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钱币鉴定中心珍珠钱上门回收
中国古钱币(组图)
一、先秦时期古钱币
1.贝
在先秦时期,贝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广泛流通于市场。贝币形状各异,有海贝、蛤蜊等,是我国早的货币形式之一。
2.刀币
刀币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流通于齐国、燕国等地。刀币形状如刀,故得名。其材质有铜、铁等,图案精美,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3.圜钱
圜钱起源于战国时期,圆形方孔,便于携带。圜钱有大小之分,分别代表不同的面额,流通于各国。
4.布币
布币起源于战国时期,形状如农具布,故得名。布币材质有铜、铁等,图案多样,是战国时期具代表性的货币之一。
二、秦汉时期古钱币
1.半两钱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半两钱制度。半两钱圆形方孔,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货币。
2.五铢钱
汉武帝时期,推行五铢钱制度。五铢钱圆形方孔,重量为五铢,是我国古代流通时间长的货币之一。
3.大泉五十
新莽时期,王莽推行大泉五十制度。大泉五十圆形方孔,重量为五十铢,是王莽时期的主要货币。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古钱币
1.直百五铢
三国时期,蜀汉刘备推行直百五铢制度。直百五铢圆形方孔,重量为五铢,面额为百钱。
2.小平钱
两晋南北朝时期,小平钱广泛流通。小平钱圆形方孔,重量较轻,是当时的主要货币。
3.太和五铢
北魏孝文帝时期,推行太和五铢制度。太和五铢圆形方孔,重量为五铢,是北魏时期的主要货币。
四、隋唐时期古钱币
1.开元通宝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推行开元通宝制度。开元通宝圆形方孔,铜质优良,书法精美,是唐朝盛世的,也是后世铸币的典范。
2.乾元重宝
唐代宗时期,为缓解财政困难,推行乾元重宝。这种钱币比开元通宝重,但含铜量较低,形制上更为厚重。
3.唐国通宝
唐末时期,为应对经济危机,发行了唐国通宝。这种钱币铜质较好,但流通时间较短,存世量较少。
五、宋元时期古钱币
1.宋元通宝
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推行宋元通宝。这种钱币继承了唐代钱币的风格,但书法更为流畅,铸造技术也有所提高。
2.政和元宝
北宋政和年间,发行了政和元宝。这种钱币书法优美,铸工精细,是北宋钱币中的佳品。
3.至正通宝
元朝至正年间,发行了至正通宝。这种钱币在形制上有所,采用了圆形无孔的设计,便于大量铸造。
六、明清时期古钱币
1.永乐通宝
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推行永乐通宝。这种钱币铜质优良,书法刚劲有力,是明代钱币的代表。
2.康熙通宝
清朝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推行康熙通宝。这种钱币铸造技术精湛,书法圆润,是清代流通广的钱币之一。
3.光绪元宝
清朝光绪年间,光绪皇帝推行光绪元宝。这种钱币在设计上融入了西方元素,采用了圆形无孔的银元形式,是清代钱币向现代货币过渡的标志。
七、古钱币的收藏与鉴赏
1.真伪鉴别
古钱币的收藏要学会鉴别真伪。收藏者需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铸造工艺以及钱币的材质特点。观察钱币的包浆、锈、文字、图案以及边缘是否规整,都是判断真伪的重要依据。
2.品相分级
古钱币的品相直接关系到其收藏价值。品相分级通常根据钱币的保存状态、磨损程度、铸造工艺和稀有性来划分。顶级品相的钱币往往市场价格不菲,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3.文化价值
古钱币不仅是经济交换的媒介,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每一枚钱币都蕴含着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特。因此,收藏古钱币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八、古钱币的市场行情
1.市场走势
古钱币的市场行情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经济状况、市场供需、收藏热度等。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古钱币收藏市场逐渐火热,部分珍稀钱币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
2.投资建议
3.保护与传承
古钱币的保护和传承是每一位收藏者应尽的责任。正确的保存方法、合理的市场流通和学术研究,都有助于古钱币价值的提升和文化的传播。
九、
古钱币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还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在中国,有一些古钱币因其稀有性、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成为了收藏界的宠儿,价格也昂贵。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贵的 5 种古钱币。
