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钱币鉴定公司龟甲鉴定机构地址

名称:北京钱币鉴定公司龟甲鉴定机构地址

供应商:收购古玩古董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枚

地址:GhardaiaDhayet Bendhahoua

手机:18964360810

联系人:私人老板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2236578

更新时间:2025-09-04

发布者IP:39.168.204.22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是否进口:否
品牌:私人收购
产品类别:古钱币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私人全国上门收购:玻璃陨石、鸡宝、猪宝、羊宝、各类陨石、铁陨石、古玩古董、双旗币、光绪元宝、袁大头、大清铜币、古钱币等产品,专业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询。
服务特点: 私人老板常年现金收购古玩古董,国内资深古玩收藏私人老板.我们只做私下收购私人交易,诚信至上成交量大 成交率高。拍卖请绕道,我长期大量收购收藏正规的古董古玩。各类古董古玩都可以接受,当天交易,当天付款,真实可靠。 只要你的是正品是正规的古玩古董我都接受,我只做私下交易。拍卖的请绕道

  北京钱币鉴定公司龟甲鉴定机构地址

  历代钱币的重量标准变迁

  汉五铢标准重3.25g,实际出土样本标准差±0.4g;唐代开元通宝法定每文4g,安史之乱后减重至2.8g。明代"洪武通宝"当十钱重34g,清代"咸丰重宝"当五十仅36g,贬值明显。某计量研究显示,北宋铜钱年均减重0.6%,反映通货膨胀。最精确的清代部颁样钱,重量误差≤0.03g,采用天平称量核准。

  随着钱币市场不断发展,尤其喜欢钱币收藏的都对古钱币情有独钟,中国古钱币是世界独有的品种,一般以方孔铜钱为主,我们小时候经常见的多的就是清代的黄亮的铜钱,小时候经常拿来玩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钱币是越来越少见,收藏价格也是暴涨,古钱币一般以品相和品种两大要素,雍正通宝是1722年—1735年发行的货币,算的上是清代在位时间很短的,雍正通宝发行规制上继承了顺治康熙等特点。

  雍正通宝具有直径大、厚度重、材质好等特点,深受钱币市场的喜爱,目前雍正通宝常见的品种我们主要划分为3个价格等级,分别为500元 上下,1000元至2000元以上,3000元以上。

  我们常见的品种基本都是背面满文泉或者源居多,价格一般都是500元以下,个别品相好价格差不多500元上下,这也是我们目前找到雍正通宝多的价格区间了,其次是1000-2000元左右的以背面宝苏宽边大样、满文晋等居多。

  3000元以上以背宝源大样28mm以上,各种套子钱、合背钱为多,雍正通宝里面为稀少就是背南,这个就是指湖南制造的雍正通宝,是已知雍正通宝里面稀少的省份,好品雍正宝南价格甚至可达万元左右。各位你们家里还有这样值钱的雍正通宝吗?

  北京钱币鉴定公司龟甲鉴定机构地址

  中国十大古钱币,每个朝代基本上都有着自己专属货币。由于历史原因,或者是存在量比较少,很多古钱币有着很大的收藏价值!盘点一下中国历上值钱的十大古钱币,看看哪个朝代的钱币值钱!

  1. 咸丰元宝背“宝泉当五百”

  咸丰年间铸钱无数,尤其是一些大额钱币!很多版本都是铸造但是并未发行,所以流通很少,备受收藏者喜爱!在2017年的时候一枚背“宝泉当五百”以469万起拍,以518.5万的价格成交!可谓是天价了!

  2. 清代祺祥重宝

  铸于清穆宗,刚开始登基的时候,祺祥重宝直径约3.5厘米,重12.5克左右,钱币背面穿孔左右为满文“宝泉”与“宝源”两的名字!钱币刚铸造不久就遇到了慈溪辛酉政变而废止!从诞生到废止仅仅60天的时间!由于发行量少,物以稀为贵,祺祥重宝被钱币收藏家视为珍宝!在2013年的时候曾经以485万的价格成交!

