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钱币上门收购古钱币市场行情
民俗钱币的文化内涵研究
汉代"辟兵莫当"钱反映军事崇拜,宋代"福寿延长"钱用于婚庆。五毒钱(明清时期)的蜈蚣图案精度达0.5mm,用于端午节驱邪。某寺庙窖藏出土的"淳化元宝"金质供养钱,佛像衣纹清晰度超同时期铜钱30%。统计显示,清代吉语钱文字组合达200余种,"天下太平"占比35%。最新研究发现,部分镂空花钱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复杂度超流通币。
刘宏毅 《千字文讲记》:在上古人类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见不到大海,贝壳很稀有,故此以贝壳作为流通的货币。贝壳上打洞,用绳子穿起来,五个叫一系,二系叫一朋。老友来了,在脖子上挂两串贝壳去喝酒,就叫“朋”友。
3、中国早的金属货币
公元前1500年前后,殷周时代的铜贝,形状似贝,是金属货币的原始形状。
铜贝
4、中国早流通的铸币
布币,形状似铲。
国家博物馆藏
空首布
公元前475年之前的春秋时代的刀币,形状似刀。
国家博物馆藏
尖首刀“刀中刀”·春秋战国
5、中国大重的铸币
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近日颁发书,认定云南省会泽县明代嘉靖年间铸造的巨型古钱币“嘉靖通宝”为世界上大的古钱币。据鉴定,该币为明代嘉靖年间东川府( 会泽原为东川府)铸钱开业纪念币,直径58厘米、厚3.5厘米、重41.47公斤。
6、中国长寿的铸币
公元前118年 汉武帝元狩5年开始铸造的“ 五铢钱”,直到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才禁止流通,共使用739年。
五铢国家博物馆藏
五铢 国家博物馆藏
“五铢”母范,内含“五铢”十八枚,美品
7、中国早的 银币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作为一种货币的尝试,铸造发行了“白金三品”,它是我国早含白银的货币。不过虽然史料记载其为银锡合金,但目前发现多为 铅锡合金。
↑汉·白金三品之龙币、龟币一组二枚
西泠拍卖2014年春拍成交价:RMB 5750
8、中国早的仿外银币
早的官铸仿外银币是 西藏银币,首批“乾隆宝藏”于1793年铸成。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五十九年(1794年)六十年(1795年)西藏造乾隆宝藏银币一组三枚PCGS:XF45-AU50
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成交价:RMB 7820
9、中国铸造成功的银币
1914年12月天津总厂铸造的“ 袁世凯头像” 银元,正面铸造有袁世凯的肖像和铸造年代,俗称“袁头币”或“袁大头”。这是我国铸造成功的银币,也是在我国流通广的银币。
↑袁世凯像民国三年 壹圆签字 PCGS SP 58
此币为民国三年袁世凯像壹圆“L.GIORGI”签字版银币试铸样币,由天津造币总厂 意大利籍雕刻师乔奇设计制模,币面加注其名字,正式铸造时将签名去之,故签名版之“袁大头”壹圆银币留存甚少。
此枚包浆均匀,铸造精美,十分珍罕,PCGS SP58金盾。
↑袁世凯像民国三年中圆普通 PCGS MS 65
此币为民国三年袁世凯像中圆银币,中圆品相者罕见。此枚银光绚丽,状态佳,品相难得,PCGS MS65金盾。
10、中国早的银元券
清朝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六月,在 台湾由刘永福主持发行的“ 台南官银票”,是中国早的银元券。
光绪二十一年台南官银钱票总台南官银票拾大员
北京诚轩2015年秋拍成交价:RMB 57500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南官银票官银钱票总伍佰文
中国嘉德2016年春拍成交价:RMB 40250
11、流入中国早的外国银元
在16世纪末(明朝万历年间),已有 西班牙商人携带 本洋输入中国,所以早的是西班牙本洋。
↑1747年西班牙双柱地球8R面值银币,状态,金盾PCGS 50
上海泛华2015年春拍成交价:RMB 3450
1769年西班牙双地球银币 美
12、流入中国多的外国银元
墨西哥洋大约在清代咸丰四年( 公元1854年)起输入中国,数量大。因币面花纹为的图案,故称洋。
↑1844年 墨西哥“洋”银币 上海泓盛2013秋拍成交价:RMB 2300
13、中国重的金币
