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用在 金融行业中的方案
对容量和功能上的需求
1
能配合原有发电机使用,提高供电系统的容错能力
2
UPS的输入功率因数高、输入电流谐波小,以免影响上游的其它设备
3
负载最初容量不超过40kVA,但随着业务的扩大会逐渐扩展到120~140kVA,总容量不超过140kVA。要求UPS的容量要随着负载的逐渐增多而陆续扩大,扩容时不允许负载断电,并且始终保持“N+1”的冗余配置
4
机房空间有限,希望系统的配置能以最省空间的方式摆置,并且要兼顾承重问题,避免破坏楼层结构
5
电池配置最佳化,提高电池利用率,以减少购置成本、安装空间及承重方面的投资
6
UPS能提供近端或远端的快速关机功能,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能快速关断,避免发生更严重的损失
7
UPS要维修方便,在不带电维修时,仍可继续向负载供电,并保障供电可靠
8
需提供监控软件,通过以太网络,作远端的网络监控,并能同时监控多台UPS,以便总行作集中监控
2F
对绿色节能环保上的要求
1
在工频机的基础上要求具有最高的输入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
2
在工频机的基础上要求更低的输入电流谐波,THDI≤5%,有效地减少对电网的干扰
3
具有更高的系统效率,减少设备的耗电量,并有效减少设备发热量,降低对空调系统的配置要求
4
设备体积更小,有效减少设备占用空间,提高机房面积的利用率,并减少设备制造过程中原材料及有害物质的使用
银行UPS供电系统解决方案
依据用户的上述需求,提出如下UPS供电解决方案。
1
通过自动切换开关来实现原有发电机与市电间的双向切换。采取的UPS输入电压范围为-25%~20%(-32%~-25%时还可带50%的负载),输入频率范围为45~65Hz,能很好地配合发电机使用
2
采用的UPS基于DSP技术,要求输入功率因数≥0.99、输入电流总谐波≤3%、整机效率≥94%,具有很好的整机性能。并能有效降低设备能耗及对电网的干扰,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UPS
3
UPS具有模块化设计,单个模块容量为15kVA或者20kVA,每个机箱可放4个模块,两个机箱可并联工作。根据负载要求可以先配置3个20kVA的模块,实现“2+1”冗余,以后陆续扩展为“3+1”,“4+1”,“5+1”,“6+1”,“7+1”。可实现在线扩容。另外最多可以实现4台主机直接并联,使系统最大的容量可以达到320kVA
4
UPS采用高功率密度设计,具备4个20kVA模块,体积小,重量轻,外形美观
5
由于上级已配发电机,电池配置不需要过多。UPS的8个模块可以共用一组或者两组蓄电池,若一台模块故障,电池可转给其余模块使用,以提高电池的使用率,享有充足的放电时间
6
UPS配置有近端EPO紧急关机按键和远端紧急关机接口,此功能一经启动,UPS立即关闭,可避免灾害的扩大
7
UPS可在线更换模块,维修,快速可靠
8
UPS具有标配的以太网卡接口,并有监控卡供选购,可方便地提供网络远端监控,实现总行的集中管理
结束语
END
该解决方案可使客户的投资循序渐进地进行,始终保持UPS高可靠、高效率地运行,节省了安装空间、电池配置、承重加固以及运营电费等方面的投资。整个系统安全可靠、维修方便、便于管理,体现了很高的性价比
數字城市技術把基礎地理數據、正射影像、街景景象數據、全景影像數據、三維模型數據結合在一起,在政務網上,通過註冊可以進行服務共用,在公共平 臺、互聯網、公網上,通過二次開發可以提供各種交通、導航、旅遊、文物、購物等服務系統。物聯網能夠實現人與人、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的互聯互通,實現智 慧城市的各種應用。智慧城市蘊含大數據城市是生存繁衍最好的地方,城市是社會交往的地方,是文化享受的地方,按照城市的職能,我們讓它智能化,比如智慧安 防、智慧環保、智慧能源、智慧城管、智慧養老、智慧國土規劃、智慧社區、智慧家居都是讓人有更好的環境來生存繁衍。在經濟發展方面,可以推動智慧製造、工 業互聯網、物聯網。在文化享受方面,可以考慮智慧戶外流媒體、智慧教育、智慧旅遊等等。在社會交往方面,有智慧交通、購物、社會綜合管理。
在智慧城市的建設和應用中,將產生從TB到PB級越來越多的數據,從而進入大數據時代。2011年,Science專刊指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 來,美國工程院院士也指出大數據可以讓我們實現海量數據在預測、建模、可視化和發現新規律等方面應用的時代就要到來,奧巴馬總統宣佈美國政府正式啟動大數 據研究發展計畫,奧巴馬認為大數據就是未來世界的“石油”,這個計畫要超過以前提出的“資訊高速公路計畫”,智慧城市建設的潮流已經到來。
