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钱币鉴定公司钱币高价收购

名称:南京钱币鉴定公司钱币高价收购

供应商:收购古玩古董

价格:面议

最小起订量:1/枚

地址:GhardaiaDhayet Bendhahoua

手机:18964360810

联系人:私人老板 (请说在中科商务网上看到)

产品编号:221908708

更新时间:2025-08-10

发布者IP:39.168.204.22

详细说明
产品参数
是否进口:否
品牌:私人收购
产品类别:古钱币
产品优势
产品特点: 私人全国上门收购:玻璃陨石、鸡宝、猪宝、羊宝、各类陨石、铁陨石、古玩古董、双旗币、光绪元宝、袁大头、大清铜币、古钱币等产品,专业鉴定,欢迎来电咨询询。
服务特点: 私人老板常年现金收购古玩古董,国内资深古玩收藏私人老板.我们只做私下收购私人交易,诚信至上成交量大 成交率高。拍卖请绕道,我长期大量收购收藏正规的古董古玩。各类古董古玩都可以接受,当天交易,当天付款,真实可靠。 只要你的是正品是正规的古玩古董我都接受,我只做私下交易。拍卖的请绕道

  南京钱币鉴定公司钱币高价收购

  民俗钱币的文化内涵研究

  汉代"辟兵莫当"钱反映军事崇拜,宋代"福寿延长"钱用于婚庆。五毒钱(明清时期)的蜈蚣图案精度达0.5mm,用于端午节驱邪。某寺庙窖藏出土的"淳化元宝"金质供养钱,佛像衣纹清晰度超同时期铜钱30%。统计显示,清代吉语钱文字组合达200余种,"天下太平"占比35%。最新研究发现,部分镂空花钱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复杂度超流通币。

  以“圆形方孔”为标志的钱币形制特点在政治上被视为中华正统身份的及中华文化的符号,成为文化上认同、政治上归属并自视中华正统的一个重要。

  穿越到哪个朝代生活不便捷?私以为是先秦:中原地区使用布币,北方及山东地区流通刀币,楚国使用蚁鼻钱……光算这几种钱的“汇率”就能把CPU烧干。所以如果可以穿越,还是穿越到秦始皇统一货币之后好,因为从秦朝到清朝末年,圆形方孔钱形制不改,是千年长红的“顶流”。

  在中华民族历史中,钱币作为各民族之间政治关系、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物质载体,如同年轮一般,记录和见了“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

  近日,“道中华”专访了中国钱币博物馆研究信息部主任王永生,讲述圆形方孔钱记录的历史痕迹。

  记者:您怎么看待不同朝代的钱币形制与中华民族演变发展的关系?

  王永生:钱币是人类早发明的文明要素之一。钱币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而且是人类历史进程的实物见,每一枚钱币上都承载和记录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一部钱币史也是一部人类演变发展史。

  先秦存在四大钱币体系:一是源于青铜农具的布币,主要流通于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对应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农耕文明;二是源自古代实用刀削的刀币,主要流通于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的北方及山东地区,对应以红山文化为代表的狩猎文明;三是源自铜贝的蚁鼻钱,主要流通于楚国势力范围内,与楚文化关系密切;四是源自玉璧的圜钱,初兴起于中原地区的魏国,后来在位居西部的秦国发扬光大,逐渐发展形成战国时期的主流钱币形态。

  可以说,先秦时期起源并发展形成的四大钱币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早期的多元性及“区系类型”特点。

  记者:在先秦如火如荼的钱币“海选”中,圆润小巧的圜钱战胜温柔端方的布币、威武霸气的刀币,以及神秘冷艳的蚁鼻钱,在这场竞技中“C位”出道,经过秦国的后续改造,原本“圆形圆孔”的圜钱演变成“圆形方孔”,并成长为之后两千多年钱币历史中的“顶流”,它的“流量密码”是什么?

  王永生:圜钱形制上的这一改变与秦国崛起并统一六国,以及当时流行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命皇权”的政治思想密切相关。

  圜钱初是圆孔,源自古代的玉璧。后来变为方孔则是受玉琮的影响。玉璧与玉琮都属于古代重要礼器,玉璧用于祭天,玉琮用于祭地。玉琮的特点是兼具“圆”与“方”两种形制,内圆天,外方地。即所谓“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玉琮外方内圆的这一基本形制,表示的正是“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战国时期“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以及“天命皇权”的政治思想,在钱币上体现为“外圆”天命,“内方”代表皇权。钱币流通到哪里,就表示它所代表的皇权威仪散布到了哪里。于是,秦国仿照玉琮“外方内圆”的形制,将圜钱的“圆孔”改成“方孔”,铸造了“外圆内方”的“半两”钱,成为秦国的法定货币。

  秦半两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记者:秦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个大一统政权,作为它的法定货币,“圆形方孔”钱为何能在后续两千多年中持续流传?

  王永生:秦王一统天下后,为确立作为“天下”“皇帝”的正当性,需要借助“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来宣传“天命皇权”的政治思想,于是便用秦国“圆形方孔”形制的半两钱,统一六国的钱币。

  汉承秦制,继续沿用半两钱。汉武帝虽然将钱币的重量从“半两”改为“五铢”,但是仍然保留了“圆形方孔”的形制特点。自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间,虽然朝代更替,但以“圆形方孔”为标志的钱币形制特点在政治上被视为中华正统身份的及中华文化的符号,成为文化上认同、政治上归属并自视中华正统的一个重要。

  汉五铢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记者:在我的认知里,北方草原民族以游牧为生,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钱币,因此他们几乎都不曾铸造钱币。他们与农耕民族之间的贸易主要是用畜产品交换农产品,比如历史上的茶马贸易。但有趣的是,每个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却几乎地铸造了各自的圆形方孔钱,这又是何原因?

