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胶州市人民副院长匡如介绍,“驴宝”,属结石类,有清热、泻火之功效。其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大字典》中均有介绍。它初形成于毛驴胃中,因为良、食物残渣凝结形成,一般驴宝的重量多在0.25至0.5公斤左右,主要含有蛋白质、钙、磷、铁、食物残渣等无机元素,常见于新疆、四川、内蒙古等地。
驴宝有清热、泻火之效,其用价值在《本草纲目》、《中大字典》中均有介绍。一般驴宝的重量多在0.25至0.5公斤左右,这么大的驴宝极为罕见,其形成应在10年以上。市民刘先生家的这个肉疙瘩应该就是驴宝,这么大驴宝在岛城非常罕见。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驴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驴宝--------------------------价格:RMB1,660,000----日期:2016-11-13
驴宝一对成--------------------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6-01-09
驴宝成------------------------价格:RMB1,180,000----日期:2017-01-04
驴宝一对成--------------------价格:RMB3,380,000----日期:2017-12-01
驴宝成------------------------价格:RMB2,490,000----日期:2017-06-10
近几年驴宝市场成交的价格:
驴宝--------------------------价格:RMB2,750,000----日期:2017-11-18
驴宝--------------------------价格:RMB3,120,000----日期:2016-08-24
驴宝--------------------------价格:RMB3,630,000----日期:2017-07-13
驴宝--------------------------价格:RMB1,160,000----日期:2016-04-13
驴宝一对成--------------------价格:RMB1,580,000----日期:2016-02-15
据了解,“驴宝”又名驴砂,和驴宝、驴宝、驴黄一样,都是动物体内的结石,属结石类。“驴宝”初形成于毛驴胃中,因为良、食物残渣凝结形成,主要含有蛋白质、钙、磷、铁、食物残渣等无机元素,常见于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等地,平原地带很少见。
据钟立范讲,2006年8月初,家里饲养多年的驴突然“”了,十几天后驴终因饥饿死亡。他与家人在宰杀驴时,在驴的大肠与之间,发现了一葫芦形状、重约750克的硬东西。闻讯赶来的邻居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钟立范便随手把“石头”扔在柜里。直到近,一些外地人慕名而来要看“奇石”,甚至欲出高价购买。这让他感到此“石”绝非平常之物。钟立范告诉记者:“我听人说这块‘奇石’极有可能是‘驴砂’,和‘驴宝’一样具有很高的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6月15日,胶州市市中小区开驴肉馆的刘世强,在杀驴时意外地从肚中取出一块长14厘米,直径约7厘米,重555克的“驴宝”。据了解,“驴宝”也称驴砂,属结石类,有清热、泻火之功效,具有较高的用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么大的驴宝在岛城出现较为罕见。
16日上午,大众网记者来到到胶州市市中小区附近刘世强的驴肉馆,见到了传说中的“驴宝”。记者发现,这块“驴宝”通体呈红褐色,形状看起来像“元宝”,摸起来感到硬硬的像块石头,闻着有股腥臭味儿。经过刘先生现场称重测量结石长约14厘米、直径约7厘米,重555克。
驴女士病情的突然好转,让驴家人不禁欣喜若狂。全家人对此深信不疑,认为这东西一定就是非常值钱的驴宝。他们回忆起《长春晚报》在6年前的一篇报道,说的就是农安县丛老太家杀驴,腹中滚出一个巨型肉球的事。当时本报报道后,引起央视《走进科学》栏目组的高度重视,不久,央视十套科学教育频道派出三名记者,在本报记者的陪同下,在农安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采访调查,并制作了题为《天价驴砂》的专题片在《走进科学》栏目中播放,并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19日上午,驴家人专程从前郭县来到农安,很快找到了本报记者,他们向记者出示了驴腹“结石”的照片,并邀请记者去他家采访,希望通过媒体找到权威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