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作为一种雕塑艺术,素有高古佛像和明清佛像之分。依据各个朝代信仰的佛教门派之分,明清以前的佛像,称汉传佛像,留存下来的以石佛居多;明清佛像则称藏传佛像,存世的以鎏金铜佛卖价。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但初期只被视作神仙道术的一种,流行不广。西晋以后,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痛苦,为佛教信仰的传播提供了的宽广的民间土壤;另一方面,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国北方,它们的文化传统与来源于西域的佛教更易于相互认同。因此,佛教在十六国时期得以迅速生长,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
近年来,明清金铜佛像在香港和内地拍卖市场屡创天价。2006年香港珩隆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拍,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坐像以1.166亿港元的天价拍出,去年香港珩隆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秋拍,明永乐鎏金铜佛突破2亿港元。 一尊15世纪铜鎏金怖畏金刚佛像甫一亮相便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经过几番激烈的角逐,最终以89.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53.1万)的高价拍出,远远超出其拍前估价3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6.8万),拔得本场头筹。据悉,该佛像是八大印度佛像之一,也是现有怖畏金刚佛像的扛鼎之作,铸造工艺优良,艺术价值不凡。这八大印度佛像中,有五尊或为私藏或为公共馆藏,而另外三尊目前仍下落不明。
艺术品部聘请多名国内著名专家组成交易品审鉴机构,为海内外收藏家和团体提供一个高标准、高质量、高层次的文化交流空间,同时成立远方收藏俱乐部,创办网上交易业务,以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实现点对点的服务,保证拍品品质,确保收藏者的利益。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公司对艺术品交易存在泡沫,误导,炒作等黑暗现象。本着真正交易,现金收购,为藏家解决藏品出手难问题。我们只收三大类藏品_收购古玩瓷器,收购古董青铜器,收购古钱币,凡是藏品在这三大类里面的都在我们的收购范围内。
我们买家不挑藏品,不跳年代,不挑品相,更不是喜欢就买不喜欢就不买的那种。买家承诺凡是真品到代的藏品一律百分百收购(合同上写明)价格按市场价的百分之三十到七十的价格收购!
近年来,明清金铜佛像在香港和内地拍卖市场屡创天价。2005年北京翰海秋拍,一件明铜药师佛坐像以1100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内地拍卖市场佛像成交最高价;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一尊明永乐鎏金释迦牟尼坐像又以1.166亿港元的天价拍出,2010年,一件清康熙大成就者嘎巴拉铜像在北京翰海秋拍以1792万元成交。去年苏富比香港秋拍,明永乐鎏金铜佛终于突破2亿港元。
在国内佛像拍卖市场,金铜佛像,特别以藏传佛像为主,占到七成以上的交易量,其中明代永乐和宣德年间的宫廷造像“永宣佛像”尤被目前国内藏家和投资人看好。
=======================================================================================
近期成交价:
释迦摩尼佛 铜鎏金 起拍价:300万 成交价:1626万 市场估价:400-600万
观音菩萨 鎏 金 起拍价:300万 成交价:1410万 市场估价:300-500万
无量寿佛 铜鎏金 起拍价:160万 成交价:730万 市场估价:200-4200万
地藏菩萨 鎏 金 起拍价:120万 成交价:660万 市场估价:300-500万
斗战胜佛 鎏 金 起拍价:100万 成交价:383万 市场估价:100-200万
文殊菩萨 铜鎏金 起拍价:65万 成交价:169万 市场估价:80-150万
=====================================================================================
你有藏品,我有渠道,帮你出手,互惠共赢
佛像作伪手段五花八门一般而言,明清金铜佛像作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移花接木”法作假 方法有:1。数件拼合。就是将失落的残件重新拼装起来。比如,明代的狮子配上清代的佛像。2。真品加伪款。如将清代晚期的佛像刻上“大清乾隆年制”,以此 来提高身价。3。新旧拼凑的作伪法。比如缺个座子、缺个背光等,就配上新座子、新背光,来充当完整的旧品,这主要是卖家希望残缺的物品能以完整的面貌卖个 好价钱。
佛像作伪手段五花八门一般而言,明清金铜佛像作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以款识作伪 可分为真品伪款、伪品真款和伪品伪款三种。比如,在明代早期佛像上加刻“大明永乐年施”或“大明宣德年施”款,其实,这反而破坏了真品的品相。“伪品真 款”就是前面所说的用“东拼西凑”法造成的,在真品有款的座子或背光上,加上新佛像,佛像是伪的,可款是真的。当然,还可以从字体、字形上来分析。伪品伪 款自然是一无可取。总之,要综合判断,才能运筹帷幄,买到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