  王永生:对于古代入主中原的游牧民族,只有获得中原地区民众的认同,才具有称帝及统治中原的正统合法身份。而要完成这一身份的转换,直接明了的办法就是铸造蕴涵有“天圆地方”宇宙观及“天命皇权”政治思想的圆形方孔钱。

  我来介绍三枚有故事的钱币。

  枚钱币是“永通万国”。这枚钱币铸造于北周。因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曾以“万国宗主”自诩,后来的东西两魏,以及北齐、北周也都曾经以“万国之首”自居,因此诞生了以“永通万国”作钱文的钱币。可见被中原文化深刻影响的鲜卑贵族已经以正统的之国传承者自居,他们认为自己已是的中华,而是落后的夷狄。

  北周“永通万国”铜钱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

  第二枚钱币是“至元通宝”。这枚钱币铸造于元代,形制上继承了自秦汉以来确定的圆形方孔传统,正面钱文用忽必烈的“至元”年号,铸汉字“至元通宝”。背面用八思巴文、畏兀儿文及西夏文,分别拼读的是汉字“至治通宝”的读音。这一创制既照顾了不同民族文字的“多元”,也遵守了圆形方孔的“一体”,形象地反映了元代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特点。

  四体文“至元通宝”钱币的铸造意义重大。它不但反映了元英宗借助元世祖忽必烈的政治影响力来宣传“天下一家”的政治理念,还见了元代在“多元一体”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

  第三枚钱币是“乾隆宝藏”。这枚钱币铸造于清代。清代入关以后普遍将方孔圆钱的正面用汉文,为年号加通宝,背面则用满文纪铸。而这枚钱币的之处在于它的流通区域是西藏地区。本着“顺俗从宜,各因其便”的原则,照顾藏族百姓用银传统,没有像内地那样铸造铜钱,而是打制银币,正面为汉字“乾隆宝藏”及纪年,背面是藏文“乾隆宝藏”及纪年。除文字外,正背两面都打印有藏文化传统的吉祥图案。尤为的是在银币的正背面,专门打印一个正方形图框,像是穿孔却没有打透。这一独具匠心的设计,既体现了中国传统钱币圆形方孔的形制特征,又体现“乾隆宝藏”银钱是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华钱币文化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

  南京钱币鉴定公司钱币高价收购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7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龙有圈 10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7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0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无 30000元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目省 人字齿边 20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日省 人字齿边 20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目省 直齿边 22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日省 直齿边 22000

  江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光边齿 30000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 小英文 15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 大英文龙无圈 25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 大英文龙有圈 6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 大英文 面中心点 4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1.44钱 小字版 2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1.44钱 大字版龙无圈 6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1.44钱 大字版龙有圈 15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凸眼龙 28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大满文凸眼龙 38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戌戊错版 38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大英文珍珠龙 短刺 85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大英文珍珠龙 长刺 85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大英文珍珠龙 面中心点 12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凹眼龙 8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凹眼龙面凸眼龙背 6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中心点 40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边内长齿 3400元

  江南戊戌光绪元宝 7.20钱 边内长齿 中心点 40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0.36钱 无 8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72 15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7.2  15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大字版  8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1.44钱 老版大龙 15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1.44钱 老版大龙 深打 2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1.44钱 新版小龙 44   8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1.44钱 新版小龙 4.4   800元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3.60钱 无 无定价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7.20钱 老版大龙 曰绪 3000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7.20钱 老版大龙 日绪 3000

  江南己亥光绪元宝 7.20钱 新版小龙 8000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5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0.72钱 直尾龙 72   1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0.72钱 直尾龙 7.2   1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0.72钱 曲尾龙  5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1.44钱 老版大龙 15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1.44钱 新版小龙 18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1.44钱 新版小龙 二点庚 4.4   18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1.44钱 新版小龙 二点庚 44   18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3.60钱 无 250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弯平老龙 60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弯平老龙 满汉文上连 60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弯平老龙 满汉文下连 60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弯平老龙 二点庚 90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大字小龙 20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小庚子 1800元

  江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大庚子 18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0.36钱 无 6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无HAH 直尾龙 72    8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无HAH 直尾龙 7.2    8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无HAH 曲尾龙   3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有HAH  直尾龙  3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有HAH  曲尾龙  8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1.44钱 无HAH 44     15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1.44钱 无HAH 4.4     15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1.44钱 无HAH小龙 44     35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1.44钱 无HAH小龙 4.4     35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1.44钱 有HAH  15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7.20元 粗HAH   16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7.20元 细HAH   16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7.20元 细HAH 低焰   16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7.20元 中心点   25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7.20元 五点花  15000元

  江南辛丑光绪元宝 7.20元 六点花  1500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0.72钱 粗HAH 曲尾龙  8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0.72钱 细HAH  曲尾龙  15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0.72钱 细HAH  直尾龙  40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5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7.20钱 斜头寅 120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7.20钱 斜头寅 中心点 200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7.20钱 直头寅 120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7.20钱 直头寅 中心点 2500元

  江南壬寅光绪元宝 7.20钱 直头寅 M带点 1600元

  江南癸卯光绪元宝 0.72钱 曲尾龙 200元

  江南癸卯光绪元宝 0.72钱 直尾龙 600元

  江南癸卯光绪元宝 1.44钱 无花星 1800元

  江南癸卯光绪元宝 1.44钱 有花星 380元

  江南癸卯光绪元宝 7.20钱 无花星 18000元

  江南癸卯光绪元宝 7.20钱 有花星 3800元

  江南癸卯光绪元宝 7.20钱 有花星 疏刺龙 400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0.72钱 曲尾龙 10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0.72钱 直尾龙 50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5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CH版  45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CH版 7前点 45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CH版 密刺龙 65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CH版带点 背花星下有点 45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CH版带点 背花星下无点 65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TH版  130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TH版 密刺龙 140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TH版 M不带点 140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十字花  12000元

