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霁蓝釉瓷器保守上门收购价格

时间:2017-12-01 16:10

  由此足见,清代霁蓝器物比之元明两代技术更加成熟、风格更加多元。

  因此霁蓝釉开光瑞兽纹盖罐,收藏价值极高。

  而这个瓶子是美国著名的私人收藏家高登伉俪的旧藏,2011年厦门谦记古美术馆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以545.8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00万元)将其拍下。这一成交价刷新了霁蓝釉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三年过去了,至今未被打破。

  这只瓷瓶的体态,既是慕古,又有创新,即便放眼清代官窑瓷器也可称稀罕。据专家介绍,此器造型独特,系仿晋代越窑青瓷而作,由此表现了雍正和乾隆皇帝好古慕雅的情结。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霁蓝釉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乾隆霁蓝釉梅瓶--------------价格:RMB5,270,000----日期:2017-01-01

  清乾隆霁蓝釉天球瓶------------价格:RMB2,810,000----日期:2017-03-09

  清乾隆霁蓝釉梅瓶--------------价格:RMB1,350,000----日期:2016-06-26

  清雍正霁蓝釉菊瓣形花壶--------价格:RMB5,310,000----日期:2017-02-28

  明宣德霁蓝釉盘----------------价格:RMB2,660,000----日期:2016-12-28

  近几年霁蓝釉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霁蓝釉描金团花赏瓶------------价格:RMB1,490,000----日期:2017-08-03

  明宣德霁蓝釉盘----------------价格:RMB4,660,000----日期:2017-08-19

  清乾隆霁蓝釉描金宝相花如意----价格:RMB2,410,000----日期:2017-05-02

  清雍正霁蓝釉菊瓣形花壶--------价格:RMB2,670,000----日期:2016-05-19

  清乾隆霁蓝釉描金宝相花如意----价格:RMB5,390,000----日期:2016-11-22

  从蓝釉瓷器的拍卖市场情况来看,尽管历年来在海内外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拍的蓝釉瓷总量达数千件之多,但除去那些明显的真品、仿品,以及来历不明、真伪难辨的器物外,来源可靠、流传有序的蓝釉瓷精品并不多见。而且,主要以清雍正、乾隆以及清中晚期的蓝釉瓷为多,元、明两朝的蓝釉瓷精品非常少。然而,市场上一旦出现的蓝釉瓷精品,只要估价合理,总是会受到藏家的追捧。

  这只瓶子出自美国著名的私人收藏家高登伉俪的旧藏,这对夫妇热衷于收藏中国瓷器及艺术精品,尤其对宋至清朝的单色釉瓷器情有独钟。

  蓝釉,又称“霁蓝”,是一种以氧化钴为着色剂的石灰碱釉,早用于唐代唐三彩陶器上,到了宋代又出现了蓝色钧釉,其色彩丰富,色度变幻莫测。

  而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在釉中,即可烧成钴蓝釉,呈色十分稳定。

  但是色彩鲜艳的蓝釉,除釉色纯净外,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理想釉色。自元代发明高温钴蓝釉后,明清时又出现了回青、洒蓝和天蓝等釉色,绚烂多彩,令人称赞。

  亮丽的柠檬黄、美艳的桃花红、绚丽的霁蓝釉……早在两三百年前,清帝烧瓷器就走在时尚前沿,走“小清新范”。

  从近几年的蓝釉瓷拍卖市场情况来看,雍正蓝釉瓷无疑是大赢家。尽管乾隆蓝釉瓷的上拍总量更多,但高价成交者多是雍正蓝釉瓷。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为例,在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推出的三件雍正蓝釉瓷器:清雍正·霁蓝釉撇口观音瓶、清雍正·霁蓝釉橄榄瓶和清雍正·天蓝釉六楞葫芦瓶分别以602万港元、1634万港元和458万港元高价成交。另外,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4年春季拍卖会上也曾亮相过一件“清雍正·霁蓝釉梅瓶”,当时估价为100—150万元,终以253万元成交。此瓶曾在香港苏富比2009年秋季拍卖会上亮相过,当时以146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28.6万元)成交。时隔四年半,再度亮相拍场,增值了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