公元1906年,清朝在 天津铸造的“大清金币”重1两,这是中国重的金币。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一两大云
14、中国早的 年号钱
李寿是西晋末年起义军首领李特的侄子,于东晋咸康四年(338年)在 成都称帝,改国号为汉,以汉兴为年号,铸行汉兴钱。这是我国早的年号钱。
汉兴线按钱文排列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上下排列,俗称“竖汉兴”或“直汉兴”,另一种是左右排列,俗称“横汉兴”。
竖汉兴
横汉兴
15、中国早的记年钱
在 钱币背面铸明铸造年代的钱称为记年钱。 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研始逐年于钱币背面铸上年数,这是中国早的记年钱,也是世界上早的记年钱。
“淳熙元宝”背上“十”小平母钱,美品
上海泛华2016年秋拍估价:RMB 1000
16、中国早的对钱
南唐时铸的“ 开元通宝”是早的对钱。
南唐开元通宝
17、中国早的 厌胜钱
厌胜钱是汉朝开始铸造,名称早出于《博古图》一书。
“长毋半两”花钱 中国嘉德2015春拍成交价:RMB 55200
18、中国小的钱币
西汉初年铸造的不超过三铢(0.125两)的小半两钱,因钱体减重特甚,形如榆英,故称“荚钱”,小的直径仅9毫米。
榆荚半两
19、中国公开成交价高的铸币
微拍成交价高:
天眷通宝 折二 楷书 阔缘·金
战国·“下阳”背“十七·两”大型三孔布
20、中国早的“通宝”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五铢钱后铸造的“开元通宝”钱,是我国历史上早不以重量为钱币名称,而称"通宝”的钱币。
开元通宝 背四月·唐 天眷堂微拍149-11成交价:RMB 37080
21、中国早的“重宝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铸造的“ 乾元重宝”当十钱,是中国早的重宝。
唐代乾元重宝
22、中国早的“ 元宝”
唐肃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叛将 史思明在占领 洛阳后铸造了军事货币“ 得壹元宝”,为早的“元宝”。
得壹元宝·唐
23、中国早的农民起义军货币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首领 张角以“太平道”名义,号召农民于甲子年甲子日(184年农历3月5日)滩翻汉室统治的同时,铸造了“太平百钱”,以供军用,这是早的农民起义军货币。
“太平百钱” 品 北京诚轩2014年春拍成交价:RMB 5750
24、中国早的纸币
交子,是发行于北宋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的货币,曾作为官方法定的货币流通,称作“官交子”,在 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早由 政府正式发行的 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早使用的纸币,比 美国(1692年)、 法国(1716年)等 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
25、中国票幅大的纸币
公元1375年,明朝印发“大明宝钞”。印框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是世界上面积大的纸币之一。
“明代大明宝钞”是世界上迄今票幅面大的纸币,票幅面积为338X220毫米。 北京首都博物馆文物展。
26、中国票幅小的纸币
中国 钞票中票幅小的是1936年浙江地方银行发行的一分券,长50mm,宽25mm。
浙江地方银行纸币一组十枚
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成交价:RMB 7130
面值由壹分至壹圆,版式均不同,其中壹分为中国纸钞小票幅。
27、中国大 面额的中国钱币
史上大的纸币面额为“60亿元”,是国民党 通货膨胀时期新疆省银行于1949年发行的。
1949年新疆商业银行孙中山像陆拾亿元 九五品
中国嘉德2015年秋拍成交价:RMB 71300
28、中国早的人像币
四川省成都造币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铸造的四川卢比银币,正面有光绪皇帝半身像,是中国历史上早出现的人像币。
↑1903年 四川省造卢比1/4卢比,近未流通
中国嘉德2016年秋拍成交价:RMB 24150
全满打,五彩银光,品相,近未使用品,李伟先旧藏
29、中国繁琐混乱的货币制度