  江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十字花 中心点 15000元

  江南乙巳光绪元宝 0.72钱 有SY  120元

  江南乙巳光绪元宝 0.72钱 无SY  120元

  江南乙巳光绪元宝 1.44钱 有SY 150元

  江南乙巳光绪元宝 1.44钱 无SY  300元

  江南乙巳光绪元宝 7.20钱 无 4100元

  江南乙巳光绪元宝 7.20钱 细刺龙 4300元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二十二年 20000元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二十二年 18000元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二十三年 18000元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280元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250元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600元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无 18000元

  二十三年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楷书 缶宝 无定价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魏碑 缶宝 无定价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魏碑 尔宝 无定价

  福建官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20元

  福建官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80元

  福建官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60元

  福建官造光绪元宝 7.20钱 无 无定价

  福建官造光绪元宝 0.36钱 纪值反版 80元

  福建官造光绪元宝 0.72钱 纪值反版 50元

  福建官造光绪元宝 1.44钱 纪值反版 50元

  台湾制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5000元

  台湾制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3000元

  台湾制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00000元

  台湾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6000元

  台湾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0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0.365钱 七三番版   3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0.73钱  七三番版   2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1.46钱  七三番版   3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3.65钱  七三番版   5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7.3钱   七三番版  25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七二番版   5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七二番版   6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七二番版   8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3.6钱   七二番版  20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七二番版  35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壹两 背“寿”阳文 30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壹两 背“寿” 3500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4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4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3.6钱 无 1800元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 7.2钱 无 1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缶宝 长六花星  25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缶宝 长六花星  40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缶宝 长六花星 100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尔宝   9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尔宝   5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尔宝   3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尔宝 6误书8  18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尔宝   1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尔宝 倒A  12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尔宝 大头龙  1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尔宝 2误书3  28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尔宝 宣统龙  1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像1/4卢比  1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像半卢比  8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像1卢比  有领直花   280元

  四川省造光绪像1卢比  有领横花   2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像1卢比  有领横花脸向右 样币 150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像1卢比  无领直花   600元

  四川省造光绪像1卢比  无领横花   300元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老版龙 50元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老版龙 120元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老版龙 2200元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新版龙 60元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新版龙 40元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新版龙 30元

  云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新版龙 250元

  光绪22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半角  5000元

  光绪22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一角  5000元

  光绪22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二角  7000元

  光绪22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二角  E错成F   9000元

  光绪22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五角  20000元

  光绪22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壹元  50000元

  光绪23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半角  700元

  光绪23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一角  800元

  光绪23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二角  1000元

  光绪23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五角  5000元

  光绪23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壹元  圆眼龙   3200元

  光绪23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壹元  三角眼龙 3200元

  光绪24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半角  600元

  光绪24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一角  700元

  光绪24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二角  800元

  光绪24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五角  3500元

  光绪24年北洋机器造银币 壹元  2700元

  光绪25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600元

  光绪25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600元

  光绪25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1.44钱 小字 1800元

  光绪25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1.44钱 大字、背龙外圈珠 1500元

  光绪25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3.60钱 无 4500元

  光绪25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7.20钱  粗刻云 2200元

  光绪25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7.20钱  精刻云 2200元

  光绪26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7.20钱  3000元

  光绪29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7.20钱  900元

  光绪31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1.44钱 大字缶宝 800元

  光绪33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7.20钱  1000元

  光绪33年北洋光绪元宝 一两 人两 250000元

  光绪33年北洋光绪元宝 一两 入两 250000元

  光绪34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7.20钱 长尾龙 900元

  光绪34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7.20钱 大4卷3       900元

  光绪34年北洋造光绪元宝 7.20钱 “4”多一竖 1100元

  光绪24年奉天省造银币 一角 阔须龙 500元

  光绪24年奉天省造银币 一角 狭须龙 600元

  光绪24年奉天省造银币 二角 龙珠左旋 800元

  光绪24年奉天省造银币 二角 龙珠左旋 800元

  光绪24年奉天机器造银币 五角 阔须龙 4000元

  光绪24年奉天机器造银币 五角 狭须龙 5000元

  光绪24年奉天机器造银币 壹圆 阔须龙 5000元

  光绪24年奉天机器造银币 壹圆 狭须龙 5000元

  光绪25年奉天省造银币 半角  600元

  光绪25年奉天机器造银币 五角 15000元

  光绪25年奉天机器造银币 五角 满文错刻24年 40000元

  光绪25年奉天机器造银币 壹圆  12000元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癸卯 满文“宝奉”  6000元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癸卯 满文“奉宝”    6000元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 一两 癸卯  孤品 无定价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甲辰 80元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甲辰 点绪 800元

  奉天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甲辰大片 200元

  户部光绪元宝 五分 无 10000元

  户部光绪元宝 一钱 无 15000元

  户部光绪元宝 二钱 无 25000元

  户部光绪元宝 五钱 无 50000元

  户部光绪元宝 一两 人两 200000元

  户部光绪元宝 一两 入两 200000元

  造币总厂光绪元宝 0.72元 光绪年造 300元

  造币总厂光绪元宝 1.44元 光绪年造 600元

  造币总厂光绪元宝 7.20元 光绪年造 1300元

  光绪8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半两  150000元

  光绪8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壹两  400000元

  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壹钱   50000元

  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贰钱   80000元

  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三钱   50000元

  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半两 无刺龙 15000元

  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半两 有刺龙 20000元

  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柒钱   80000元

  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壹两  无刺龙 300000元

  光绪10年吉林光绪厂平银币 壹两  有刺龙 3500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土吉缶宝 2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士吉尔宝 3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土吉缶宝 15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士吉尔宝 15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土吉缶宝 15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士吉尔宝 15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土吉缶宝 5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土吉缶宝 英文错版 15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土吉缶宝 背无花星  8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士吉尔宝 6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士吉缶宝异版 20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土吉缶宝 28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士吉尔宝 十字星 3200元

