瓷板画,长:76.5cm,宽24.5cm四条屏
瓷板画发轫于唐代,初是以墓志的形式出现的,如曾有唐代越窑青瓷墓志瓷板。但在漫长的古代制瓷史中,瓷板的发展极为缓慢,这是因为,在古代制瓷技术下,瓷板的烧制是很困难的事,而在中国传统“经世致用”造物观的影响下,瓷板的实用功能很弱,以致无论官窑还是民窑均不愿意烧制。至明代中晚期时,瓷板的烧制数量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各类明式家具的兴起。明代中晚期是家具制作的顶峰期,特别是江南士人出于追求生活质量的需要而大量制作家具并热衷于对家具进行装饰,而瓷板成为镶嵌于屏风、床、桌等各类家具中的装饰物,这就使得瓷板的制作量有所增加并由墓志而进入家居生活当中。明代瓷板以青花瓷板为多,也有五彩、斗彩及色釉等其他形式,瓷板画即从此期兴起,并且,瓷板画从家具逐渐步入建筑物,在一些建筑物中亦出现一些瓷板画装饰。
本公司征集的一块尺寸为23厘米×16.5厘米的文饰画浅绛彩人物,表现的是“秦国丞相百里奚认妻”的故事。另一块尺寸为38.5厘米×28厘米,为文饰画浅绛彩山水,画面上山石平缓险峭相间,设色虚实浓淡相宜,颇有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之笔意。画面上方留白处以流畅的行书题有:“沧江隔岸转峰腰,蹗蹗车轮度小桥。何似老渔闲把钓,忘机物外乐逍遥。时属庚子之初冬,姊丈滋轩大人雅玩,弟王聚奎赠,汪友棠写。”下面画朱文印一枚。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浅绛彩瓷板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王少维浅绛彩人物挂屏----------价格:RMB4,850,000----日期:2016-03-23
王少维浅绛彩人物挂屏----------价格:RMB2,910,000----日期:2016-01-08
程门浅绛彩鸳鸯挂屏------------价格:RMB2,930,000----日期:2016-02-14
民国浅绛彩山水瓷板画插屏------价格:RMB2,460,000----日期:2017-05-02
民国“汪照黎款”渔乐图浅绛----价格:RMB3,580,000----日期:2016-12-13
近几年浅绛彩瓷板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金品卿浅绛彩花鸟挂屏一对------价格:RMB4,210,000----日期:2016-06-20
浅绛彩山水瓷板画--------------价格:RMB2,640,000----日期:2016-07-20
浅绛彩山水瓷板画--------------价格:RMB4,420,000----日期:2017-04-01
程门浅绛彩鸳鸯挂屏------------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7-03-15
王琦浅绛彩方瓶一对------------价格:RMB2,370,000----日期:2017-02-06
清代时,无论是家具还是建筑物中的瓷板画均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清末时,在一批文人的倡导下,完全脱离依附体的纯瓷板画形式大量出现,并达到极为兴盛的程度。清末时期,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瓷画名家为首的新一代瓷画家,以浅绛彩装饰为主,创作了大量瓷板画,其以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纯文人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引起达官贵人与士人阶层的热捧。民国初年后,浅绛彩瓷板画陷入衰败以致销声匿迹,而新粉彩瓷板画则崛起。
因为浅绛彩瓷离我们的年代较近,当时生产量较大,市场上经常会有见到,而且相比之下,价格要低得多。早几年收藏浅绛彩瓷的朋友,他们就尝到了甜头。就上海拍卖行近两次的拍卖行情来看:程门浅绛彩山水瓷板成交价为407000元;余竹青浅绛彩山水挂屏成交价为143000元;程门浅绛彩鹅溪插屏成交价为110000元;邹国钧青绿山水瓷板(4件)成交价为110000元。
这批以继承传统风格为特色的名家在当代背景下形成新文人瓷板画,在继承基础上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影响巨大,仿效者甚众,形成蔚为壮观的新文人瓷板画创作群体,仍以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外在形式结合当代审美趣味进行创作,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其次,在当代瓷板画创作中,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风格在近几年呈快速发展的趋势,这得益于一大批高校陶瓷艺术专业学生进入瓷板画创作市场。
加上近现代著名绘瓷艺家汪先生著名的工笔,使得本品出类拨萃,具有很大的收藏竞争力。汪先生的此瓷板画在绘瓷技法上,采用油料,以水粉敷色,作品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在同时期中,可以称为瓷都景德镇瓷板画之上乘作,有瓷板画中之雅韵王者称号,加上汪野亭又是民国时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著名陶瓷艺术家。他的山水画,一直都为后人所仰重、仿效,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目前汪先生的作品被浙江嘉兴路桥工程王先生和香港收藏大亨李先生所关注。真迹经现身目前引多方咨询价位及报价。此作品由于委托方同为浙著名收藏人士,因此此作品以私下交易为主。
瓷器中的彩绘瓷有诸多品种:五彩、三彩是以使用彩料的多少来称呼;硬彩、软彩是以彩料的质感来区分;而浅绛彩则是以绘瓷的彩料颜色来命名的。当时景德镇的绘瓷艺人受水墨画名家风格影响,在白瓷上先进行水墨勾勒、皴染,再施以淡赭、花青、浅绿,着意于轻淡柔和,一改艳红浓绿风格,赢得了当时人们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