王莽从公元7年摄政到 新莽统治,十余年间,托古改制,进行了四次币制,先后实行了37种不同质地、不同式样、不同单位的货币。尤其新莽的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的“宝货”制,其繁琐混乱,为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史上的独一无二。
新莽金匮直万, 上海博物馆藏,五十名珍一。
“金匮直万”由上、下两部分组成:
上首似方孔圆钱,面文为“金匮”,四字旋读。
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身面直纹内书“直万”二字。
铭文皆为悬针篆。
新莽一刀平五千 上美品
北京保利2016年秋拍成交价:RMB 80500
新莽六泉幼泉二十 美品
中国嘉德2015春拍成交价:RMB 13800
新莽六泉大泉五十 美品
新莽十布一组十枚上 美品
↑新莽十布幼布三百 美品
北京诚轩2015春拍成交价:RMB 21850
30、中国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期
国民党统治时期,因过量发行"法币”和“金圆券”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历时12年,堪称中国历史上严重的一次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造成大的破坏,也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1949年 银行中华书版金圆券伍佰万圆,银行大面额钞票,较少见,九八成新
北京诚轩2016年春拍成交价:RMB 23000
成捆钞票发工资
成都钱币上门收购古钱币市场行情
古币也是现在收藏市场的主要品类之一,现在很多人对古币是很感兴趣的,喜欢收藏古币的朋友是不少的。古币的种类是比较多的,不同种类的不同朝代的古币在现在的市场价值是不一样的。今天我们就重点来了解清朝古币的市场价格。
棋祥通宝:是穆宗祺祥年间铸造的,穆宗登帝位,但是“祺祥”年号仅存69天。不久后,慈禧摄政改为同治,祺祥钱并没有正式发行,铸币回炉铸为“同治”钱(1861年),与祺祥重宝一起并称为中国寿命短的钱币。祺祥通宝小平宝泉,祺祥通宝小平宝源和祺祥通宝小平宝苏价格都在十万左右。
当时所铸多为样币,流通币几乎全被回炉改铸同治年号钱,固保存流传下来的祺祥钱为稀少,被古泉界誉为清钱大珍。祺祥通宝虽然分为不同的铸造,价格不一。
同治通宝:因为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时用钱的机会减少,所以很多制造都停铸造这个钱。传世的个别同治通宝较少见,价格稍高。比如宝伊“折五”“当四”价格就稍微高些,数千元。
光绪通宝:光绪钱是中国造币史上首次引进西洋机制造币方法铸造的批中国样式(外圆孔方)的行用钱。另有北洋造光绪通宝机制铜币,背北洋零用一文。光绪通宝楷书小平背“宇”、“宙”价格为数百元光绪通宝楷书背宝苏“当五”价格在五万元左右,光绪通宝楷书背宝源“当十”价格为伍佰元左右。光绪通宝楷书部颁各“当十”价格为两万元左右。
乾隆通宝:乾隆通宝”版式很多,钱文方面京的多用宋体,宝浙多用楷书,宝陕、宝川两用隶书,但大多数地方钱用宋体。少数钱背有星、汉字,又有记年,记值,合背,吉语等钱。每个钱都有很多的铸造,就以乾隆通宝为例,乾隆常见的共有二十二个铸,新疆红钱有六个铸。想象一下钱的种类,是如此的众多。一般都认为雕母比较贵。乾隆通宝合背两千元左右,乾隆通宝背宝泉宝源数十元左右。
道光通宝:铸于清宣宗道光年间。大家对道光通宝的价格为熟悉的是在2012年嘉德拍出一枚“道光通宝”背“宝源”小平雕母的钱币,拍卖成交价是四百十二万五千元。并不是的钱都是这样的价格,比如有藏友问的道光通宝折二宝泉的价格就仅仅为:几百元。
咸丰通宝:清文宗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所铸平钱。因政治腐败,经济危困,铸行未久即收到各种重宝、元宝大钱的冲击,通宝钱遂严重贬值,故制作简陋,形制混杂。咸丰钱品类浩繁,仅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达917种,咸丰重宝折五拾文价格为二十万,咸丰重宝折五拾文五十万咸丰重宝折五十宝泉只有两千块。
古钱币指古代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中国是世界上早使用铸币的国家。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一些定形状的散铜块、铜锭等金属称量货币,这在考古发掘中也有出土。由于近几年的大热,那些值得我们收藏呢?