  吉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士吉尔宝 四点星 5000元

  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0.36钱 无150元

  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无 150元

  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80元

  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3.60钱 无 600元

  吉林己亥光绪元宝 7.20钱 无 25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36钱 花篮 15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36钱 太图 3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36钱 太图 反S  4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72钱 花篮 18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72钱 太图 18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0.72钱 太图 反2    4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1.44钱 花篮 2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1.44钱 太图 25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3.60钱 花篮 5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3.60钱 花篮 反3    12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3.60钱 太图 5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花篮 2200元

  吉林庚子光绪元宝 7.20钱 太图 2200元

  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50元

  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无 180元

  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0.72钱 反C   400元

  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80元

  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3.60钱 无 500元

  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3.60钱 反C    1200元

  吉林辛丑光绪元宝 7.20钱 无 2000元

  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50元

  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0.72钱 无 200元

  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1.44钱 无 250元

  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3.60钱 无 600元

  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3.60钱 反S    1200元

  吉林壬寅光绪元宝 7.20钱 无 2500元

  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80元

  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0.72钱 无 280元

  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0.72钱 英文错版 500元

  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80元

  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3.60钱 无 800元

  吉林癸卯光绪元宝 7.20钱 无 2500元

  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0.72钱 无 250元

  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50元

  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3.60钱 无 500元

  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大字 2000元

  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小字小太 倒A 2800元

  吉林甲辰光绪元宝 7.20钱 小字英文错版 3500元

  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0.36钱 十字星 200元

  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0.36钱 七点星 300元

  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0.72钱 无 180元

  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60元

  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3.60钱 无 500元

  吉林乙巳光绪元宝 7.20钱 无 2200元

  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50元

  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0.72钱 无 150元

  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50元

  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3.60钱 无 450元

  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7.20钱 无 1800元

  吉林丙午光绪元宝 7.20钱 2错刻3 3500元

  吉林丁未光绪元宝 0.36钱 无 250元

  吉林丁未光绪元宝 0.72钱 无 1200元

  吉林丁未光绪元宝 1.44钱 无 250元

  吉林丁未光绪元宝 3.60钱 无 380元

  吉林丁未光绪元宝 7.20钱 无 80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0.72钱 中花篮 120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0.72钱 中满文 120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0.72钱 中“1” 8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1.44钱 中花篮 46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1.44钱 中满文 5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1.44钱 中“2” 5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3.60钱 中花篮 50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3.60钱 中满文 3800元

  吉林戊申光绪元宝 7.20钱 中“11”  18000元

  东三省光绪元宝 0.72钱 面一点星 250元

  东三省光绪元宝 1.44钱 面一点星 300元

  东三省光绪元宝 1.44钱 三朵花星 40元

  东三省光绪元宝 1.44钱 六角星   40元

  东三省光绪元宝 1.44钱 四瓣花星 40元

  东三省光绪元宝 3.60钱 无 4500元

  东三省光绪元宝 7.20钱 无 6000元

  东三省光绪元宝 1.44钱 面中五角星 350元

  23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无定价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四瓣花星 ATSC    150元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四瓣花星 ATSC    400元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四瓣花星 ATSC    3500元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四瓣花星 ATSC    6000元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四瓣花星    250元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四瓣花星    6000元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六瓣长花星  250元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六瓣长花星  400元

  24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六瓣长花星  6000元

  25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1000元

  戊戌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380元

  戊戌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5000元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000元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350元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500元

  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无 6000元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面单星 120元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面双星 200元

  湖南戊戌光绪元宝 0.72钱  800元

  湖南己亥光绪元宝 0.72钱  800元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1200元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无 250000元

  湖南省造光绪元宝 7.2钱 无定价

  湖北本省光绪元宝 0.72钱   50000元

  湖北本省光绪元宝 1.44钱   80000元

  湖北本省光绪元宝 7.20钱  300000元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850元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30元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30元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无 1600元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7.20钱 无 1000元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 0.36钱 无 150000元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 0.72钱 无 2500000元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 1.44钱 无 200000元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 3.60钱 无 300000元

  新疆光字天罡银钱  150元

  新疆光绪银钱 方孔 壹钱1200元

  新疆光绪银钱 方孔 五分120元

  新疆光绪银钱 方孔 五分 无纪年120元

  新疆光绪银钱 方孔 五分反文400元

  喀什光绪元宝 壹钱  500元

  喀什光绪元宝 二钱  150元

  喀什光绪元宝 叁钱  400元

  喀什光绪元宝 三钱  400元

  喀什光绪元宝 五钱 无 250元

  喀什光绪元宝 伍钱 无 250元

  喀什光绪元宝 伍钱 反龙 500元

  喀什光绪元宝 壹两 无 无定价

  迪化光绪银圆 贰钱  150元

  迪化光绪银圆 二钱  150元

  迪化光绪银圆 叁钱  200元

  迪化光绪银圆 三钱  200元

  迪化光绪银圆 伍钱  150元

  迪化光绪银圆 五钱  150元

  喀什光绪银圆 贰钱 无 150元

  喀什光绪银圆 叁钱 无 200元

  喀什光绪银圆 伍钱 无 200元

  喀造光绪银圆 贰钱 无 250元

  喀造光绪银圆 叁钱 无 150元

  喀造光绪银圆 伍钱 无 150元

  阿城光绪银圆 一钱 无 8000元

  阿城光绪银圆 二钱 无 700元

  阿城光绪银圆 三钱 无 600元

  阿城光绪银圆 伍钱 无 700元

  新疆光绪银圆 壹钱 壹钱顺读 800元

  新疆光绪银圆 壹钱 壹钱横读 500元

  新疆光绪银圆 贰钱 无 150元

  新疆光绪银圆 叁钱 无 150元

  新疆光绪银圆 伍钱 无 150元

  新疆光绪银圆 五钱 汉满回三种文字 80000元

  新疆蟠龙光绪银圆五钱无 80000元

  新疆省造光绪银元 一钱 12000元

  新疆省造光绪银元 二钱 30000元

  新疆省造光绪银元 三钱100000元

  新疆省造光绪银元 四钱200000元

  新疆省造光绪银元 7.2钱  样币无定价

  中国古钱50名珍具体如下:

