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后,西泠拍卖每年都有开设历代名砚专场,同时,其他拍卖公司也开始开拓砚台专场或是加大名砚在古董珍玩类专场中的上拍比重,诸多砚台精品也拍出了天价。如在2010年,北京保利曾推出一件清乾隆“乾隆御用”御题诗澄泥伏虎砚及紫檀盖盒,拍出了1400万元,刷新了当时砚台拍卖的世界纪录。
玉质笔筒的挑选更有讲究,除了雕工之外,还要讲究玉质。中鸿信拍卖行推出的白玉大笔筒就很能说明问题,不仅此玉体积硕大,极为少见,玉质洁白温润,其正面构图,以童子戏耍为中心,人物再由两面逐渐展开,棱角清晰、入木三分,另刻有繁茂挺秀的松柏,另一面一寿星持仗而立,一幅生机趣然的图景尽现其中。其成交价达到了319万元,是2005年成交价高的玉质笔筒。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八仙人物纹砚台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清康熙郎窑红釉砚台------------价格:RMB3,120,000----日期:2017-10-20
清青玉雕龙纹砚台清青玉雕龙----价格:RMB1,420,000----日期:2017-02-02
八仙人物纹白银砚台------------价格:RMB3,450,000----日期:2017-12-11
民国臂搁纸镇印盒砚台组合------价格:RMB2,590,000----日期:2017-08-17
大吉葫芦砚台------------------价格:RMB2,650,000----日期:2016-12-06
近几年八仙人物纹砚台市场成交的价格:
八仙人物纹白银砚台------------价格:RMB3,340,000----日期:2016-03-15
清老坑端石砚板配红木镶玉------价格:RMB1,190,000----日期:2017-06-07
大吉葫芦砚台------------------价格:RMB3,920,000----日期:2016-12-27
砚台--------------------------价格:RMB2,850,000----日期:2017-01-21
民国臂搁纸镇印盒砚台组合------价格:RMB1,880,000----日期:2017-05-20
在我国,砚已经有大约6000年的历史,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石砚的雏形,即石头做成的研磨器。到秦代形成了真正的石砚。唐、宋时期为石砚繁荣昌盛的时期,相继出现了歙砚石、端砚石、红丝砚石等优质石料。宋代时已将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州的澄泥砚并列为四大名砚。明清时期,不但注重砚石的精雕细刻,更加讲求自然美,特别注重砚石的石质和花纹,俗称“石品”。如今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石砚其使用价值虽大不如以前,但作为国粹,其石材的珍贵以及附有的工艺价值使大量名砚演变为文化艺术珍品。
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而多。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更加多样化。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卓尼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为突出,称“四大名砚”。
清雍正仿木纹釉墨彩山水高士访游图笔筒,成交价为2209.04万元(单位为人民币,下同),创造了笔筒成交的新纪录;清康熙御制铜胎画珐琅彩黄地牡丹雉鸡图盖盒,以2090.32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盖盒纪录的新纪录;清乾隆松花石雕灵芝纹砚以285.776万元创造了砚台拍卖的高价;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海水云龙纹轴盒,以152.64万元成交,创造了书画轴盒拍卖的新纪录;元/明黄玉卧犬纸镇,创造了纸镇成交的新纪录,成交价为273.904万元;清初玉雕辟邪水注,成交价为120.84万元,成为了拍卖成交价高的水注。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徐公砚、易水砚、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这次专场共推出117方各式砚台,大都经历代大师名家的使用或收藏,终,有115件拍品成交,成交率98.29%,总成交额111832.38万元。其中,清·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以96.8万元成为标王。该专场的成功似乎显示出了历代名砚巨大的收藏价值和市场潜力,之后,砚台逐渐被拍卖公司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