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铸造量较少的版别有:“0”记版、粗发版、三角圆版、开口贝版、加铸“甘肃”两字版、背双星版、大胡须版、大耳朵版等。
签字版,就是银币模具雕刻者意大利雕刻家乔治在袁像银币冲模时,在模上雕刻了自己的名字,签字的位置是在袁像背后正对颈项的近边廓处(签字为:L.GioRGi)!为试铸的样币,只铸造了大概几十个吧馈赠或纪念。普通版就是批量铸造流通的。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袁大头样币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袁大头银样币中华民国三年------价格:RMB4,970,000----日期:2016-04-14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价格:RMB1,720,000----日期:2017-03-26
光绪宝库平重一两、袁大头签----价格:RMB5,330,000----日期:2017-04-12
民国三年袁大头·官版原造成----价格:RMB5,380,000----日期:2017-02-08
民国三年袁大头·官版原造成----价格:RMB1,840,000----日期:2017-01-26
近几年袁大头样币市场成交的价格:
中华民国三年壹袁大头银样------价格:RMB2,320,000----日期:2016-12-10
开国纪念币4枚袁大头银币6----价格:RMB1,230,000----日期:2016-09-20
袁大头银样币中华民国三年------价格:RMB1,960,000----日期:2017-06-12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成----------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7-03-17
开国纪念币4枚袁大头银币6----价格:RMB1,360,000----日期:2017-03-26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令形式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其主要内容是规定钱币的铸造发行权归民国所有,原先的各个官局所铸造发行的1元银元,由民国兑换并改铸,在一点的时期内,承认它们的价值等同于国币1元的价值。国币中的主币是1元银元,其重量是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材质是银占90%,铜占10%,以后就改为了银占89%,铜占11%,一枚成品银元的重量是7钱2分。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国币条例》公布同年先在天津造币厂铸造“袁大头”壹圆银币,后在上海、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
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北洋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样币图录显示,这枚样币先由美国大收藏家基弗于1951年5月购自伦敦苏富比拍卖会,后转给美籍奥地利收藏家耿爱德。在1971年美国加州举办的耿氏中国钱币收藏专题拍卖会中,由一位旅美华裔收藏家购得,之后三十余年未曾易主。
民国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铸造量较少的版别有:“O”记版、粗发版、三角圆版、开口贝版、加铸“甘肃”两字版、背双星版、大胡须版、大耳朵版等。
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袁大头”是对袁世凯像系列硬币的口语俗称,严谨点说叫“袁世凯像背嘉禾银币”。辛亥以后,袁世凯就任“临时大”之职,后又成为正式大。当时,为了巩固国内政局稳定,发展民族经济,也为“制宪”和“称帝”作准备,于是发布《国币条例》,毅然决定在全国“统一币制”。铸造跨度从1914年至1951年,总发行量超过7.5亿枚。该系列币分别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别为90.4%、84.5%、80.4%和82.5%;该币的外环主要是直齿边,另外,还铸有少量工字边和花齿边。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银币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在正面的图案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在背面的图案和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