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收藏瓷器也能在增长文化知识的同时开启心智。例如,学习研究历史都会知道,纸张的出现较晚,又难以保存,记载中华文明除了纸张外,还有青铜、甲骨、竹简和陶器等,陶瓷是物美价廉的书写材料,因此,在陶瓷上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为丰富,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彩陶就记载了大量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和精神追求的图画;如唐代的长沙窑瓷器身上带有大量的诗文,特别是唐诗;再比如宋元时期磁州窑瓷器上不仅出现了大量的唐诗宋词,还画有反映百姓市井生活的图案等,这些文字和图案是我们学习了解历史的好实物资料。
康熙官、民窑瓷器传世颇多,据其时代特征,结合民窑器贯穿本朝始末的干支年款,加以归纳,历时六十一年的康熙瓷器,其原貌便清晰可见,并能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康熙民窑瓷器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康熙民窑瓷器------------------价格:RMB3,710,000----日期:2016-01-09
清康熙青花龙纹瓶--------------价格:RMB5,220,000----日期:2017-02-16
清康熙釉里红团花锯齿纹摇铃----价格:RMB2,940,000----日期:2016-09-21
清康熙外胭脂红釉内粉彩果实----价格:RMB4,550,000----日期:2017-01-25
康熙民窑瓷器------------------价格:RMB2,750,000----日期:2017-04-16
近几年康熙民窑瓷器市场成交的价格:
康熙民窑瓷器------------------价格:RMB1,820,000----日期:2017-02-23
康熙民窑瓷器------------------价格:RMB4,750,000----日期:2017-01-02
康熙民窑瓷器------------------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7-08-12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团花锯齿纹----价格:RMB1,850,000----日期:2016-12-23
清康熙月白釉柳叶尊------------价格:RMB2,950,000----日期:2017-06-27
早期青花胎体厚重,釉面肥润呈现青白色,有缩釉和小棕眼,器物口部往往刷一层酱釉,底足处理不是很细腻,有粘砂,不光滑现象,器物底足内常见放射状的痕,许多大盘及琢器的底足出现台阶的形状,俗称“二层台”。双圈足也在这一时期大量流行,尤以大盘居多,里圈都较外圈矮,两圈间无釉。中期青花胎体洁白坚硬,很少有杂质,胎体薄厚适中,注重修胎,釉面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偶有小开片,还有一种亮白釉。底足露胎处光滑细致,多呈泥鳅背状,少见炎石红,瓷器的质量明显提高胎釉结合紧密,器内外壁及底足釉色基本一致,当时还出现用精细淘洗的浆泥制成的瓷胎,俗称“浆胎”胎体偏轻。晚期青花呈青白釉,亮青釉居多,胎体比中期要轻,底足普遍平切,切削整齐。
康熙的器型品种多样,其独特的烧造工艺为各地瓷窑所效仿,山西的霍窑、介休窑,上海的鹤壁窑等均有类似产品烧制,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康熙系。定瓷的拍卖市场颇显冷清,但定瓷精品市场潜力仍不容小视。199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一件康熙梅瓶以396.44万元成交。
青花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生坯上描绘纹饰,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瓷器。氧化钴在釉下呈现出鲜艳的蓝色,因此人们习惯上将其称为“青花”或“蓝花瓷器”。清代是中国瓷器的顶峰时期,数量大、艺术水平高的当属青花。
康熙为宋时期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河北省曲阳县,宋代属定州,故名。康熙主要烧制白瓷,其胎薄,釉面细润光滑,白中微微闪黄。装饰以印花、刻花、划花与剔花为代表,尤以印花技法为世人所称道。康熙首创了覆烧工艺,这种工艺提高了瓷器的生产量,但因盘、碗之类的器皿需反扣烧造,而造成口沿部刮釉,出现芒口。康熙芒口大多镶金、银、铜质边口饰之,不仅弥补了口部无釉的缺陷,反而使瓷器视觉上更显尊贵豪华,使人赏心悦目,成为康熙一大特色,亦称“金装定器”。
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就拍场看,近十年来创高价成交的官窑瓷器,绝大部分都出自清代官窑。
2013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瑞莲溢芳:张永珍博士雅藏康熙御制珐琅彩瓷”专拍,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盌在11口叫价后,由香港著名古董商“永宝斋”创办人翟健民先生以7,400万港元950万美元高价投得,刷新清康熙瓷器拍卖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