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瓷板画几乎成了达官贵人家中必备之物,艺人们此时纷纷设立画室,从谋生及商业角度出发,瓷板画四幅成套,有些按客商要求做成四块或八块,由不同内容的画面配成一套,瓷板画中青花、五彩、釉里红等不同品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众多作品中,以“珠山八友”作品受欢迎。
9月15日在江西举办的“陶艺非凡”《杨秋宝,赖德全陶瓷作品展》在景德镇开展。其中展出的一幅名为《红色记忆》的瓷板画售价高达一千万人民币。
老中国文物商店近几年对花卉瓷板画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毕渊明花卉瓷板画--------------价格:RMB5,830,000----日期:2016-01-07
青花花卉纹天球瓶--------------价格:RMB5,310,000----日期:2017-01-05
毕渊明花卉瓷板画--------------价格:RMB4,130,000----日期:2016-09-14
青花花卉纹双耳尊--------------价格:RMB1,650,000----日期:2016-11-22
花卉--------------------------价格:RMB2,240,000----日期:2016-03-01
近几年花卉瓷板画市场成交的价格:
杂木花卉瓷板画----------------价格:RMB4,640,000----日期:2017-02-11
民国王琦达摩渡江瓷板画--------价格:RMB4,160,000----日期:2017-09-16
青花花卉纹双耳尊--------------价格:RMB3,160,000----日期:2017-09-10
青花花卉纹双耳尊--------------价格:RMB5,770,000----日期:2016-04-11
大型现代瓷板画千峰壑怀--------价格:RMB5,270,000----日期:2016-03-12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瓷板画是从中国传统瓷器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明代中晚期,江南士人出于追求生活质量的需要而大量制作家具并热衷于对家具进行装饰,瓷板成为镶嵌于屏风、床、桌等各类家具中的装饰物,并逐渐成为建筑物的装饰。到了清末,完全脱离依附体的纯瓷板画形式大量出现,并达到极为兴盛的程度。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等瓷画名家为首的瓷画家,将诗、书、画、印相结合创作的纯文人形式的瓷板画令人耳目一新,摆脱了匠气,引起达官贵人与士人阶层的热捧。此时,瓷板画成为家居生活的精美装饰品。
“珠山八友”以瓷入画,以胎为纸,在瓷板上彩绘,从而诞生了浓艳俏丽的新粉彩。这些作于瓷板上的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实际上,“珠山八友”前后共有十人,分别是:王琦、王大凡、程意亭、汪野亭、何许人、徐仲南、邓碧珊、田鹤仙、毕伯涛和刘雨岑。
清末民初,瓷板画险些成了王侯将相家中必备之物,艺人们此时纷纷设立画室,从营生及商业角度出发,瓷板画四幅成套,有些按客商要求做成四块或八块,由差异内容的画面配成一套,瓷板画中青花、五彩、釉里红等差异品种,获得了充实的施展。在众多作品中,以“珠山八友”作品受接待。
瓷板画既具有平整而光洁的瓷板形状又具有绘画的艺术形式。明清时期开始,瓷板画日益兴盛。由于烧制工艺的逐步改进,瓷板尺寸相应增大,绘形与色彩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又由于创作者对传统文人画的移植,瓷板画终于从初被当作镶嵌附件的附属装饰物,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而这其中景德镇的瓷板画尤为突出。
珍藏界以为,瓷板画早可追溯到秦汉,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是明代中期,在清朝到达壮盛。现在,泛起在珍藏市场上的老瓷板画多是清末与民国的作品,其中尤以“珠山八友”老瓷板画为上品。“珠山八友”创作的壮盛时期为晚清、民国至“文革”前的数十年间,留下的作品不多,其市场价钱堪比清末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