一、“祺祥重宝”背“大清镇库大钱”
“祺祥重宝”背“大清镇库大钱”是清朝咸丰年间铸造的一种货币,直径约 10.9 厘米,重约 400 克。这种货币是为了庆祝咸丰皇帝登基而铸造的,由于铸造时间短,数量稀少,因此珍贵。在 2013 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祺祥重宝”背“大清镇库大钱”以 485 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中国古钱币拍卖的高纪录。
二、“辽代年号平钱”
“辽代年号平钱”是辽代铸造的一种货币,由于辽代历史较短,货币铸造数量也比较少,因此“辽代年号平钱”珍贵。在 2010 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辽代年号平钱”以 425.6 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了当时中国古钱币拍卖的第二高价。
三、“战国时期'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
“战国时期'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是战国时期赵国铸造的一种货币,由于铸造工艺精湛,文字清晰,因此珍贵。
在 2012 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战国时期'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以 368 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了当时中国古钱币拍卖的第三高价。
四、“五代十国'开平通宝’”
“五代十国'开平通宝’”是五代十国时期梁太祖朱温铸造的一种货币,由于铸造时间短,数量稀少,因此珍贵。在 2010 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五代十国'开平通宝’”以 255.3 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了当时中国古钱币拍卖的第四高价。
五、“南宋'大宋通宝’当拾”
“南宋'大宋通宝’当拾”是南宋时期铸造的一种货币,由于铸造工艺精湛,文字清晰,因此珍贵。
在 2011 年的一场拍卖会上,一枚“南宋'大宋通宝’当拾”以 230 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了当时中国古钱币拍卖的第五高价。
金匮直万
新朝王莽时期所铸钱币,字体优美、铸工、造型别致,如大泉五十、一刀平五千等都是珍品;其中有一款神秘的钱币,造型奇特,上呈方孔圆形,书“金匮”四字,下呈长条方形,书“直万”二字,被古钱币投资收藏者称“金匮直万”,价值无可估量。
大泉五千
成年代:公元239-246年。三国吴钱,孙权赤乌元年至九年(公元238-246年)所铸大钱。篆书“大泉五千”四字旋读,一当五铢五千。,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是继王莽后大的虚值钱。另有大泉当千、大泉二千,传世也较少。
大泉五千传世少,早期评为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至今亦鲜有发现。
太夏真兴
相传公元419年,大夏国国王赫连勃勃还都统万(今陕西靖边白城子),改元真兴并铸“太夏真兴”钱。大夏(古时“太”与“大”同义)乃国号,真兴乃年号。“太夏真兴”钱是我国早的一枚国号、年号并铸在一起的钱币,存世稀见。
共屯赤金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共屯赤金”铜质,直径43毫米,系战国中晚期(公元前4-前3世纪)魏国所铸,主要流通三晋地区,圆孔,面无廓,背平,为早期圆孔圜钱。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以下两钱请对比鉴定)
共屯赤金圜钱存世罕见,是先秦名珍之一,1982年山西省侯马市战国墓中曾出土一枚,近年国内无上拍记录。
古币 永光
景和!永光重二铢,正面左右刊写“永光”二字;素背;钱文采用小篆变体薤叶篆,篆法纤巧绮丽,精美伦,直径18.1毫米,重1.2克!
古币 景和
景和钱币,面文“景和”二字,篆书,横书穿孔两侧,笔画清楚。该钱由官府颁布准式,交民间依式样鼓铸,再交官验收通行,严禁盗铸剪边,因此文字轮廓较永光精整。废帝改元后三月遇害,故景和存世稀罕。
珍稀古钱币的市场价值分析
存世仅3枚的"大齐通宝"在2018年拍出2800万元,年增值率达15%。"靖康通宝"折二隶书版市场价约120万元,较2010年上涨400%。某拍卖行数据显示,品相极美(MS63以上)的袁像飞龙银币溢价300%。值得注意的是,同版别钱币因锈色差异(朱砂锈、水银古)价差可达5倍。最新区块链溯源技术应用于高端钱币交易,确保流传有序。
刘宏毅 《千字文讲记》:在上古人类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见不到大海,贝壳很稀有,故此以贝壳作为流通的货币。贝壳上打洞,用绳子穿起来,五个叫一系,二系叫一朋。老友来了,在脖子上挂两串贝壳去喝酒,就叫“朋”友。
3、中国早的金属货币
公元前1500年前后,殷周时代的铜贝,形状似贝,是金属货币的原始形状。
铜贝
4、中国早流通的铸币
布币,形状似铲。
国家博物馆藏
空首布
公元前475年之前的春秋时代的刀币,形状似刀。
国家博物馆藏
尖首刀“刀中刀”·春秋战国
5、中国大重的铸币
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近日颁发书,认定云南省会泽县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巨型古钱币“嘉靖通宝”为世界上大的古钱币。据鉴定,该币为明代嘉靖年间东川府( 会泽原为东川府)铸钱开业纪念币,直径58厘米、厚3.5厘米、重41.47公斤。