双旗币80W-220W
乾隆通宝120W
乾亨通宝168W
大清银币180W
康熙通宝160W
光绪元宝80-280W
成都钱币上门收购古钱币市场行情
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古钱币不仅是物质文化的,更是社会经济的脉络。随着顺口溜的传播,古钱币也变得遥远,成为爱好者们轻松学的重要工具。本文将通过对顺口溜的深度解读,带你领略古钱币的魅力,为你的收藏之路提供新思路。
华夏文明中的货币发展
古人的交易从初的物物交换,到逐渐发展出货币交易,历史的洪流塑造了华夏大地上的各类古钱币。顺口溜中提到:“使用货币国,开创世界新纪元。”这并不是夸张,而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在商朝时期,各种物品的使用方式逐渐被货币所取代,布币、刀币和环钱开始流通,这些都为后来的钱币体系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的货币统一
顺口溜中提到秦始皇赢政为统一货币所做的努力,这在历史上也是不争的事实。随着统一半两钱的推广,秦始皇结束了各国纷争的货币混战,开启了中国货币发展的新篇章。而汉朝的兴起,则带来了榆荚半两钱和五铢钱的铸造,五铢钱自此成为了流通时间长的货币。
三国时期的战火与钱币的演变
进入三国时期,随著各国经济形式的多样化,货币的种类也愈加。刘备的“百五铢当百钱”与曹魏的“大泉当千二千钱”,不仅反映了当时经济的繁荣,也为后来的古钱币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隋唐时期的辉煌
当谈到唐朝时,顺口溜提到的“顺天易得得壹难”和“会昌新开元”都展示了那个时期货币文化的繁荣。唐朝是中国货币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代表性的开元通宝成为流通广泛的货币,至今依旧在广大收藏者心中占据着重要。
宋元明清的多样化与特
在宋代,尤其是太平通宝和咸平景德真宗铸造的钱币,不仅是交易的凭,更是工艺的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钱币的样式愈加,各个朝代的币制更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如明清时期的“康熙通宝”和“雍正通宝”,它们不仅在市场中流通,更是在艺术和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现代收藏与古钱币的魅力
在新中国成立后,古钱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开始逐渐显现,许多收藏爱好者通过学古钱币的历史,提升了自己对这一文化遗产的认知。今日的收藏市场中,金花、银元、铜元等各类古钱币成了众多投资者与历史爱好者所追逐的对象。
如何理解和收藏古钱币
以顺口溜的形式学古钱币的历史,简化了这一复杂的过程,使得即便是新手也能够迅速掌握基本知识。“我虽钱币爱好者,学识不高才疏浅”,这并不是自卑,而是对知识渴望的真实反映。对于每位古钱币爱好者而言,了解古钱币的历史、铭文与铸造工艺,就如同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社会的众多面貌。
总之,古钱币的历史深厚且,从早期的物物交换到如今高度发展的金融市场,古钱币伴随着经济的变化而演变。顺口溜这种学形式,通过简单有趣的韵律,帮助我们轻松记忆,成为了了解古钱币的一个理想起点。无论你是新手还是老玩家,愿这段古钱币的旅程让你更加热爱历史,共同探索这一瑰丽的文化遗产。
近期,伊金霍洛旗开展了古钱币的整理拍摄工作。这批古钱币共计971枚,主要有西汉、宋元、清及民国时期的,古钱币的整理工作对研究其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经济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古钱币经出土或征集、清洗、拍摄、建档造册,用了几年的整理时间。
中国货币历史久远,作为一种的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了贝币,天然贝币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使用的货币,也是世界上早的货币。经过夏商周的发展,由贝币发展到商代的铜币,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冶金铸造业的发展,金属铸币开始出现并得到普及,其中,注明的有刀币、布币、环钱和蚁鼻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为秦半两,这种方孔圆钱的造型一直沿用到民国时期。汉武帝时期废除秦半两,改铸五铢钱。五铢钱大小轻重更适宜,制作精美,一直被使用到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长的货币之一。唐朝建立后,开始铸造开元通宝钱,取代了五铢钱。开元通宝钱一直使用到清朝,期间各朝代通宝,只是把开元二字换成当时的年号,这种元宝钱体系一共延续了近1300年。