  1.桥足半釿布

  战国时期铸币,从空首布演化而来,钱文多铸有货币单位“釿”字,主要流通于魏国地区,基本形制为首部平实、圆肩(或平肩)、圆裆、方足,钱文纪地、纪值,分二釿、一釿和半釿三等。

  2.三孔布

  圆足布的一种,因首部和两足部各有一小孔得名。布币发现少,所见面文有二十余种,背文纪值,分“两”和“十二朱”等。

  3.博山刀

  齐明刀的一种,燕昭王二十八年至齐襄王五年(前284-前279),燕国攻占齐大片领土时铸。清代嘉庆年间山东省博山香峪村出土,字样,背面铸有三字或四字,一般开头两字都是“莒冶”。

  4.晋阳匕

  即圆首刀,战国时期铸币,又称直刀、赵刀。形体轻薄,钱文有“甘丹化”、“甘丹”等十几种,多出于今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

  5.齐六字刀

  战国时期齐国铸行的“齐返邦长大化”等刀币的总称,齐刀以厚大精美而著称。

  6. 东周、西周(圜钱)

  战国时铸币,形制为圆形圆孔,源于玉壁或纺轮,主要流通于三晋地区。

  7. 共屯赤金(圜钱)

  战国时铸币,同样为圆形圆孔。

  8. 壮泉四十

  新莽钱,始建国二年铸,是新莽“六泉”之一。

  9. 金匮直万

  新莽时铸钱,上部方孔圆形,有直读“金匮”;下部方形,“直万”两字直书于两竖纹之间,存世仅两枚。

  10. 大泉五千

  三国吴钱,史志无载,曾有出土。

  11.太夏真兴

  夏赫连勃勃真兴年间(419-475)铸钱,钱文隶书,面重郭,存世少。

  12.永光

  南朝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铸钱,形制薄小,重二铢,存世少。

  13.景和

  南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铸钱,重二铢,钱形薄小,存世少。

  14.咸通玄宝

  唐钱,咸通十一年(870)桂阳监钱官王彤所铸,寻即废止,存世罕。

  15.开平通宝、元宝

  开平是五代梁朱温年号(907-911),存世仅通宝、元宝大铜钱各一枚,对其真伪钱币界看法不同,另有开平元宝铅质小钱,系南汉刘隐奉梁正朔而铸。

  16. 天成元宝

  五代后唐钱,天成年间(926-930)铸。

  17. 永平元宝

  前蜀钱,永平年间(911-915)铸,存世罕。

  18. 天德重宝

  闽钱,天德年间铸,有铜、铁两种,当百使用,背穿上“殷”字,以纪国号。

  19.天策府宝

  楚钱,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于乾化元年(911)铸,有铜、铁两种。

  20.乾封泉宝(楚)

  楚马殷所铸大钱,有铜、铁二种,背有天、策、天府等字,铜钱数量少于铁钱,钱文隶书,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

  21.广政通宝

  后蜀钱,孟昶广政年间(938-965)铸,有铜、铁、铅三种平钱。

  22. 大蜀通宝

  后蜀钱,钱文形制与广政通宝接近,存世罕。

  23.保大元宝(背天)

  南唐钱,李璟保大年间(943-957)铸,背上“天”字,形制厚重,存世少。

  24. 永通泉货

  南唐钱,显德五年(958),李璟铸永通泉货大钱,以一当十,钱文有篆、隶两种。

  25. 大齐通宝

  南唐钱,真品仅发现二枚,因其文字形制与大唐通宝接近,所以定为南唐开国者徐知诰升元元年(937)建国号大齐时所铸,一说为南唐后期铸大唐通宝时所铸。

  26.建炎元宝

  南宋高宗建炎元年(公元1127 年)铸,铸造量少,钱文篆书、隶书成对。

  27. 至宁元宝

  金代卫绍王至宁元年(公元1213)铸造,存世一枚折五型铜钱孤品。

  28. 大宋通宝(当拾)

  南宋大钱,直径和厚度较大。

  29. 贞佑通宝、元宝

  宣宗贞佑年间(1213-1216 年)铸,贞佑元宝存世稀少。

  30.临安府行用铜质钱牌

  南宋末年宋理宗淳祐年间(1241—1252 年)所铸,面额分为“准贰佰文省”、“准叁佰文省”和“准伍佰文省”三等。

  31.大朝通宝

  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公元1227 年)铸,有银质、铜质两种,均为小平钱,存世少,铜质更罕见。

  32.乾亨通宝

  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政权乾亨元年(公元917)铸造,一般制作不精,文字内多流铜,少见。

  33. 天显通宝

  辽太宗天显年间铸,文字自然,颇具辽钱风韵,隶书体旋读,传世甚罕,目前仅发现1枚孤品,已流入日本。

  34.中统元宝

  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年间(公元1260-1264 年)铸行,钱文楷、篆二体,直或旋读。

  35.永安一十、五百、一千

  五代十国时期盘踞幽州的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造,永安一十、永安五百、永安一千的铜钱存世量少,其中永安五百铜钱存世仅孤品。

  36.应历通宝

  辽国穆宗皇帝应历年间铸造(公元951~969),钱文粗糙,制式为小平,现存世数枚。

  37. 大元

  元朝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1311 年)铸造,文字形制为精美,有背龙纹者尤其,疑为开炉试铸样钱,另有铅钱孤品,系雕母。

