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拉原理
预应力选用两头对称一同张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法,两头千斤顶升降压、画线、测伸长、插垫等作业一同进行。
千斤顶就位后,先将主油缸少量充油,使之蹬紧,让预应力钢绞线绷直,在钢绞线拉至规则的初应力σ0时,停机量测原始空地并画线作符号。
钢绞线的张拉次序归纳以下几方面要素核算断定:其一避免张拉时构件截面呈过大的偏疼受力状况,不使砼边际发生拉应力;其二核算并比较分批张拉的预应力丢失值;其三是尽量减小梁体发生过大的上拱度,避免梁体开裂或变形严峻。经归纳比较,选用了两阶段传力锚固法张拉,即T梁砼强度达90%后,首要张拉锚固于梁端的N1-N4钢绞线,对此4根钢绞线的孔道压浆,然后存梁;为减小T梁的徐变上拱度,锚于梁顶的N5-N7钢绞线待架梁前再进行张拉并压浆,随即架梁。选用两次张拉工艺的另一长处是:先张拉一部分钢绞线,对梁体施加较低的预应力,使梁体能接受自重荷载,提早将梁移出出产梁位,可大大缩短出产台座运用周期,加速施工进度。
中梁钢绞线张拉先后次序:N2→N3→N1→N4→N5→N6。
边梁钢绞线张拉先后次序:N2→N3→N1→N4→N5→N6→N7。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施力程序:0→初应力σ0→操控应力σk(持荷2分钟锚固)。σk为张拉时的操控应力(包含预应力丢失在内)。
张拉施工的作业次序:穿束→装置锚具→装置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张拉、锚固→撤除千斤顶及张拉设备→压浆→存梁
注意事项
⑴锚具夹片必须室内存放,并采取防潮防锈措施,防止夹片锈蚀造成滑丝。
⑵夹片安装时检查锚环夹片孔内应洁净无杂物,同时夹片无锈蚀,严禁夹片被土、砂污染。
⑶开始张拉时(张拉至张拉力15%前),观察锚环应与锚垫板密贴,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⑷张拉完成及时对伸长量进行校核,超出±6%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调整后方可重新施工。
⑸出现以下一种情况即应对千斤顶及配套设备重新标定:
a.使用超过半年;
b.张拉超过200次;
c.预应力张拉配套设备出现反常现象;
d.千斤顶出现检修后。
⑹张拉作业期间,梁体两端设置不小于4mm钢板做防护围挡,同时严禁梁端(尤其对应钢束面)站人,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要求
一、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放张应符合下列规矩:
1、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应符合规划要求。放张 之前应将束缚构件位移的模板撤消。
2、预应力筋的放张次第应符合规划要求。规划无要求时,应分阶段、对 称、互相交织地放张。
3、放张应釆用楔块或千斤顶整体放张,并符合规划要求。
4、预应力筋的放张速度不宜过快。
5、放张后预应力筋的堵截次第,应由放张端初步,逐次切向另一端。
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张拉应符合下列规矩:
1、预施应力之前,应对构件的外观和规范以及锚垫板后的混凝土密实性 进行检查,并将孔道中的灰浆收拾洁净。
2、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应符合规划要求。会合预制的混凝土箱梁宜按预 张拉、初张拉和终张拉三个阶段进行,会合预制的T梁宜按初张拉和终张拉 二个阶段进行。
3、各阶段预施应力时的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龄期应符合规划要求。
4、预应力筋的张拉次第应符合规划要求。
5、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规划要求。
6、预施应力时,锚垫板、锚具和千斤顶应位于同一轴线上。釆用两端张拉时,预施应力过程中应坚持两端同步,并且两端的伸长量底子一同。
7、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抵达安稳后方可锚固。锚固完毕并经查验合 格后即可切初步头剩下的预应力筋,切初步头剩下预应力筋应符合第7.5.2条 规矩,切开后的暴露长度不宜小于其直径的1.5倍,且不宜小于30mm。
8、后张法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筋断丝或滑脱数量不得逾越预应力筋总数的5%。,并不得位于结构的同一侧,且每束内断丝不得逾越一根。
8月8日21时19分在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据阿坝州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消息,据初步统计,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目前已造成63人受伤、5人死亡(死者均为游客)。事发后,阿坝州立即启动地震应急Ⅰ级响应,救援正在进行!图为九寨沟景区附近受损的酒店大门(8月8日摄)。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