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鸿钧班子制订的方案主要着眼于财政收入的增添和改善,建议模拟1937年用关金征收关税的措施,所有纳税款和外贸结汇均使用这种特殊钱币,而不致随法币一起贬值,这样可使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0%多增添到40%或50%。但对此并不知足,以为不能网络举国的金、银、外汇民间储蓄应付现实的难题时势[5]。
宋子文为行政院长时,试图以金融政策稳定法币,抛售库存黄金购回法币。但因为法币发行量仍在增加而没有成果。1948年5月行宪选举后,由翁文灏出任行政院长,王云五被任为财政部长,开始筹划货币改革。同时,安排原财政部长、原任银行总裁的俞鸿钧亦拟定关于币制改革的方案。俞鸿钧组织的银行专家为主的起草班子,认为法币不作根本性改革还可以维持一定时限的局面,如从根本上改革,那就会垮得更快。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金圆券伍万元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民国卅八年1949年中--------价格:RMB5,470,000----日期:2017-04-14
民国卅八年1949年中--------价格:RMB1,240,000----日期:2016-06-12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1,940,000----日期:2016-10-05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6-02-27
民国37年银行关金伍------价格:RMB2,260,000----日期:2016-03-06
近几年金圆券伍万元市场成交的价格: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2,970,000----日期:2017-03-09
1949年银行金圆券伍----价格:RMB3,950,000----日期:2016-06-09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5,830,000----日期:2016-02-09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1,380,000----日期:2016-05-28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价格:RMB5,670,000----日期:2016-01-22
据介绍,这枚珍贵邮票———“上海一版像金圆邮票”,由中华邮政于1949年1月6日发行,整版200枚,大东书局上海印刷厂印刷,票面内容是绿色油墨印刷的雕刻版头像。
1948年8月18日,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1]但由于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致使大量城市中产阶级因此破产,导致民心大失,成为国民党内战迅速失败的原因之一
发行金圆券的初目的是取代原来流通的法币。
法币在1935年起由国民发行。抗战期间,由于财政支出增加,法币大量发行。战后,国民党为与共作战的
金圆券和关金券印制机构有英国德纳罗印钞公司、印制厂、印币厂上海厂、中华书局有限公司、大业印刷公司、美国公司等。印制年份有“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等多个年份,早期的面额较小,后期的面额较大,甚至出现了一万元的面额。
俞鸿钧班子拟定的方案主要着眼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改善,建议仿照1937年用关金征收关税的办法,所有纳税款和外贸结汇均使用这种特殊货币,而不致随法币一起贬值,这样可使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从10%多增加到40%或50%。但对此并不满意,认为不能收集举国的金、银、外汇民间储备应付现实的困难局面[5]。
应付飞涨物价,拼命印金圆券纸币,从我收集的金圆券中,就可充分说明问题。1.我有五角、一元、一万等好几种金圆券,在市面上没有发行过。如五角一张纸币,棕灰色,原来国民请美国德纳罗印钞厂印刷的,等到运回中国,已不值钱了,所以就没发行。但有人通过内部搞到,我父亲也弄到一张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