6、中国长寿的铸币
公元前118年 汉武帝元狩5年开始铸造的“ 五铢钱”,直到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禁止流通,共使用739年。
五铢国家博物馆藏
五铢 国家博物馆藏
“五铢”母范,内含“五铢”十八枚,美品
7、中国早的 银币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作为一种货币的尝试,铸造发行了“白金三品”,它是我国早含白银的货币。不过虽然史料记载其为银锡合金,但目前发现多为 铅锡合金。
↑汉·白金三品之龙币、龟币一组二枚
西泠拍卖2014年春拍成交价:RMB 5750
8、中国早的仿外银币
早的官铸仿外银币是 西藏银币,首批“乾隆宝藏”于1793年铸成。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五十九年(1794年)六十年(1795年)西藏造乾隆宝藏银币一组三枚PCGS:XF45-AU50
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成交价:RMB 7820
9、中国铸造成功的银币
1914年12月天津总厂铸造的“ 袁世凯头像” 银元,正面铸造有袁世凯的肖像和铸造年代,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这是我国铸造成功的银币,也是在我国流通广的银币。
↑袁世凯像民国三年 壹圆签字 PCGS SP 58
此币为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L.GIORGI”签字版银币试铸样币,由天津造币总厂 意大利籍雕刻师乔奇设计制模,币面加注其名字,正式铸造时将签名去之,故签名版之“袁大头”壹圆银币留存甚少。
此枚包浆均匀,铸造精美,十分珍罕,PCGS SP58金盾。
↑袁世凯像民国三年中圆普通 PCGS MS 65
此币为民国三年袁世凯像中圆银币,中圆品相者罕见。此枚银光绚丽,状态佳,品相难得,PCGS MS65金盾。
10、中国早的银元券
清朝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六月,在 台湾由刘永福主持发行的“ 台南官银票”,是中国早的银元券。
光绪二十一年台南官银钱票总台南官银票拾大员
北京诚轩2015年秋拍成交价:RMB 57500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南官银票官银钱票总伍佰文
中国嘉德2016年春拍成交价:RMB 40250
11、流入中国早的外国银元
在16世纪末(明朝万历年间),已有 西班牙商人携带 本洋输入中国,所以早的是西班牙本洋。
↑1747年西班牙双柱地球8R面值银币,状态,金盾PCGS 50
上海泛华2015年春拍成交价:RMB 3450
1769年西班牙双地球银币 美
12、流入中国多的外国银元
墨西哥洋大约在清代咸丰四年( 公元1854年)起输入中国,数量大。因币面花纹为的图案,故称洋。
↑1844年 墨西哥“洋”银币 上海泓盛2013秋拍成交价:RMB 2300
13、中国重的金币
公元1906年,清朝在 天津铸造的“大清金币”重1两,这是中国重的金币。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一两大云
14、中国早的 年号钱
李寿是西晋末年起义军首领李特的侄子,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在 成都称帝,改国号为汉,以汉兴为年号,铸行汉兴钱。这是我国早的年号钱。
汉兴线按钱文排列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下排列,俗称“竖汉兴”或“直汉兴”,另一种是左右排列,俗称“横汉兴”。
竖汉兴
横汉兴
15、中国早的记年钱
在 钱币背面铸明铸造年代的钱称为记年钱。 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研始逐年于钱币背面铸上年数,这是中国早的记年钱,也是世界上早的记年钱。
“淳熙元宝”背上“十”小平母钱,美品
上海泛华2016年秋拍估价:RMB 1000
16、中国早的对钱
南唐时铸的“ 开元通宝”是早的对钱。
南唐开元通宝
17、中国早的 厌胜钱
厌胜钱是汉朝开始铸造,名称早出于《博古图》一书。
“长毋半两”花钱 中国嘉德2015春拍成交价:RMB 55200
18、中国小的钱币
西汉初年铸造的不超过三铢(0.125两)的小半两钱,因钱体减重特甚,形如榆英,故称“荚钱”,小的直径仅9毫米。
榆荚半两
19、中国公开成交价高的铸币
微拍成交价高:
天眷通宝 折二 楷书 阔缘·金
战国·“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
20、中国早的“通宝”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钱后铸造的“开元通宝”钱,是我国历史上早不以重量为钱币名称,而称"通宝”的钱币。
开元通宝 背四月·唐 天眷堂微拍149-11成交价:RMB 37080
21、中国早的“重宝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铸造的“ 乾元重宝”当十钱,是中国早的重宝。
唐代乾元重宝
22、中国早的“ 元宝”
唐肃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叛将 史思明在占领 洛阳后铸造了军事货币“ 得壹元宝”,为早的“元宝”。
得壹元宝·唐