  3. 辽代年号钱

  辽代在古代是有一群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与其强盛的国力不相匹配的是从目前出土的辽代货币却少,带有年号的更是稀有!所以这也造成辽代年号钱珍贵!据了解,目前辽代年号钱以及非年号钱全套共计27枚!在2010年的时候曾经以425万的价格拍出一套完整版的辽代货币全套!

  4. 十七两三孔布

  这是一种战国时期的货币,是现在钱币界工人的名珍之一!通长60毫米,腰宽30毫米,重量在13克左右!如今出土的三孔布大概有30多种,排除现在珍藏在博物馆的数目以外,大多数都流失海外!由于铸造,的稀少!在2012年的时候,一枚“下阳”背“十七两”三孔布以368万的价格拍出!

  5. 一两三孔布

  同样是三孔布,这一枚“武阳”背“一两”的三孔布曾在2010年以352.8万的价格拍出!虽然三孔布稀有,但是如今市面上流传的一些大多数都是假的!真的大多数都在博物馆或者是海外!

  6. 咸丰重宝宝福背印“大清壹百”

  咸丰重宝是清代咸丰年间铸造的一种钱币,由于政治腐败以及经济原因,流通不久就遭遇严重贬值,停止!流通少,所以珍贵!尤其宝福制造的背面印有“大清壹百”的为珍贵!其估价在270多万一枚!

  7. 宝源背镇库钱

  镇库钱严格意义上不是一种流通货币!是一种为了赈灾驱邪,供奉神灵用的!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记载的镇库钱,属于花钱中的珍品!在2013年一枚宝源背镇库钱以253万的价格拍出,也从而刷新了镇库钱交易记录!

  8. 天眷通宝

  现存于世为数不多的金代早期钱币,在钱币界认为天眷通宝为收藏纲要的大珍!现存仅为三枚。在2013年曾以214.5万的价格拍出!

  9. 秦银质半两大钱

  半两钱其实是秦统一六国之后推出的货币,后来刘邦灭秦仍然延续秦朝的货币,所以汉朝仍旧是半两钱!此枚半两钱为汉代文景时期的大珍品,由于保存比较,美观可人,在2011年的时候曾以207万的价格拍出!

  10. 咸丰通宝背“大清壹百”

  此枚钱币是也是咸丰年间宝福制造的,也是罕见的珍品!留存少!在2009年曾以196万价格拍出!

  清代货币为珍贵,备受收藏着喜爱!其原因可能是保存的好,造诣比较成熟,钱币的欣赏性要比其他朝代更加美观!

  北京保利2025春季

  邮品钱币信札同步拍卖会

  预展时间:6月23日-25日

  展拍地点:北京新保利大厦 B1

  拍卖日程:

  6月25日(周三)

  19:00 百年风云——世界名人信札

  6月26日(周四)

  09:30 泉韵古今——纸钞 古钱 机制币

  6月27日(周五)

  09:30 方寸聚九州——邮品(一)

  6月28日(周六)

  09:30 方寸聚九州——邮品(二)

  6月29日(周日)

  09:30 方寸聚九州——邮品(三)

  至专场

  扫码浏览电子图录

  Lot 14023

  新莽“一刀平五千”一枚,金错刀

  尺寸:73.6×35.7mm,公博评级 美88

  估价:RMB 100,000-150,000

  “一刀平五千”:王莽改制的风云见

  公元7年,西汉末年,权臣王莽托古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货币。“一刀平五千”正是这一历史背景下的产物。“一刀”:指环首上镶嵌黄金的二字,其价值。“平五千”:意为一枚可兑换五千枚当时流通的五铢钱!这种高额虚值大钱,是王莽政府敛财、掠夺民间财富的工具。它虽因违背经济规律、民怨沸腾而短命,却因其的设计、的铸造(尤其错金工艺)和深厚的历史内涵,成为了中国货币史、艺术史和收藏史上永恒的经典。