  38.建国通宝

  北宋宋徽宗赵佶有建中靖国年号,建国通宝的篆书和楷书小平钱为一对,存世量不超过10枚。

  39.保宁通宝

  辽代辽景宗耶律贤保宁年间(969-978)的铸币,存世量少,版式有多种区别。

  40.至正之宝

  元朝顺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铸造,均为大钱,用以代表交钞与纸币并行,钱体厚重,制作。

  41.圣宋通宝

  宋徽宗赵佶于崇宁二年(1103 年)铸,行、篆二体,存世量稀少。

  42. 靖康通宝、元宝

  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 年)铸,因靖康之变,铸期短,存世量少。

  43. 应运元宝

  北宋淳化年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顺铸,存世量少。

  44. 应感通宝

  北宋淳化年间李顺起义军所铸,存世罕见。

  45. 皇统元宝

  金代皇统年间(1141-1149 年)铸造,存世量少。

  46. 崇庆元宝、通宝

  金代卫绍王崇庆年间(1212-1213 年)铸,存世量少。

  47. 至正权钞

  元朝顺帝至正年间铸,以铜钱权钞行使,有多种币值,比较罕见。

  48. 贞佑通宝

  金宣宗贞佑年间铸,存世量少。

  49. 大朝金合

  蒙古汗国时期铸币,存世量稀少。

  50. 乾道元宝(篆书背“安”字)

  南宋孝宗乾道年间铸,篆书背“安”字版别较为罕见。

  南京钱币鉴定公司钱币高价收购

  楼主,我为您提供了一些图片,请您参考,以下是一些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古钱币的价格,其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钱币的类型、品相、历史时期等,价格差异较大,有的可达数千甚至数万元。

  1. 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铸造的“政和通宝”,有小平、折二型铜钱及折三型铁钱,对钱种类繁多,书体有篆书、隶书等。其中,小平铜钱存世量大,版别复杂,变化主要在“政”和“通”上。铁钱铸造量巨大,目前存世较多。此外,还有珍稀的银质“政和通宝”,为古泉大珍。

  2. “政和重宝”为折二钱,楷书,钱文为瘦金体,直读光背,径3厘米。传世中有数种珍品。政和通宝的版别复杂,字体多样,包括楷书、行书、篆书、隶书等。其中,以瘦金书书写的“大观通宝”“崇宁通宝”为精美,是泉友们的珍爱之物。

  3. 宋代钱币种类、版别繁多,居历代之首。南宋和北宋319年间共发行了46种年号钱及6种非年号钱。其中,宋徽宗在位时,“政和通宝”白铜钱有十多个版别,几乎全是小平钱的形制。据《古钱币图解》记载,有一种“政和通宝”篆书钱文,直径28毫米,定级为样钱,属二级上品。

  4. 鉴定古钱币时,应先分辨朝代、年号、发行机构、版别等因素。同时,可通过观察钱币形制、文字、齿轮、颜、声音等特征来判断真伪。对于珍贵银元,更应谨慎辨别。

  5. 政和通宝白铜钱,材质有铜、铁、银三种,通宝有小平、折二两种。钱文有篆、隶、真三体,其中以小平铜钱版别为复杂,约有近百个品种。折二钱少于小平,版别也较为单调。其中,折二银钱仅见一枚,折二白铜钱也不多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鉴定和评估还需专家指点。希望这些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称帝,建元“中统”,定都开平府(上都)。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结束了自唐末以来长期的混乱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进攻日本、缅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败。元朝中期皇位继承紊乱,政治未上正轨,而且汉化迟滞,发展不前。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大都。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古钱币知识

  古钱币简介:

  中国古代钱币萌芽于夏代,起源于殷商,发展于东周,统一于赢秦,历经了四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创造了七十多项世界之。不仅如此,中国钱币系统之完整,门类之,脉络之清闲,内涵之博大,是一个国家比拟的。中国古钱币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多彩,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并由此产生了颇具中国特的的钱币之学。中国还是世界上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定形状的散铜块、铜渣、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中国古钱数量之大,品类之盛,分布之广,为世界所罕见。不仅揭示了中国社会三千年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而且对周边许多国家和民族也产生了其深远的影响,是从另一个层面写就的中国古代历史。

  青铜之光---原始钱币【约前21世纪前770年】

  大约在三、四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天然的海贝充当商品交换中的媒介--货币。商周是贝币使用的鼎盛时期,所以,贝也就自然成为人们衡量财富的。贝币作为我国早的货币形式之一,今天仍然留有明显的遗迹。在我们使用的汉字中,贵、贱、财、货、买、卖等与财富价值交换有关的文字上,依然与贝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商品交换的频繁,天然海贝经常供不应求,于是便产生了石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先秦时期开始,到清代时期不同政权铸造的钱币信息一览!

  先秦是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历史时期,是中国货币的发展阶段,从天然货币到铜铸币,从单一的贝币到春秋战国时期刀布圜钱的百花齐放,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演变,已成为世界货币史上的一朵奇葩。

