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明崇祯青花瓷哪家公司可以上门收购

时间:2017-11-30 17: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历来为文人雅士所喜爱的古玩、字画等藏品,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我国各地古玩文物交易也日趋红火。古玩又称古董,其内容包罗万象,五花八门,陶瓷、奇石、玉器、铜器、书画、票据、老旧家具、今古钱币、竹木根雕、古旧书籍、日用物品……总而言之,凡今天以前的东西,只要你觉得有意思收而藏之的,似乎都叫古玩,没有一个特别的定义。

  记者昨日从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获悉,2014匡时春拍开幕在即,备受关注的瓷器杂项类分有瓷器工艺品、佛像、茶道具、文房以及杂项专场,其中瓷器工艺品专场将设明末崇祯青花瓷器“翠影青蓝”专题。

  可以说,明末的青花瓷贴切地体现出民间制瓷的高超水平。明朝禁止民间烧造彩瓷,而不禁民间烧制青花瓷,在官窑停烧的情况下,即使宫中用瓷也以“官搭民窑”的方式制作,由此民窑得到很大的发展。此外,民间兴盛祭祀丧葬婚娶,瓷器的需求量很大,这也促使了崇祯年间民窑的发展。

  2010年12月5日,香港著名收藏家徐展堂“在望山庄”旧藏的“天启年米石隐制”款青花洞石花卉出戟觚在上海保利被拍卖,600万至800万元的估价,对一件明代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器而言,堪称高价。令人更意外的是,花觚拍到了1232万元,创造了明清景德镇民窑瓷器交易的高价格。

  在这次拍卖的图录中,黄清华对花觚有着详细的考证。他认为这件高32厘米的花觚造型系“摹仿殷商青铜四方觚”,明万历王世懋《窥天外乘》所记,这种器型在当时“实是百里挑一”,“堪称花道佳器”。黄清华推断此花觚应是当时的书法家米万钟为建于万历四十年至四十三年间的“勺园”(位于今上海大学校园内)订烧之物,“订造时间应在天启四年与五年之间”。

  撇口,长颈,撇足,细砂平底。花觚器型高大,胎体坚密,釉面白中微泛青,细润均净,青花色泽鲜艳,层次分明,山石云纹与人物刻画生动。流畅的行云纹、飘逸的柳树枝条、暗刻弦纹为崇祯时代的特征。花觚的形制来源于青铜孤,是盛酒器皿,随时代的转变花觚由实用器变为陈设器,也是佛前供器之一。经嘉靖、万历朝的发展,花觚造型多样化,流行民间故事、花鸟动物等题材。

  “明末民窑突破了历来官窑器图案规格化的束缚,图案纹饰多样化,各种人物故事、大小动物、道教神话等全部入画,风格写意,画法潇洒自如,令人眼前一亮。瓷土中加大高岭土的比例,一改嘉靖、万历的笨重粗糙胎体,白润致密的瓷土更显晶莹透亮,秀丽的翠毛蓝由此诞生,凝结了古代民间艺人的智慧,为清代瓷器开启良好的开端。”葛士恒说。

  这件花觚的高价成交,引起了不少收藏者对明代民窑瓷器的兴趣。一位多年从事瓷器经纪的行家指出:“1232万元的成交价是所知首件交易价格超过千万元的明代民窑瓷器,非常具有标志意义,这也说明,只要拍品品质过硬,民窑制品也能拍出高价。也给那些平常两眼只盯官窑瓷器的藏家提了个醒——无论官窑民窑,品质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