23、中国早的农民起义军货币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首领 张角以“太平道”名义,号召农民于甲子年甲子日(184年农历3月5日)滩翻汉室统治的同时,铸造了“太平百钱”,以供军用,这是早的农民起义军货币。
“太平百钱” 品 北京诚轩2014年春拍成交价:RMB 5750
24、中国早的纸币
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在 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早由 政府正式发行的 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早使用的纸币,比 美国(1692年)、 法国(1716年)等 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25、中国票幅大的纸币
公元1375年,明朝印发“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大的纸币之一。
“明代大明宝钞”是世界上迄今票幅面大的纸币,票幅面积为338X220毫米。 北京首都博物馆文物展。
26、中国票幅小的纸币
中国 钞票中票幅小的是1936年浙江地方银行发行的一分券,长50mm,宽25mm。
浙江地方银行纸币一组十枚
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成交价:RMB 7130
面值由壹分至壹圆,版式均不同,其中壹分为中国纸钞小票幅。
27、中国大 面额的中国钱币
史上大的纸币面额为“60亿元”,是国民党 通货膨胀时期新疆省银行于1949年发行的。
1949年新疆商业银行孙中山像陆拾亿元 九五品
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成交价:RMB 71300
28、中国早的人像币
四川省成都造币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铸造的四川卢比银币,正面有光绪皇帝半身像,是中国历史上早出现的人像币。
↑1903年 四川省造卢比1/4卢比,近未流通
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成交价:RMB 24150
全满打,五彩银光,品相,近未使用品,李伟先旧藏
29、中国繁琐混乱的货币制度
王莽从公元7年摄政到 新莽统治,十余年间,托古改制,进行了四次币制,先后实行了37种不同质地、不同式样、不同单位的货币。尤其新莽的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宝货”制,其繁琐混乱,为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史上的独一无二。
新莽金匮直万, 上海博物馆藏,五十名珍一。
“金匮直万”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上首似方孔圆钱,面文为“金匮”,四字旋读。
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身面直纹内书“直万”二字。
铭文皆为悬针篆。
新莽一刀平五千 上美品
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成交价:RMB 80500
新莽六泉幼泉二十 美品
中国嘉德2015春拍成交价:RMB 13800
新莽六泉大泉五十 美品
新莽十布一组十枚上 美品
↑新莽十布幼布三百 美品
北京诚轩2015春拍成交价:RMB 21850
30、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
国民党统治时期,因过量发行"法币”和“金圆券”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历时12年,堪称中国历史上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造成大的破坏,也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1949年 银行中华书版金圆券伍佰万圆,银行大面额钞票,较少见,九八成新
北京诚轩2016年春拍成交价:RMB 23000
成捆钞票发工资
1. 天国通宝: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批试铸的通用硬币,由于铸额有限而十分罕见。
2. 崇庆元宝:金卫绍王崇庆年间所铸,全国有二十余枚真币。
3. 元德重宝:西夏时期发行,目前发现只有两三枚,存世量稀少。
4. 大齐通宝:南唐开国皇帝李昪铸造,只发现有两枚,一枚缺角,一枚有四个小孔。
5. 金匮直万:王莽时期铸造,上部为圆形,顺读“金匮”四字;下连方座,有篆书“直万”二字。
6. 开平通宝: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开平年间铸造,存世真品较少,历史资料中也无明确记载。
7. 天策府宝:楚国马殷在五代十国时期铸造,是专门为纪念天策府而铸的钱币,为历史上唯一的纪府钱。
8. 大蜀通宝: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明德年间铸造,民国时期出现过三枚,后下落不明。
9. 大朝通宝:蒙古汗国在改称元以前称大朝时铸,有银质和铜质两种,都罕见。
10. 咸丰重宝大清壹百: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宝福铸造的“咸丰重宝 大清壹百”铜币,为试铸样钱,业界称为清钱之罕珍,存世孤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