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费言,今天,各公立博物馆在面对馆藏质量和数量下降的时候,一方面由于资金体制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观念的问题,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前所未有的尴尬和纠结!
当然,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然,其解决需要勇气,需要变革体制和观念。此时,公博们,该如何对待?在彷徨和纠结中,实在是不可等闲视之也!
检点寒斎所存,也有数十枚永乐通宝。其实永乐通宝的版式只是有限的几种,无需收藏这么多枚,但我和一些泉友一样,对永乐通宝情有独钟,见了品相好的便不愿错过,总以收入囊中为快。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永乐通宝背三钱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日本名家旧藏银质“永乐通宝----价格:RMB4,420,000----日期:2017-10-23
永乐通宝----------------------价格:RMB3,870,000----日期:2016-04-13
永乐通宝----------------------价格:RMB2,270,000----日期:2017-08-27
永乐通宝----------------------价格:RMB5,170,000----日期:2016-03-21
永乐通宝----------------------价格:RMB3,210,000----日期:2016-08-02
近几年永乐通宝背三钱市场成交的价格:
银质永乐通宝一枚银质永乐通----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6-08-26
明代永乐通宝异书--------------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7-04-03
永乐通宝----------------------价格:RMB4,990,000----日期:2016-07-02
永乐通宝----------------------价格:RMB4,110,000----日期:2016-02-14
日本名家旧藏银质“永乐通宝----价格:RMB3,860,000----日期:2016-08-19
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的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联系,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梁启超曾评价郑和七下西洋为“国使之光”。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色产品,还带去了数额巨大的永乐通宝,为西洋、南洋各国普遍接受和使用。明人所著《瀛涯胜览》记载:“爪哇国通用中国历代铜钱,旧港国亦使用中国铜钱,锡兰国尤喜中国铜钱,每将珠宝换易。”永乐通宝为明代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600年前国际贸易硬通货。
这一态势,带来一个不得不说的问题,那就是,随着地珍窖宝的不断现世,已经给相当多的公立博物馆馆藏品质量和数量带来严重冲击。一些博物馆过去视为珍宝甚至镇馆之宝的藏品,因民间已见复品或者更为显贵之品,而尴尬万分。其中,如本文所说之永乐三钱,一个小小事例,可说明其问题不小,以上海博物馆之名气品牌,藏珍无数,然其馆藏明代珍泉永乐通宝背三钱仍然乃数十年前获之残品,面对民间完整的不止一品之永乐三钱真品,其馆藏残品与其品牌和地位已经相差何止万里。再如湖南省博物馆,其中馆藏太平天国钱币为其知名度构成之一个重要因素。
永乐通宝是中国货币史上精美的货币之一,钱文端庄,铸工精湛,整齐划一。所流通者全部为钱,光背无文,没有折二以上的大钱。永乐通宝在中国大陆的数量不多,甚至许多明清时期的钱币窖藏不见一枚,但在南海和海外很多国家却有大宗发现。如20世纪70年代西沙群岛次清理古钱,约有八万余枚,其中永乐通宝占61%以上。近十几年来文物部门多次对西沙群岛进行水下考古,发现有些永乐通宝全为麻绳串连,没有磨损痕迹,应为官府库钱,可证此钱主要用于外贸和赏赐。
600年前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公元1405年至1433年),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船队七次下西洋,远航10万余里,足迹遍布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和东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郑和下西洋扩大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了中外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郑和船队不仅满载着丝绸、陶瓷等中国特产品,还带去了巨额的国际贸易硬通货——“永乐通宝”钱,受到当时世界各国的普遍欢迎。
永乐通宝作为国际贸易硬通货的一个旁证,是古代日本、安南(今越南)都仿铸过此钱。日本的丰臣秀吉曾用金、银、铜仿制过一批,分为打制和铸造两种。在日本影视作品中,亦可见织田信长的战旗上印有永乐通宝。报载,美国科学家日前宣布,他们在肯尼亚曼达岛发现了一枚具有六百年历史的中国明代铜钱永乐通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