  铸造精工:刀身形体厚重,轮廓深峻挺拔,文字(“平五千”)清晰有力,尽显新莽官炉铸造的顶级水准。错金艺:在铸造完成的青铜刀环上,錾刻出“一刀”二字的阴文凹槽,再将纯度高的黄金丝(或金箔)精心捶打嵌入槽内,打磨平整光滑。此工艺要求高,稍有不慎即前功尽弃。黄金的物理化学性质其稳定,使得“一刀”二字历经两千余年人间流转,依然金光熠熠,与青铜底的古朴庄重形成强烈而和谐的视觉冲击,美得惊心动魄。这正是“金错刀”吸引人之处。

  本次呈现的这枚“一刀平五千”金错刀,经国内钱币鉴定评级机构——公博评级(GBCA)严格鉴定,荣获“美 88”的高分!“美品”代表钱币整体状态佳,流通磨损其轻微,原始铸造光泽大部分得以保留或呈现均匀温润的包浆。“88”分:在美品范畴内属于顶尖水平!意味着:

  钱体完整无缺,无磕碰、裂痕等硬伤。

  图案、文字清晰度高,细节纤毫毕现。

  底板(钱币表面)其平整光洁,其微小的、可忽略的铸造瑕疵或轻微流通痕迹。

  错金部分“一刀”二字保存,金层饱满,无脱落、磨损,金光灿然。

  包浆(锈)醇厚自然,分布均匀,呈现出悦目的古铜或黑漆古等经典泽,无有害锈蚀。

  “在存世量稀少且多数品相不佳的“一刀平五千”中,能达到此等状态者凤毛麟角,其收藏价值与投资潜力不言而喻。“一刀平五千”金错刀,自宋代以来就被文人雅士、收藏家视为珍宝,享有崇高的:

  古泉名珍:位列中国古钱“五十名珍”前茅,是公认的顶级大珍品。

  历史价值:王莽改制失败的实物见,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艺术价值:的刀币造型与精的错金工艺,使其成为一件融合了书法、雕刻、冶金工艺的艺术瑰宝。

  稀缺性:铸造时间短,流通区域有限,加之高额虚值导致民间多被熔毁,传世及出土数量其有限,品相者更是寥若晨星。

  Lot 14112

  清 咸丰重宝宝泉当五十试铸样钱一枚

  直径:56.9mm,品相好,美品

  估价:RMB 50,000-80,000

  咸丰朝(1851-1861),清廷深陷太平天国运动与列强侵扰的双重泥潭,国库空虚,军费浩繁。为解燃眉之急,咸丰帝突破祖制,谕令铸造远高于其实际金属价值的“虚值大钱”。“当五十”即是其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面值。负责铸造全国标准制钱的机构——户部宝泉,其样钱的铸造,成为推行新钱制的步。

  试铸样钱,并非流通之币,它们是铸钱呈样御览、部颁标准、存档备查之用。

  呈样御览:供皇帝及户部官员审阅、核准钱币样式、文字及规格的标准样本。

  部颁标准:核准后,作为法定标准颁发至地方各铸,严令依式铸造的母本。

  存档备查:部分样钱需存档于户部或宫廷,作为重要财政档案。

  其铸造数量微,工艺要求严,代表了当时国家高的铸币技术水平与对的货币发行权威。这枚宝泉当五十试铸样钱,正是这一历史与制度的杰出产物,其直径达56.9 mm!这远超出普通咸丰宝泉当五十流通钱(普遍在45-50mm 左右),属于为罕见的初铸特大样规格。如此庞大的尺寸,并非为了实用流通,而是为了展现钱文设计、彰显皇家气派、确保铸造精度,是样钱身份的核心标识之一。

