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市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南内河和东湖公园,黑臭严重。督查还发现,乐平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收集池大量渗滤液通过泄洪沟直排,二期收集池利用雨水管偷排渗滤液,污染严重;浮梁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大量渗滤液汇集在场旁无防渗措施的土坑内,现场监测,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高达1781毫克/升、410毫克/升、2017年1~5月,景德镇市南河河口断面水质由Ⅱ类恶化为Ⅴ类,乐安河戴村断面水质由Ⅱ类恶化为Ⅲ类,野鸡山村断面水质由Ⅲ类恶化为劣Ⅴ类,问题严峻。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特点
·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可埋入地表以下,地表可作为绿化或广场用地,因此该设备不占地表面积,不需盖房,更不需采暖保温。
·WS-AO污水处理设备由二组设备为钢结构组成,采用国内的防腐涂料进行防腐。具有耐酸碱盐汽油煤油耐老化耐冲磨,能带锈防锈。设备一般涂刷该涂料之后,防腐寿命可达12年以上。
·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中的AO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它的处理效果优于完全混合式或二、三级串联完全混合生物接触氧化池。并且它比活性污泥池体积小,对水质适用性强,耐冲击性能好,出水水质稳定,不会产生污泥膨胀,同时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采用了新型弹性立体材料,它具有实际比表面积大、微生物挂膜,脱膜方便,在同样有机负荷条件下,比其他填料对有机物的去除率高。能提高空气中的养在水中的溶解度。
·由于在AO生物处理工艺中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池,其填料的体积负荷比较低,微生物处于自身氧化阶段,因此产泥量较少。此外,生物接触氧化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率远远低于活性污泥池所产生污泥的含水率。因此,污水经WSZ系列污水处理设备后所产生的污泥量较少,一般仅需90天左右排一次泥。
·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除采用了常规的鼓风机消音措施外(如隔振垫、消音器等),还在鼓风机房内壁设置了新型的吸音材料,使设备运行时的噪音低于50分贝,减轻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配有土壤脱臭措施,其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上部空间设置了改良土壤及布气管。当恶臭成份通过土壤层溶解于土壤所含的水份中,进而由于土壤的表面吸附作用及化学反应转入土壤,终被其中的微生物分解而达到脱臭的目的。
·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配套全自动的电器控制系统及设备损坏报警系统,设备可靠性好,因此平时一般无需专人管理,只需每月或每季度的维修与保养。
据了解,“十三五”时期,南方电网还将在深圳规划改造建设5座“变电站+充电站”。便利新能源汽车莲花山充电站位于深圳福田区凯丰路和梅林路交会处,有9个60千瓦快速直流充电桩、41个42千瓦快速交流充电桩,一天可满足720辆电动车的快充需求。深圳供电局市场营销部副主任何仁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站内充电桩采用了目前进的快充技术,可以为所有符合国标的各类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以比亚迪e6车型为例,通过42千瓦交流桩和60千瓦直流桩均只需100分钟左右便可充满。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设计参数
·初沉池: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沉池为平流式沉淀池。,表面符合为1.5m3/m2.hr
·调节池: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调节时间为6小时。
·A级生物池: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物池为推流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2.7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的比表面积为。
·O级生物池:WS-AO O级生物池为推动式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为3.0小时,填料为弹性立体填料,填料的比表面积为。
·二沉池: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沉池为竖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为,沉淀时间为2.1小时。
·消毒池: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消毒池为旋流反应池,污水在池内总停留时间为30分钟左右。
·污泥池:WSZ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污泥池与沉淀池泥斗容积之和能储存90天污泥,然后可用吸粪车从污泥的入孔伸入污泥池底部进行抽吸后外运即可。
为此,刘炳江介绍,下一步大气污染的工作重点将从工业综合治理、挥发有机物污染的、散煤清洁化的治理等方面加以推进。其中在工业设施改造方面,将推动冶金、建材、燃煤锅炉等行业实施污染治理的升级改造,近期将加强无组织污染控制;加强VOCs的综合治理,推广低VOCs含量和产品;推动散煤污染治理。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研究员韩应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VOCs治理涉及多个方面,其中机动车是重点之一,尤其是加油站尾气回收上京津冀各地差异很大,须加强做到统一。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产品用途
·宾馆、酒店、疗养院、、学校、住宅小区、别墅小区等生活污水的处理。
·水产加工厂、畜牧加工厂、鲜奶加工厂等生产废水的处理。
6月15日,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联合工作组第十二次会议以视频会方式召开。司司长苏伟、美国国务院代理助理国务卿加博尔、能源部助理部长帮办额比纳斯共同主持会议。我委、环保部、能源局、林业局等部门派员参会,美国国务院、能源部、环保局、联邦能源监管委员会、贸发署等部门代表参会。双方回顾了十年合作机制下水、大气、电力、保护区和湿地、能效、绿色港口与船舶六个优先领域及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取得的合作进展,探讨了中美在能源环境领域的未来合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