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屋可靠性鉴定依据
2.1、《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50292-1999)
2.2、《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
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4、《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
2.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2.7、《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
2.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2.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10、《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
2.11、《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
2.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2.13、其它相关技术规范。
二、房屋可靠性鉴定所用仪器设备
3.1、金刚石钻机(ZIZ-200B);
3.2、钢筋位置测定仪(DJGW-1A);
3.3、楼板测厚仪、回弹仪、碳化深度测量尺;
3.4、手持激光测距仪(13209)、游标卡尺、卷尺、相机、皮尺等。
三、房屋可靠性鉴定方案
4.1、对房屋结构类型、建筑层数、房屋地址、建造年代、房屋朝向、房屋装修概况及房屋用途进行现场调查。
4.2、用裂缝测宽仪及钢卷尺对房屋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围护结构进行外观检查、测量,对部分典型构件损坏情况(变形、开裂、沉陷、渗漏、露筋等)进行外观检查及拍照记录。
4.3、采用“DJD2-1GC”型电子经纬仪对该房屋部分部位竖向构件倾斜率或偏移比值进行测量,分析房屋是否出现倾斜及不均匀沉降现象。
4.4、对该房屋现有上部结构的建筑及结构布置、构件尺寸、层高等情况进行现场测量,并与设计图纸进行复核。
4.5、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检测标准的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土柱、梁及板构件进行配筋情况、砼保护层厚度及板混凝土厚度的检测。
4.6、按照国家现行相关检测标准的要求抽取一定数量的钢筋混凝梁、板及柱构件采用钻芯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4.7、根据现场检查、检测结果,并依据国家现行相关规范对该房屋现状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分析。
4.8、根据检查、检测情况和验算结果,依照《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 50292-1999),判定该房屋现状承载力性能是否满足结构安全要求,并对该房屋现状不满足结构承载力计算要求的构件提出可靠的处理建议。
四、进度及工期保证措施
5.1、检测鉴定工期
我公司和委托方共同商议进场鉴定时间,并于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检查、检测工作,完成现场检查、检测工作后10个工作日内以栋为单位向委托方出具房屋可靠性鉴定报告壹式叁份。
5.2、工期保证措施
(1)、加强现场管理,明确各职能管理人员和各鉴定人员职责,建全组织管理体系,在公司的领导下,实行项目负责制。
(2)、根据工程量及配套进度的要求,确保人力、物力、财力上在本工程的需要,在其它项目上配置一定的机动力量随时调度。
(3)、推行责任制,把质量、进度、效益目标落实到各个人,订立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员工劳动积极性。
(4)、项目负责人为鉴定现场调度总指挥,控制进度及施工人力、设备平衡调配。
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梓潼县、三台县、盐亭县、平武县、江油市、北川羌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