  铜质精纯:选用铜料,钱体厚重压手,质地细腻均匀。

  文字精神:“咸丰重宝”四字楷书,雄浑饱满,力道千钧;背面满文“宝泉”及汉文“当五十”,布严谨,笔画清晰挺拔,字口深峻如初脱模,毫无粘连。每个细节都经过宫廷匠人的反复推敲与精雕细琢。

  地章:钱肉(地章)平整光滑如镜,穿口(方孔)干净利落,边道圆润挺拔,流铜、毛刺或铸造瑕疵。这体现了官炉在铸造样钱时不计工本、精益求精的态度。

  历经近一百七十载岁月洗礼,此枚样钱保存状态堪称。整体无明显流通磨损痕迹,原始铸造细节得以保留。通体覆盖一层醇厚、温润、层次的天然包浆。包浆紧实,泽古朴(可根据实际描述,如:呈现典雅的栗壳红,或深邃的黑漆古),宝光内蕴。这种由时间自然形成的保护层,更增添了其历史的厚重感与艺术美感。试铸样钱本身铸造量少,且大多深藏宫禁或作为部颁标准下发(多被熔毁或严格保管),能完好流传至民间的,实属凤毛麟角。

  此枚“宝泉”当五十特大样钱,出自直属、高的铸币机构,其权威性与稀缺性,在清代钱币收藏体系中,无疑处于金字塔的顶端。这枚沉甸甸的样钱,不仅是一件艺术珍品,更是一枚凝固的历史切片:它见了咸丰朝在内忧外患下,试图通过货币挽救财政危机的挣扎与尝试。它代表了清代官炉铸币技术的水准,是传统翻砂铸造工艺的杰出代表。它承载着集权的货币意志,是研究清代晚期经济、政治、制度史的手实物史料。

  Lot 14091

  清 顺治通宝“满汉临”折二试铸样钱一枚(所见直径大 创直径纪录)

  尺寸:30.2×1.3mm;重量:5.7g

  估价:RMB 200,000-300,000

  顺治通宝,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年间(1644-1661年)所铸,其发展与演变真实记录了满清政府刚刚入主中原,为稳定国民经济所推行的币制。

  顺治钱可分为五种版式:一为仿古式,含光背、纪值、背符号等三类;二为背单汉字纪式;三为一厘式,钱背左铸“一厘”二汉字,右铸一汉字以纪;四为背满文式,背文皆由满文“宝泉”“宝源”组成;五为背满汉文式,穿左满文穿右汉字各一,均以纪,该式是顺治钱中晚出现的一种铸币类型。此五种史称“顺治五式”,反映了顺治朝所进行的五次币制,从而成功确立了清代为严格的铸币体制,为清王朝完成统一和富国强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制钱通考》所载,顺治钱满汉文式开铸于顺治十七年(1660),该年户部提准重开十五个地方钱,并按照顺治四式的规格开铸新钱,每文重1钱4分。据《清朝通志》记载,该式分别铸有山西大同镇满汉“同”字、江南江宁满汉“宁”字、山东省满汉“东”字、湖广武昌府满汉“昌”字、直隶宣化镇满汉“宣”字、山西太原府满汉“原”字、直隶蓟州镇满汉“蓟”字、江西南昌府满汉“江”字、河南省满汉“河”字、山东临清镇满汉“临”字、浙江省满汉“浙”字、陕西省满汉“陕”字、直隶密云镇满汉“密”字、云南省满汉“云”字和福建省满汉“福”字等。

  此品顺治通宝其背文由穿右汉文名和穿左满文名“临”组成,属顺治钱第五式“背满汉文式”,背文“临”即山东临清镇之名。查诸泉谱可知,顺治通宝·满汉文背“临”钱直径多在26.9—28.3mm之间。此枚直径达30.2mm,为至今所见大者,当属于泉界所谓的折二钱;又因其工艺精整,字口深峻细腻,无流通痕迹,当为试铸样钱,并未入世流通。

