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2018年龙涎香上门收购价格如何

时间:2017-12-22 11:12

  袁大头银元就是指在袁世凯当政时期制造并流通于市场的货币。而袁大头三年银元则是在民国三年流通的货币,分民国三年版以及民国八年版等。银元银元,可见其主要材质是银。袁大头三年银元,其正面图案是袁世凯的侧面头像,上面则印有“中华民国三年”字样。其中袁大头三年银元也分很多类别,铸造量相对较多的三年银元我们通常称之为普通银元,也存在一些诸如粗发版、签字版、加铸“甘肃”两字版以及开口贝版等铸造量少的银元。

  早上出门的时候你肯定不想遇到屎黄屎黄的排泄物,不过所谓狗屎运还是有点道理的:英国男子RojaDove在海边散步捡到一坨鲸鱼排泄物,发家致富。当天,他在威尔士西北部的安格尔西岛(Anglesey)遛狗,幸运地捡到了一大块龙涎香。

  上海艺术品交易中心近几年对龙涎香市场价格分析估价:

  龙涎香成----------------------价格:RMB3,260,000----日期:2017-06-04

  龙涎香成----------------------价格:RMB4,220,000----日期:2016-11-08

  龙涎香成----------------------价格:RMB5,270,000----日期:2016-08-27

  袁大头银样币中华民国三年------价格:RMB3,480,000----日期:2016-04-03

  龙涎香------------------------价格:RMB4,740,000----日期:2017-06-04

  近几年龙涎香市场成交的价格:

  龙涎香------------------------价格:RMB4,910,000----日期:2016-02-26

  罐装袁大头银28枚------------价格:RMB1,950,000----日期:2017-09-04

  袁大头金币--------------------价格:RMB5,840,000----日期:2017-10-09

  龙涎香------------------------价格:RMB3,820,000----日期:2017-08-04

  1920年作“泰国龙涎香”----价格:RMB4,970,000----日期:2017-02-21

  世界上早发现龙涎香的国家,是古代中国。汉代,渔民在海里捞到一些灰白色清香四溢的蜡状漂流物,这就是经过多年自然变性的成品龙涎香。从几千克到几十千克不等,有一股强烈的腥臭味,但干燥后却能发出持久的香气,点燃时更是香味四溢,比麝香还香。当地的一些官员,收购后当着宝物贡献给皇上,在宫庭里用作香料,或作为物。当时,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宝物,请教宫中的“化学家”炼丹术士,他们认为这是海里的“龙”在睡觉时流出的口水,滴到海水中凝固起来,经过天长日久,成了“龙涎香”。也有人说,在殷商和周代,人们已将龙涎、麝香与植物香料混合后做成香囊,挂在床头或身上。

  英国男子威尔曼2年前也曾拾到重达三公斤的龙涎香,估值折合人民币高达98.6万元,但其后经专家鉴别,发现他的龙涎香只是石头。

  龙涎香其实是抹香鲸的分泌物,由于它未能消化鱿鱼、章鱼的喙骨,会在肠道内与分泌物结成固体后排泄、吐出,或者一直留在肠道内。虽然刚吐出的龙涎香黑而软,气味难闻,不过经阳光、空气和海水长年洗涤后会变硬、褪色并散发香气,可用于制造香水。由于非常稀有,因此价值很高。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2012年,英国一名8岁男孩在海边捡到一块米黄色石头,经鉴定为“龙涎香”,重600克,价值高达人民币40万元。

  现代分析化学指出,龙涎香是由衍生的聚萜烯类物质构成的,这是一种类似于橡胶的物质。其中的多种成分具有沁人心脾的芳香(不少的花的香味以及树脂的清香正是由于其含有萜烯化合物而形成的)。龙涎香呈蜡状,生成于抹香鲸的肠道中。众所周知,抹香鲸的基本食物是枪鲗鱼类。在消化的过程中枪鲗鱼的尖嘴会扎伤它们的肠道,而肠道中分泌的龙涎香物质正是医治其伤口的良。龙涎香从鲸的肠道中慢慢穿过排入海里或者是在鲸死后其腐烂而掉落水中。

  更为神奇的是,龙涎香的留香时间是麝香的20到30倍,制作而成的固体香料甚至可保持香气达数百年。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写道:“人云龙涎有异香,或云龙涎气腥能发众香,皆非也。龙涎于香本无损益,但能聚烟耳。和香而用真龙涎,焚之一铢,翠烟浮空,结而不散,座客可用一翦分烟缕。”据此,周去非为我们揭开了龙涎香的一个秘密,就是龙涎本身并不散发香味,但却是聚敛香气不散的好材质,甚至能用剪刀将烟气剪开成缕。在香道中,聚而不散是香料的特征之一。因此,古代鉴别龙涎真假的方法之一就是燃香时将水盆放在旁边,如果烟气被吸收进水中,便是真龙涎香。《稗史汇编》中也有关于龙涎留香持久的记载。泉州、上海等地制作合香时,也常将龙涎调入香料中,用来聚敛龙脑、麝香等香料的香气,十多年后,香气仍然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