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商铺首页 >> 行业资讯 >> 详情

O2O社区便利店 移动互联网本地生活的新入

时间:2017-02-11 15:49

  各个行业都讲“互联网+”的时代,便利店最终或将会演变为一个综合型生活服务平台,以后在线下离不开O2O社区便利店,线上离不开电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小小的便利店可以无限扩充它的品类。未来,你所需要的,在30平方米的便利店里都有。

  眼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O2O社区便利店,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除了传统功能之外,这些便利店正在发挥更大作用,亲民与便捷正在使更多的人远离大卖场。盘活线上线下业务,构造O2O闭环,承担零售业“最后一公里”职责,“变脸”后的便利店已经成为电商们紧盯的目标,双方的牵手也延伸出更多的新模式。

  面临经济下行和电商冲击的压力,中国实体零售业态增速普遍放缓。2014年的中国零售业,增长最快的两个板块分别是网络零售和便利店,前者在2014年的增速是48.7%,规模达到了2.8万亿元;后者门店的同比增长达到了22%。而传统的百货和超市甚至首次出现“用工量”、“面积”双下滑的局面。而便利店逆势增长,成为“万绿从中一点红”。2014年,便利店年销售同比增长达到25.12%,门店同比增长达到22%,增幅在整个零售业中位居榜首。而这,已经是便利店行业连续第三年在销售额增长上超过百货超市等大型零售业态。

  根据红杉资本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每一天都将有3家新的便利店开业。行业高增长速度前所未有爆发。

  便利店由于面积小面临的成本压力会小些。同时,由于便利店网点密集、贴近社区的先天特性,再加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在慢慢转变,从即时性、便利性、体验性、服务性四个方面来讲,便利店跟其他零售实体店比起来确实优势巨大。

  便利店是一个服务业,而不是单纯的流通业。便利店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取顾客和客流,在为顾客提供基本便利性购物的同时,同时满足他们的周边生活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服务溢价。比如在台湾,不仅是饮料、香烟、零食等商品,例如午餐盒饭,生活缴费等也已经被便利店垄断了,现磨咖啡更是占据了便利店的最大份额,甚至连快递业务也被占据了相当份额。连日本的罗森甚至是日本的第三大票务代理销售机构,而日本7-11的7-bank,则占据了ATM机的第一大份额,从而在小额和便利性的金融服务方面占领了国内第一的坐席。

  也就是说,在台湾、日本、香港等与我们相似的城市生态中,社区O2O便利店依靠高频的顾客接触和刚性需求来获取用户,然后逐步引入各种本地生活服务,并依靠极低的推广成本和边际成本,在很多服务上挤出甚至取代了原有的业态存在,最终成为最具影响力的零售和服务业。

  便利店的估值其实不是基于店铺和销售额的估值,而是基于用户价值的估值,与电信业,互联网业,零售金融业等以来用户的行业类似。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O2O平台的广泛应用,则让这一价值能够更快的体现出来。

  现代的便利店竞争,既是传统商品开发和现场运营的较量,也是移动化营销和会员服务能力的较量。

  国外便利店行业每2500名受众至4000名受众就拥有一家便利店,依这个比例来看,中国便利店未来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2014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来看,作为世界上便利店产业最发达的日本和台湾地区,便利店业态在高速成长之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其中店铺的服务功能的扩充和强化,对于提升客单价,增加来客数和来店频率,起到了难以取代的作用。

  整体来说,社区O2O便利店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这个行业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销售商品的通路,更重要的能够获取用户并长期持续的为顾客提供与时俱进的高性价比服务,并形成网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