  据此,是品顺治钱可名为“顺治通宝·满汉文背‘临’折二试铸样钱”,是迄今所仅见的一枚,属大美孤品之珍泉。

  锐 角 布

  尖 足 布 → 大型尖足布 小型尖足布

  类圆足布、类方足布 → 类圆足布 类方足布

  方 足 布 → 中原方足布 燕氏方足布

  圆 足 布 → 蔺 离石

  三 孔 布

  【刀币】

  针首、尖首刀 → 针首刀 尖首刀 卤刀

  明 刀

  齐 明 刀

  截 首 刀

  直 刀 → 甘丹 甘丹刀 白人 白人刀 城白 城 王刀 蔺 言阳新刀

  齐 刀 → 齐大刀 齐之大刀 安阳之大刀 节墨大刀 节墨之大刀 齐返邦长大刀 莒大刀

  【圜钱】

  垣 共 桼垣一釿 蔺 半釿 半圜 一铢重一两十二 一铢重一两十四 西周 东周

  封坪 济阴 离石 卫釿 襄阴二 共屯赤金 共少半釿

  【方孔圆钱】

  两甾 文信 长安 賹化 賹四化 賹六化 一化 明化 明四

  秦汉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至东汉灭亡(公元220年)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古钱币形制统一和继续发展的阶段,圆形方孔钱取代了刀布,虽然中间经过了反复(王莽的币制),但“孔方兄”成为中国古钱的代名词,它为以后钱币的标准化和大量铸行奠定了基础。

  【秦】

  半两

  【西汉】

  半两 三株 白金三品 五铢

  【新莽】

  契刀、金错刀 → 契刀五百 一刀平五千

  六泉 → 小泉直一 幺泉一十 幼泉二十 中泉三十 壮泉四十 大泉五十

  十布 → 小布一百 幺布二百 幼布三百 序布四百 差布五百 中布六百 壮布七百

  第布八百 次布九百 大布黄千

  货泉、货布 → 货布 货泉

  布泉 金匮直万 珍匮五千

  【东汉】

  东汉五铢 龟兹五铢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公元220-581年),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生产破坏,是中国货币经济的倒退时期,钱币铸量变小,质量变差,物物交换所占比重增大,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有所改善,这一时期也是货币理论、钱币美学的萌芽时期,《钱神论》也作于此时。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趋于稳定及佛教的发展,影响了钱币艺术,这时所铸钱币往往特点鲜明,如永通万国、五行大布、布泉(又称北周三品)等,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三国】

  魏五铢 蜀五铢 直百五铢 太平百钱 世平百钱 直百 直一 定平一百 章武直百

  大泉五百 大泉当千 大泉二千 大泉五千

  【西晋】

  【东晋十六国】

  丰货 汉兴 太夏真兴 凉造新泉

  【南朝】

  四铢 孝建四铢 大明四铢 永光 景和 两铢 太清丰乐 太货六铢 续铢 五铢

  【北朝】

  太和五铢 永安五铢 常平五铢 北周五铢 布泉 五行大布 永通万国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是中国又一个统一、繁荣时期,隋五铢、初唐至盛唐的开元通宝,数量虽大但个个精美,部分开元钱的字口如刀削斧劈,令人叹为观止。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力渐衰,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中国又陷入分裂、战乱,朝代更替频繁,这一时期钱币特点是铸量少、工艺粗、品种多、珍品多,其中也不乏精美的(如后周和南唐的钱币),其中南唐钱币早出现了“对钱”(即两枚钱币仅书体不同,钱文、大小、铜质均相同),成为北宋时期对钱大量出现的先声。

