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推进清洁生产,鼓励采用减铅、无镉、无砷铅蓄电池生产技术,自动化电池组装、内化成等铅蓄电池生产技术和卷绕式、管式等新型结构密封动力电池、新型大容量密封铅蓄电池等生产技术。同时鼓励研发新型板栅材料、电解沉积板栅制造技术及铅膏配方,干、湿法熔炼回收铅膏、直接制备氧化铅技术及熔炼渣无害化综合利用技术。技术鼓励符合我国铅蓄电池行业发展所需的、低能耗、短流程、环境友好的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发展,推动我国铅蓄电池行业发展和治理水平的同步提高。
◆放电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关系,图1为FM、JFM系列 电池在不同的放电率条件下放出的容量,从图中可看出,放电倍率越大,电池所能放出的容量越小。电池容量亦受温度的影响,过低温度(低于15℃,5℉.)则会降低有效容量,过高温度(高于122℉.50℃)则会导致热失控并损害电池.(1)浮充(限制电压,控制电流)使用: 浮充电压2.25V~2.30V/单体,大电流不得大于0.25C10,电池浮充电流调到小于2mA /AH.(25℃)。请参见表(2)。日常维护:
1、建立电池的日常运行记录并详实记录相关数据,以备利用。
2、保持电池表面清洁;定期检查电池的连接状况(是否松动)。
3、定期检查电池组输入端子是否发热、层间线连接端子是否发热。电池槽盖密封、端子、安全阀部位及壳体是否有漏液现象。
4、定期检查充电机温度补偿功能是否正常,参数设定是否准确。
5、定期检查电池是否超期使用。
6、保持电池表面清洁、无杂物。
7、在电池存放期间,定期进行补充充电(电池合格证上均印有检验日期)。
本技术分别针对铅蓄电池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固体废物处置与综合利用进行了技术推荐。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本技术不仅明确了铅烟、铅尘的常规处理技术和设施,并根据环境管理要求新特点,提出了二噁英和硫酸雾等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和设施要求,为铅蓄电池企业技术选择提供了依据。水污染防治方面,含铅等重金属废水属于一类污染物废水,按照《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应在其产生车间或生产设施进行分质处理。生活污水一般与生产废水分开采用生物法的处理达标排放。为了控制外排总量,含有不同类的重金属成分或浓度差别大的废水应该分质处理。不得将含不同类的重金属成分或浓度差别大的废水混合稀释。
本技术鼓励铅蓄电池企业应达到 “一级清洁生产水平”,体现了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行业污染防治技术与产业的衔接性,以期通过推进该行业结构调整,加快淘汰不符合产业的小规模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企业。同时,结合环境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还提出应“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推进环境信息公开”,以适应当前污染防治的实际需求。电池充电难一直是司机们犹豫购买电动汽车的一大原因,因为电池直接影响汽车的续航里程,很多电动汽车在次充电后能够达到100至300KM的续航里程,但随着电池充放电次数增多,电池出现损耗,续航里程就能达到一开始的标准,通常都只能维持在50到100KM之间。电池的充电方式限性也很大,虽然有直流电快充,能够保障车主在3小时以内就能完成充电,但是由于目前快充桩安装数量少,车主需求大,很多电动汽车还是只能用交流电慢充桩来充电,这样就耗时又费力,车主还要算好充电时间以防出现过充或是充电不足而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冬天对于电池来说也是一道坎儿,很多电池在冬天会出现自动掉电的情况,有时还充不上电,同时空调制热效果差也影响车主的使用体验。这样一来,到冬天,很多车主都不愿意再开车出门了。补充电方法:
储存 6 个月以内的电池:
SSP/SP、SPG 系列电池:以 0.25CA 限流 2.40V/单格恒压充电 8~12h ,或以 0.10~0.15CA 限流、2.27V/单体的恒压充电 2~3 天。
针对生产过程,技术要求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过程应采取密闭或负压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从生产工艺、机械化替代工艺等角度提出了“鼓励采用内化成工艺”、“熔炼工序应采用密闭熔炼、低温连续熔炼、多室熔炼炉熔炼等技术,并在负压条件下生产,废气逸出;铸锭工序应采用机械化铸锭技术。”等技术要求。针对末端治理,本技术提出了铅烟、铅尘的常规处理工艺,并根据环境管理要求新特点,提出了二噁英和硫酸雾等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和要求。