  【贝币】

  非金属贝 → 海贝 蚌贝 石贝 骨贝 陶贝

  金 属 贝 → 铜贝 银贝 鎏金、包金、金贝

  蚁 鼻 钱

  【罄币、鱼币】

  罄币 鱼币

  【布币】

  空 首 布 → 原始空首布 平肩空首布 耸肩空首布 斜肩空首布 空首式平首布

  桥 足 布

  楚 布 → 殊布当釿 四布当釿 殊布釿四

  锐 角 布

  尖 足 布 → 大型尖足布 小型尖足布

  类圆足布、类方足布 → 类圆足布 类方足布

  方 足 布 → 中原方足布 燕氏方足布

  圆 足 布 → 蔺 离石

  三 孔 布

  【刀币】

  针首、尖首刀 → 针首刀 尖首刀 卤刀

  明 刀

  齐 明 刀

  截 首 刀

  直 刀 → 甘丹 甘丹刀 白人 白人刀 城白 城 王刀 蔺 言阳新刀

  齐 刀 → 齐大刀 齐之大刀 安阳之大刀 节墨大刀 节墨之大刀 齐返邦长大刀 莒大刀

  【圜钱】

  垣 共 桼垣一釿 蔺 半釿 半圜 一铢重一两十二 一铢重一两十四 西周 东周

  封坪 济阴 离石 卫釿 襄阴二 共屯赤金 共少半釿

  【方孔圆钱】

  两甾 文信 长安 賹化 賹四化 賹六化 一化 明化 明四

  秦汉是指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至东汉灭亡(公元220年)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古钱币形制统一和继续发展的阶段,圆形方孔钱取代了刀布,虽然中间经过了反复(王莽的币制),但“孔方兄”成为中国古钱的代名词,它为以后钱币的标准化和大量铸行奠定了基础。

  【秦】

  半两

  【西汉】

  半两 三株 白金三品 五铢

  【新莽】

  契刀、金错刀 → 契刀五百 一刀平五千

  六泉 → 小泉直一 幺泉一十 幼泉二十 中泉三十 壮泉四十 大泉五十

  十布 → 小布一百 幺布二百 幼布三百 序布四百 差布五百 中布六百 壮布七百

  第布八百 次布九百 大布黄千

  货泉、货布 → 货布 货泉

  布泉 金匮直万 珍匮五千

  【东汉】

  东汉五铢 龟兹五铢

  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公元220-581年),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生产破坏,是中国货币经济的倒退时期,钱币铸量变小,质量变差,物物交换所占比重增大,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有所改善,这一时期也是货币理论、钱币美学的萌芽时期,《钱神论》也作于此时。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趋于稳定及佛教的发展,影响了钱币艺术,这时所铸钱币往往特点鲜明,如永通万国、五行大布、布泉(又称北周三品)等,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三国】

  魏五铢 蜀五铢 直百五铢 太平百钱 世平百钱 直百 直一 定平一百 章武直百

  大泉五百 大泉当千 大泉二千 大泉五千

  【西晋】

  【东晋十六国】

  丰货 汉兴 太夏真兴 凉造新泉

  【南朝】

  四铢 孝建四铢 大明四铢 永光 景和 两铢 太清丰乐 太货六铢 续铢 五铢

  【北朝】

  太和五铢 永安五铢 常平五铢 北周五铢 布泉 五行大布 永通万国

  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是中国又一个统一、繁荣时期,隋五铢、初唐至盛唐的开元通宝,数量虽大但个个精美,部分开元钱的字口如刀削斧劈,令人叹为观止。唐朝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力渐衰,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中国又陷入分裂、战乱,朝代更替频繁,这一时期钱币特点是铸量少、工艺粗、品种多、珍品多,其中也不乏精美的(如后周和南唐的钱币),其中南唐钱币早出现了“对钱”(即两枚钱币仅书体不同,钱文、大小、铜质均相同),成为北宋时期对钱大量出现的先声。

  【隋】

  隋五铢

  【唐】

  开元通宝 乾封泉宝 乾元重宝 大历元宝 建中通宝 咸通玄宝

  得壹元宝 顺天元宝 会昌开元 高昌吉利 突骑施钱

  【五代十国】

  开平通宝 开平元宝 天成元宝 天福元宝 汉元通宝 周元通宝

  永平元宝 通正元宝 天汉元宝 光天元宝 乾德元宝 咸康元宝

  开元通宝 永隆通宝 天德重宝 天德通宝 天策府宝 乾封泉宝

  乾元重宝 广政通宝 大蜀通宝 保大元宝 永通泉货 唐国通宝

  大唐通宝 开元通宝 开国通宝 大齐通宝 乾亨通宝 乾亨重宝

  飞龙进宝 永安一十 永安一百 永安五百 永安一千

  两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是中国古钱的大繁荣时期,钱币铸量大、品种多、版式多,往往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性,皇帝也参与其中,亲自书写钱文,即所谓“御书钱”。到了北宋徽宗时期,中国的钱币艺术达到高峰,徽宗皇帝不是治国明君,确是颇具天赋的艺术家,此时的 “瘦金体” 御书钱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将中国古钱独有的钱文之美、形制之美和工艺之美三者结合,成为后人超越的高峰。南宋时期钱币的铸量较北宋有大幅下降,版式也逐渐趋于单一,钱文以宋体为主,整个南宋钱稍显沉闷,但后期所铸部分大钱(如嘉定元宝折十、大宋通宝当拾等),却颇得徽庙遗风,备受藏家青睐。