  【隋】

  隋五铢

  【唐】

  开元通宝 乾封泉宝 乾元重宝 大历元宝 建中通宝 咸通玄宝

  得壹元宝 顺天元宝 会昌开元 高昌吉利 突骑施钱

  【五代十国】

  开平通宝 开平元宝 天成元宝 天福元宝 汉元通宝 周元通宝

  永平元宝 通正元宝 天汉元宝 光天元宝 乾德元宝 咸康元宝

  开元通宝 永隆通宝 天德重宝 天德通宝 天策府宝 乾封泉宝

  乾元重宝 广政通宝 大蜀通宝 保大元宝 永通泉货 唐国通宝

  大唐通宝 开元通宝 开国通宝 大齐通宝 乾亨通宝 乾亨重宝

  飞龙进宝 永安一十 永安一百 永安五百 永安一千

  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是中国古钱的大繁荣时期,钱币铸量大、品种多、版式多,往往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性,皇帝也参与其中,亲自书写钱文,即所谓“御书钱”。到了北宋徽宗时期,中国的钱币艺术达到高峰,徽宗皇帝不是治国明君,确是颇具天赋的艺术家,此时的 “瘦金体” 御书钱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将中国古钱独有的钱文之美、形制之美和工艺之美三者结合,成为后人超越的高峰。南宋时期钱币的铸量较北宋有大幅下降,版式也逐渐趋于单一,钱文以宋体为主,整个南宋钱稍显沉闷,但后期所铸部分大钱(如嘉定元宝折十、大宋通宝当拾等),却颇得徽庙遗风,备受藏家青睐。

  【北宋】

  宋元通宝 太平通宝 淳化元宝 至道元宝 咸平元宝 景德元宝 祥符元宝

  祥符通宝 天禧通宝 天圣元宝 明道元宝 景祐元宝 皇宋通宝 康定元宝

  庆历重宝 皇祐元宝 至和元宝 至和通宝 至和重宝 嘉佑元宝 嘉佑通宝

  嘉佑重宝 治平元宝 治平通宝 熙宁元宝 熙宁通宝 熙宁重宝 元丰通宝

  元丰重宝 元佑通宝 绍圣元宝 绍圣通宝 绍圣重宝 元符通宝 元符重宝

  建国通宝 圣宋元宝 圣宋通宝 崇宁通宝 崇宁重宝 崇宁元宝 大观通宝

  政和通宝 政和重宝 重和通宝 宣和元宝 宣和通宝 靖康元宝 靖康通宝 应感通宝 应运元宝

  【南宋】

  建炎通宝 建炎元宝 建炎重宝 绍兴元宝 绍兴通宝 隆兴元宝 隆兴通宝

  隆兴重宝 乾道元宝 乾道通宝 乾道重宝 纯熙元宝 淳熙元宝 淳熙通宝

  绍熙元宝 绍熙通宝 庆元通宝 庆元元宝 嘉泰通宝 嘉泰元宝 开禧通宝

  开禧元宝 圣宋元宝 圣宋重宝 嘉定通宝 嘉定元宝 宝庆元宝 大宋元宝

  大宋通宝 绍定通宝 绍定元宝 端平通宝 端平元宝 端平重宝 嘉熙通宝

  嘉熙重宝 淳祐元宝 淳祐通宝 皇宋元宝 开庆通宝 景定元宝 咸淳元宝

  临安府钱牌

  辽金西夏元是和宋代时期相当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铸币,辽代(公元907-1125年)建国比北宋还早,契丹族以游牧和渔猎为主,开始并不用钱,后来所铸钱币风格多粗犷,别有北方民族的韵味,其中不少珍稀品种。金代(公元1115-1234年)虽也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它占据了中原政治、文化的繁荣地区,钱币受到徽宗铸钱的影响,加上工匠的较高,金代钱币几乎不精,许多钱文书法精妙伦,使人感受到金代统治者对汉文化的仰慕。西夏(公元1038-1227年)是位于西北的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国土面积不大,早期铸币风格类辽,铸工较粗,中后期类宋、金,逐渐精美。元代(公元1206-1368年)主要使用钞(即纸币),很少用钱,前期铸量少,铸工较粗,中后期数量渐多,且不乏精美品(主要指至正时期)。元代还有一种礼佛用的供养钱,可能为寺庙所铸,钱体较小,书体随意,但也可能参与流通。元末起义军钱是是颇具特点的一类钱币,往往书法流畅劲道、铸工精美,这类钱除作为货币流通外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彩,具有宣传义军政权的作用。