此外,还有一些的货币形式,如王莽篡汉后新铸造的货币“一刀平五千”。北周时期出现了布泉。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早的纸币----交子。纸币的出现标志着货币形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古钱币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贝币、铜币到金属铸币、纸币等多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的形式、重量、价值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和演变历程。
保护好这些古钱币对研究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经济生活有很大帮助。文旅中心工作人员郝伊彤、王芬、斯庆为每枚古钱币建立详细的记录,包括名称、年代、版别、制造工艺、历史背景等信息;选出要拍摄的古钱币,并对其进行进一步清洗,用软布擦拭干净,尽管此前已经进行过清洗工作,但根据拍摄要求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清洗,以便地展示其特征和细节。
下一步,伊金霍洛旗将进行有关古钱币空中课堂的录制和砖雕拓印空中课堂的录制工作。在此前形成的蒙古包拼搭制作工艺、郡王府拼图、DIY长城搭建、青铜器的美术课堂等的基础上,陆续形成完整的博物馆社教课程及研学体系,与学校、社区形成合作机制,形成馆校、馆区双向奔赴的良好互动;同时开启线上线下的同步社教活动,这不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能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了解和欣赏古钱币的机会。
拍摄古钱币工作,旨在原有数字化“云展览”和“云教育”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公众号、视频号、小程序等技术手段,让公众足不出户可以欣赏到更多文物展览,体验多样化的博物馆教育,打造不断的文物展览方式。
泉友们见过会“背课文”的铜钱吗?
北周武帝宇文邕鼓捣出来的“五行大布”,妥妥就是古代的“学霸币”!
近翻收藏夹,两枚同直径的“五行大布”把我难住了,这就像选火锅底料,牛油和番茄都香,可二选一,谁懂啊!
先给没入坑的泉友科普下。
公元574年,北周武帝一拍大腿下令铸钱,直接把“五行”这玄学概念刻进了青铜里!
要知道,五行学说搁古代那可是“科学天花板”,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这钱币一出手,相当于告诉全天下:咱北周的钱,自带神秘力量buff!
这种外圆内方的小家伙,门道可多了。
标准版跟现在的1角硬币差不多大,揣兜里叮当作响;小样版就是“迷你小可爱”,能串成手链戴;大样版则像个“壮汉”,沉甸甸的超有存在感。
右边这枚呢,字体锋芒毕露,“五行大布”四个字遒劲有力,仿佛是用刻刀狠狠凿进铜里的,冷不丁一看,还以为是刚从铸造厂新鲜出炉!
突然想起之前在古玩市场,有个大爷守着半麻袋铜钱,非要跟我掰扯“五行大布”的门道。
他说啊,这钱币上的文字间距、郭的宽窄,差一毫米就是天壤之别!
好家伙,听得我直冒冷汗,敢情收藏钱币比找不同还刺激?
现在问题来了!这两枚“兄弟币”,一枚是历经千年沉淀的“沉稳大叔”,一枚是棱角分明的“热血青年”。
如果是你,会把哪枚收入囊中?
秦王朝建立之前,六国货币形态各异。齐燕使用刀状形货币,韩赵魏行用布状形货币,楚国流通小型蚁鼻钱。秦统一中国后,废除各国原用货币,采用“半两”圆钱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从此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式,在中国保持了2000多年,一直到清末民初。 古人薄金银而厚玉,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古代皇帝们的权力“玺”,也大多与玉有分不开的关系。传说中用15座城交换的“和氏璧”,就是中国玉玺的始祖。君王们所看重的,也许就是玉的德行与灵性。而这些,恰是冰硬的金银所不具备的。 我国古代钱币,有玉、金、银、铜、铁等各种材质,不同材质的同种钱币,大小基本相同,款式大致一样。同样的古钱币,玉币,比金币、银币贵重,价值更非铜币、铁币等可比。春秋时期《管子》中就曾记载“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也有“一玉币顶十金百铜”的说法。 玉币,在古代是用于朝聘或祭祀的瑞玉。 战国半成品冰白玉刀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