  【北宋】

  宋元通宝 太平通宝 淳化元宝 至道元宝 咸平元宝 景德元宝 祥符元宝

  祥符通宝 天禧通宝 天圣元宝 明道元宝 景祐元宝 皇宋通宝 康定元宝

  庆历重宝 皇祐元宝 至和元宝 至和通宝 至和重宝 嘉佑元宝 嘉佑通宝

  嘉佑重宝 治平元宝 治平通宝 熙宁元宝 熙宁通宝 熙宁重宝 元丰通宝

  元丰重宝 元佑通宝 绍圣元宝 绍圣通宝 绍圣重宝 元符通宝 元符重宝

  建国通宝 圣宋元宝 圣宋通宝 崇宁通宝 崇宁重宝 崇宁元宝 大观通宝

  政和通宝 政和重宝 重和通宝 宣和元宝 宣和通宝 靖康元宝 靖康通宝 应感通宝 应运元宝

  【南宋】

  建炎通宝 建炎元宝 建炎重宝 绍兴元宝 绍兴通宝 隆兴元宝 隆兴通宝

  隆兴重宝 乾道元宝 乾道通宝 乾道重宝 纯熙元宝 淳熙元宝 淳熙通宝

  绍熙元宝 绍熙通宝 庆元通宝 庆元元宝 嘉泰通宝 嘉泰元宝 开禧通宝

  开禧元宝 圣宋元宝 圣宋重宝 嘉定通宝 嘉定元宝 宝庆元宝 大宋元宝

  大宋通宝 绍定通宝 绍定元宝 端平通宝 端平元宝 端平重宝 嘉熙通宝

  嘉熙重宝 淳祐元宝 淳祐通宝 皇宋元宝 开庆通宝 景定元宝 咸淳元宝

  临安府钱牌

  辽金西夏元是和宋代时期相当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铸币,辽代(公元907-1125年)建国比北宋还早,契丹族以游牧和渔猎为主,开始并不用钱,后来所铸钱币风格多粗犷,别有北方民族的韵味,其中不少珍稀品种。金代(公元1115-1234年)虽也是少数民族政权,但它占据了中原政治、文化的繁荣地区,钱币受到徽宗铸钱的影响,加上工匠的较高,金代钱币几乎不精,许多钱文书法精妙伦,使人感受到金代统治者对汉文化的仰慕。西夏(公元1038-1227年)是位于西北的党项族建立的政权,国土面积不大,早期铸币风格类辽,铸工较粗,中后期类宋、金,逐渐精美。元代(公元1206-1368年)主要使用钞(即纸币),很少用钱,前期铸量少,铸工较粗,中后期数量渐多,且不乏精美品(主要指至正时期)。元代还有一种礼佛用的供养钱,可能为寺庙所铸,钱体较小,书体随意,但也可能参与流通。元末起义军钱是是颇具特点的一类钱币,往往书法流畅劲道、铸工精美,这类钱除作为货币流通外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彩,具有宣传义军政权的作用。

  【辽】

  天朝万顺 通行泉货 神册通宝 天赞通宝 天显通宝 会同通宝 天禄通宝

  应厉通宝 保宁通宝 统和元宝 景福通宝 重熙通宝 清宁通宝 咸雍通宝

  大康通宝 大康元宝 大安元宝 寿昌元宝 乾统元宝 天庆元宝 助国元宝

  壮国元宝

  【金】

  天辅元宝 天眷通宝 天眷元宝 天眷重宝 皇统元宝 皇统通宝 正隆元宝

  大定通宝 泰和通宝 泰和重宝 崇庆通宝 崇庆元宝 至宁元宝 贞佑通宝

  贞佑元宝 阜昌元宝 阜昌通宝 阜昌重宝

  【西夏】

  福圣宝钱 大安宝钱 贞观宝钱 元德通宝 元德重宝 大德通宝 天盛元宝

  乾佑宝钱 乾佑元宝 天庆宝钱 天庆元宝 皇建元宝 光定元宝

  【元】

  大朝通宝 大朝金合 中统元宝 元贞通宝 元贞元宝 大德通宝 至大通宝

  至大元宝 大元通宝 大元 皇庆元宝 皇庆通宝 延祐元宝 延祐通宝

  至治元宝 至治通宝 泰定通宝 至顺通宝 至顺元宝 至元通宝 至正通宝

  至正之宝 供养钱

  【元末起义军钱】

  龙凤通宝 天佑通宝 天启通宝 天定通宝 大义通宝

  明代(公元1368-1644年)也主要以钞为主,但早期的大中通宝、洪武通宝种类、数量却不少,其中不乏珍稀品,后来用铜钱就渐渐少了,钱文的艺术性也逐渐下降,永乐、宣德以下,匠气渐浓,到了后期(天启、崇祯时期)因纸币贬值,加上战乱频仍、财政吃紧,银和铜钱的使用又多了起来,天启时期有大钱,崇祯以小平钱为主,数量众多,版式复杂。南明钱和明末起义军钱铸量也较多,这时出现了一种“折银钱”,即背文有“五厘”、“壹分”等折银价,这一时期也有大珍品,如张献忠所铸金、银、铜三种西王赏功钱,久负盛名。

  【明】

  大中通宝 洪武通宝 永乐通宝 宣德通宝 弘治通宝 嘉靖通宝

  隆庆通宝 万历通宝 万历银钱 泰昌通宝 天启通宝 崇祯通宝

  南明钱 → 大明通宝 弘光通宝 隆武通宝 永历通宝

  【明末起义军钱】

  永昌通宝 大顺通宝 西王赏功 兴朝通宝

  【三藩钱】

  利用通宝 昭武通宝 洪化通宝 裕民通宝

  清代(公元1636-1911年)是铜钱的一个高峰,早期的钱币依然延续了明末的风格,工匠气息浓,观赏性较差,但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制钱铸工精整,分量足,传世品多黄亮,到了中期(乾隆、嘉庆、道光三朝)质量趋于下降,钱体逐渐轻小,到了中后期的咸丰朝,太平天国起义、外敌侵扰,国家财政困难,朝臣于咸丰三年提议铸大钱,并多由名家书写,钱文风格为之一变,几乎各地钱都有了自己的风格,看面文即知铸地,一时百花齐放。

  【清】

  天命通宝 天聪通宝 顺治通宝 康熙通宝 雍正通宝 乾隆通宝

  嘉庆通宝 道光通宝 咸丰通宝 咸丰重宝 咸丰元宝 祺祥通宝

  祺祥重宝 同治通宝 同治重宝 光绪通宝 光绪重宝 宣统通宝

  【清末起义军钱】

  太平天国钱 → 天国背通宝 天国背圣宝 太平天国背圣宝

  天国太平背圣宝 天国圣宝背太平 太平圣宝背天国

  金钱义记 平靖通宝 平靖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