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汤浅蓄电池12v24ah型号价格表

时间:2017-04-12 20:12

  青春是学习的季节,青春是奋斗的岁月,不要停止我们前进的步伐,因为青春的路正长。有空的时候静下心来好好看看书,回头想想自己走过的路,为自己的人生做好一个规划,把自己的理想铭刻在心中,做一个甘于寂寞,敢于创新干劲十足的年青人。我们要抓住金色青春,让人生中留下永恒的光辉!

  五个注意点延长基站蓄电池使用寿命

  我们知道影响基站电池使用寿命的原因后,在目前市电供应不能改善的前提下,仍可采取相关措施来弥补或改善,从而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用综合措施,数者结合,改善基站机房环境,提高基站供电可靠性,确保移动通信畅通,具体如下。

  第一,针对基站市电停电频繁造成蓄电池在未充足电的情况下又放电,建议采用以下措施弥补,增加蓄电池充入的电量。

  (1)对目前基站组合开关电源中对蓄电池充电限流值参数进行调整,目前开关电源中对蓄电池充电限流值一般设定为0.1C10A,建议调整为0.15~0.2C10A(应根据季节做响应调整),但最大充电电流不能超过0.25C10A,以缩短蓄电池充电时间,增加蓄电池充电前期充入的电量。

  (2)根据该基站停电次数及时间,如果停电次数多且停电时间长,建议对开关电源中均衡充电时间判别参数(充电时间和充电电流值判别)进行调整,延长均衡充电时间,可比原设定延长20~30%;另外建议调整开关电源均衡充电时间周期设置,把原设置一般3个月时间周期调整为1个月或更短,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

  第二,对基站组合开关电源内电池欠压保护设置电压值进行重新设定,提高蓄电池欠压保护的设置电压,尽量避免蓄电池出现过放电和深度过放电(小电流过放电),具体设置要求如下,开关电源一次下电设置电压要求不低于46V,二次下电设置电压必须要求大于44V(建议设置在44.4V)。对负载电流小于1/3I10A的基站,其放电时间尽可能不大于24h,即行切断(不管蓄电池欠压保护设置电压是否到了设定值)。具体可在开关电源内设置。

  第三,改善基站机房室内环境,加装基站智能通风系统,解决基站由于市电停电或空调故障,机房内温升过高对蓄电池及通信设备影响;基站加装智能通风系统,不但能节省大量能源,降低基站运行费用,更能提高基站通信设备系统可靠性,降低通信设备故障率,减少蓄电池热失控发生概率和降低电池失水速率,从而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第四,监控中心或OMC一旦接到基站停电告警后,应密切注意该基站运行情况,一旦出现无线信号中断超过6h,应及时通知基站维护人员携带发电机组赶赴现场进行发电,确保蓄电池因放电终止后能进行及时充电,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

  第五,在工程前期站址勘察、设计阶段,一方面应选择供电质量好的供电线路;另一方面应了解该基站市电供应情况(停电时间、次数等),有重点的合理配置基站蓄电池容量,而不应采取一刀切方式配置蓄电池组容量。

  在选择基站开关电源设备时,应选择交流输入范围宽、数字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有完善的蓄电池管理功能的开关电源,以缩短蓄电池充电时间和定期对蓄电池进行相关检测。

  对于停电频繁,停电时间较长,且移动油机又无法到达的重要基站,可配置固定自动化柴油发电机组,解决基站供电问题。

  模块化: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石

  为了满足下一代数据中心对自动化、智能化以及高效节能等方面的需求,数据中心需要从基础设施的部署及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着手。

  在IT云化的过程中,数据中心是基础。云计算要求计算、存储及网络资源松耦合,模块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都较高,同时具备绿色节能等特点,而这一切首先依赖于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一旦离开了数据中心这一基础设施,云计算真的就成了浮在空中的云了。

  在为云而生的新一代数据中心中,基础设施不再只是简单地提供风、水、电以及网络,追求的也不再是单纯的节能环保或者高可靠和可用,除此之外还要满足云计算对自动化、智能化的需求,这就对数据中心的部署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这些需求,模块化数据中心就成为必然之选,相应的,数据中心的管理也从传统的动环监控转向IT与基础设施统一管理的DCIM。

  从模块化UPS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

  传统的数据中心建设通常要很长时间,长则一两年短则大半年,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人们越来越难以容忍如此长的建设周期,模块化数据中心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模块化数据中心是按照“高可靠、高效节能和整体快速部署”的建设理念来构建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基础架构的解决方案,是专门针对云时代数据中心的需求而提出的。在云时代数据中心趋于大型化和超大型化,资本投入庞大和运营成本惊人,同时,其承载的应用越来越多,对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模块化数据中心通过工程产品化、设计标准化和模块化叠加等方式,十分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从技术演进上来说,模块化数据中心源于模块化UPS,而模块化UPS的出现源于传统UPS的不足。长期的应用实践已经证明传统UPS的一些弱点。比如,为保证可靠性,传统UPS一般采用“1+1”或者“N+1”的并机,前期投资高;其次,传统UPS可扩展性差,往往从一开始就要基本部署到位,投资浪费严重;第三,由于传统UPS部署是一步到位,而前期工作负载不足,导致实际能效大大低于设计能效。

  相比较而言,模块化UPS冗余度好,能支持边成长边投资,投资省,同时能效高,因此从一上市就受到用户欢迎。而模块化数据中心在模块化UPS的基础上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其在UPS的整流、滤波、充电等器件集成化和模块化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与制冷系统、电力分配系统以及机柜系统的集成等。这使得模块化数据中心能实现更高级别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高能效以及统一管理。比如,模块化数据中心可以支持数据中心级别的“边成长边投资”,也就是可以随着IT需求的增加逐渐新增电源模块、空调系统、电力分配系统,因此可以将投资推迟到真正需要的时候,以避免浪费。当然,边成长边投资不只是可节省投资,它还有助于提高数据中心的能效。因为传统数据中心通常会一步到位,而数据中心的负载一般有一个增长过程,初期很低,对传统数据中心而言低负载往往意味着低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