  【辽】

  天朝万顺 通行泉货 神册通宝 天赞通宝 天显通宝 会同通宝 天禄通宝

  应厉通宝 保宁通宝 统和元宝 景福通宝 重熙通宝 清宁通宝 咸雍通宝

  大康通宝 大康元宝 大安元宝 寿昌元宝 乾统元宝 天庆元宝 助国元宝

  壮国元宝

  【金】

  天辅元宝 天眷通宝 天眷元宝 天眷重宝 皇统元宝 皇统通宝 正隆元宝

  大定通宝 泰和通宝 泰和重宝 崇庆通宝 崇庆元宝 至宁元宝 贞佑通宝

  贞佑元宝 阜昌元宝 阜昌通宝 阜昌重宝

  【西夏】

  福圣宝钱 大安宝钱 贞观宝钱 元德通宝 元德重宝 大德通宝 天盛元宝

  乾佑宝钱 乾佑元宝 天庆宝钱 天庆元宝 皇建元宝 光定元宝

  【元】

  大朝通宝 大朝金合 中统元宝 元贞通宝 元贞元宝 大德通宝 至大通宝

  至大元宝 大元通宝 大元 皇庆元宝 皇庆通宝 延祐元宝 延祐通宝

  至治元宝 至治通宝 泰定通宝 至顺通宝 至顺元宝 至元通宝 至正通宝

  至正之宝 供养钱

  【元末起义军钱】

  龙凤通宝 天佑通宝 天启通宝 天定通宝 大义通宝

  明代(公元1368-1644年)也主要以钞为主,但早期的大中通宝、洪武通宝种类、数量却不少,其中不乏珍稀品,后来用铜钱就渐渐少了,钱文的艺术性也逐渐下降,永乐、宣德以下,匠气渐浓,到了后期(天启、崇祯时期)因纸币贬值,加上战乱频仍、财政吃紧,银和铜钱的使用又多了起来,天启时期有大钱,崇祯以小平钱为主,数量众多,版式复杂。南明钱和明末起义军钱铸量也较多,这时出现了一种“折银钱”,即背文有“五厘”、“壹分”等折银价,这一时期也有大珍品,如张献忠所铸金、银、铜三种西王赏功钱,久负盛名。

  【明】

  大中通宝 洪武通宝 永乐通宝 宣德通宝 弘治通宝 嘉靖通宝

  隆庆通宝 万历通宝 万历银钱 泰昌通宝 天启通宝 崇祯通宝

  南明钱 → 大明通宝 弘光通宝 隆武通宝 永历通宝

  【明末起义军钱】

  永昌通宝 大顺通宝 西王赏功 兴朝通宝

  【三藩钱】

  利用通宝 昭武通宝 洪化通宝 裕民通宝

  清代(公元1636-1911年)是铜钱的一个高峰,早期的钱币依然延续了明末的风格,工匠气息浓,观赏性较差,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制钱铸工精整,分量足,传世品多黄亮,到了中期(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质量趋于下降,钱体逐渐轻小,到了中后期的咸丰朝,太平天国起义、外敌侵扰,国家财政困难,朝臣于咸丰三年提议铸大钱,并多由名家书写,钱文风格为之一变,几乎各地钱都有了自己的风格,看面文即知铸地,一时百花齐放。

  【清】

  天命通宝 天聪通宝 顺治通宝 康熙通宝 雍正通宝 乾隆通宝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咸丰通宝 咸丰重宝 咸丰元宝 祺祥通宝

  祺祥重宝 同治通宝 同治重宝 光绪通宝 光绪重宝 宣统通宝

  【清末起义军钱】

  太平天国钱 → 天国背通宝 天国背圣宝 太平天国背圣宝

  天国太平背圣宝 天国圣宝背太平 太平圣宝背天国

  金钱义记 平靖通宝 平靖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