建筑管理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定制的硬件、软件、工程、安装和服务以确保设施实现和有效管理,在设施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建筑效率化并降低运营成本。其了传统的信息孤岛,实时提供可执行的见解,从而帮助设施管理人员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优化能源管理。此外,作为SmartStruxure的一部分,施耐德电气的SE8000系列房间控制器将恒温器/温度传感器和可编程房间控制器集成入一个单一装置,优化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并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 锂离子电池比铅酸电池体积小,而且重量也轻。这使数据中心可以从其UPS电源中恢复占地面积,并将其用于数据中心设备。广东汤浅成立于1996年,是日本汤浅株式会社在中国大陆的生产“YUASA”(汤浅)NP、NPL、UXH、UXL系列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大型生产基地, 采用日本汤浅的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秉承日本汤浅九十年开发、研究、制造铅酸电池的许多技术经验。
蓄电池正常使用及护理常识 :
(1)蓄电池长期不用时,应充足电存放,并做到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不少于24小时的补充充电。
(2)蓄电池在充电时应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中进行。避免靠近火源,充电时好将电池组取下,以利散热。
(3)蓄电池在佳的工作环境温度为15℃-40℃。在此温度范围之外,将影响电池的正常工作。
(4)不能使蓄电池正负端短路,以免发生危险。
(5)只能使用厂家提供专用充电器进行充电。
(6)蓄电池是专用电池。请不要作为电动自行车以外的电源使用,以免造成蓄电池的损害。
(7)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清洗蓄电池外壳。发生意外火灾,不能使用二氧碳灭火,而应使用四氯碳之类的灭火器具。
(8)蓄电器组若发生故障,请将其送交厂家授权处或有关机构妥善处理。请不要随意丢弃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9)环境温度高于40℃或低于-10℃时,电池寿命会缩短。因此夏天高温时,电池应避免太阳直射。在冬季低温时,电池应在室内存放,并在室内进行充电。电池充满电后,应再延长充电2小时。
2.行业发展和标准加严引导管理要求新变化近年国家陆续了《清洁生产标准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业》、《清洁生产标准铅蓄电池工业》、《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指导,对于行业污染防治起到了一定效果。但是规范标准的贯彻落实仍然任重道远。随着铅蓄电池行业的发展和标准规范的加严(如《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4)》、《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本)》、《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电池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再生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等系列标准规范修订),行业管理要求有了新的变化。
记者:环境保护部这一《技术》的背景是什么?答:1.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行业污染防治管理是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2009~2011年期间,由铅蓄电池企业引起的部分“血铅”超标和群体性事件也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铅被列入5种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铅蓄电池行业也被列入5种重点防控行业之一。随着我国电动车保有量和铅蓄电池使用量的增长,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行业正发展和壮大,但行业秩序混乱、产业集中度不高、清洁生产发展严重滞后等现象仍然存在。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行业的污染防治管理依然是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的阀控密封式设计,有效确保电池不漏(渗)液、无、不腐蚀 充电时产生的气体基本被回收还原成电解液,使用时无需加水、补液和测量电解液比重 超长的使用寿命 独有配方,有效抵抗板;大电流放电特性,充电性能,深度放电恢复能力,确保电池的使用寿命 浮充设计寿命可达6年以上(25) 小的自放电电流 高纯度材料,每月小于4的自放电电流,减轻客户电池维护工作 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可在-15+40的温度条件下工作.电池内阻小于常规电池.可进行大电流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