空間數據方面,空間的感測器資源,美國有185顆衛星,中國有91顆衛星,到2020年中國將有200多顆衛星,衛星每天往回傳輸的數據可以達 到PB級,空間數據資源、處理資源、空間資訊資源、地學知識庫資源,這些資源都可以傳到網上,通過可視化的服務,利用雲計算環境,包括計算資源、網路資源 和存儲資源,來保證服務品質。
海量數據挖掘為了充分研究這些海量空間大數據,有公司研發軟體,目前已經超過100TB。利用“4+1”傾斜相機城市三維模型,貴陽做了很多三 維建模工作。通過大數據,我們可以監測上海的地表下沉問題,把雷達數據放在一起,進行數據分析和挖掘,自動地、隨時地檢測地表下沉,不同地區的下沉速度不 同,上海大概每年下沉20毫米,遠郊區和市中心都在下沉。我們的檢測結果同上海市國土局對比,精度可以達到3.9毫米和2.5毫米。我們已經對上海、蘇 州、天津、廣州等很多大城市進行了自動檢測。我們還監測了三峽,將來還要監測高鐵。
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的視頻監控網,2005年平安城市計畫啟動,現在我們已經在全國600個城市安裝了超過2000萬個攝像頭,投資超過 3000多億,攝像頭的工作可以幫助我們保證城市的平安、交通的通暢,但是出現了大數據的問題,就是存不起,數據量太大導致無法存儲。我們為天津做了一個 規劃,“十二五”末,天津將安裝60萬個攝像頭,按照公安部的要求,數據要保留3個月,有4600多個PB,1PB等於1000TB,比我們的空間數據還 要大,如果這樣存下去,一年要花580多億,相當於去年西藏的GDP。同時,數據也查不准,發現問題以後,用人工去查,查不准,不可能用幾十萬個人去查數 據,超過了人工處理的極限。此外,也防不住,案件破案效率、破案速度、破案品質不高,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
智慧交通方面,中國有13億人,數據量到了PB級,24小時都有流量,我們要把這些數據保存起來。安防方面,我們要“365天×24小時”管好 城市的安防,數據量也很大。智慧養老方面,現在中國超過65歲的老人已經達到2億到2.5億,一個人從65歲活到90歲、100歲,如果把變化狀態記錄下 來,可以使老人得到及時的救護和幫助。
目前,大數據依靠雲計算和數據挖掘。科學的發展經過了四個時代,最早靠經驗,後來靠理論,現在我們進入了數字發現知識的時代,雲計算就應運而 生,把計算能力、存儲能力、交互能力放在雲端,這種服務叫雲計算服務,出現了基於雲計算的資訊服務,今天走到了虛擬服務雲計算的時代,雲計算中心內部的生 態鏈,在一個網路上,除了自身的計算資源之外,我們有一些商人做雲伺服器、集成服務等,這些人構成了一個鏈條,這個鏈條無所不在,為大家服務。
複雜的遙感處理與分析方法放在遠程的雲計算平臺上,利用雲計算平臺彈性的計算能力,用戶無需買數據、不需搭建環境,也不需要買軟體,只需要選擇數據和演算法後即可獲得計算結果,我們的服務不再是提供一個地鐵、提供一個檔拷貝和數據共用,而是基於雲計算的註冊服務。
遙感雲可以檢查任務進來的速度,可以看電腦結果,把數據輸入進去,可以直接在流覽器上察看到結果,用戶使用非常方便。大家體會一下遙感雲服務 實例,雲系統可以搜索下雨之前的衛星影像,還可以搜索下雨之後的衛星影像,有了這些影像以後自動生成了服務鏈條,可以得到遙感服務的結果。雲計算與數據挖 掘位置雲可以將手機的導航衛星信號與其他定位相關的感測器資訊傳輸到雲計算中心,通過即時解算,實現室內外高精度的手機連續位置定位和即時導航。
地理國情檢測需要,災情報告員需要,土地調查員和城管員都需要,這樣的系統可以把外面的衛星定位方法、室內的感測器定位方法、無線信號定位方法 揉在一起,叫做混合定位。北斗正在做服務雲,中國北斗從2012年已經開始全面運營,有120字短報文特性,我們做了增強系統,按照220公里的距離,可 以保證導航精度一秒鐘十個精度,在60公里以內,可以實現區域三頻釐米級精密定位。如果用GPS,信號完好率達44%,初始化時間只有40多秒。
我們推薦的是GPS雙頻加北斗三頻,可以保證平面精度1釐米、高程精度3.6釐米,提高了30%,完好率達100%,初始化時間只有6秒。
現在運營商做這個軟體,精密定位可能收1毛或者2毛,高精度導航性能分析,可用於智慧交通中的車輛控制和智能駕駛,物質的運送只能在慢車道,原來控制不住,有了米級精度便可以控制,如果犯規了,指揮中心可以即時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