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说明
前期评估需“精度检测+材质鉴别”,蚌埠回收企业会派遣轴承检测工程师,携带精密测厚仪、径向游隙仪、硬度计、金相显微镜上门。评估核心是轴承精度等级判定:深沟球轴承需检测内径公差(P0级≤±15μm,P4级≤±5μm)、径向游隙(普通轴承0.005-0.015mm,精密轴承0.002-0.008mm)、旋转灵活性(空转时噪声≤55dB),若公差超差或游隙过大,需降等级评估;圆锥滚子轴承额外检测滚道锥度偏差(≤0.003mm/100mm)、接触斑点(占比≥80%),斑点不足意味着承载能力下降,回收价扣减30%以上。材质鉴别环节,通过硬度计检测轴承表面硬度(GCr15轴承需达HRC60-65),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内部组织(是否存在网状碳化物、夹杂物),若硬度不足或组织缺陷,仅按普通钢材回收;进口品牌轴承(如瑞典SKF、德国FAG)若精度达标,回收价可达新机的40%-50%,国产哈轴、瓦轴轴承则约为25%-35%。此外,还需核查轴承密封状态(橡胶密封圈是否老化)、润滑脂品质(是否变质结块),密封失效的轴承需评估清洗修复成本。
拆除过程需“精细操作+分类防护”,避免轴承精度受损。拆除前,技术人员会按“设备部位-轴承类型-精度等级”分类标记,如“机床主轴-P4级角接触球轴承”“电镀端盖-P0级深沟球轴承”;拆除时使用专用工具:拆卸小型轴承(内径≤50mm)用拉马器缓慢发力,禁止用锤子敲击外圈;拆卸大型轴承(内径≥100mm)用加热法(感应加热至80-120℃,热胀后取出),加热时温度均匀,避免局部过热导致轴承退火。从轴颈上取下的轴承,需立即用清洁的煤油清洗表面油污,用压缩空气吹干,然后涂抹防锈脂(如锂基润滑脂),放入专用轴承盒(内垫软布),盒外标注型号、精度、数量,防止混淆与碰撞。对于安装在轴承座内的轴承,需先拆卸轴承座螺栓,整体取出后再分离轴承,避免强行拆解损坏轴承座与轴承滚道。
回收处理体系呈现“分级利用+材料再生”特点:精度达标的P4/P5级精密轴承,经超声波清洗、无损检测(磁粉探伤排查裂纹)、重新加注润滑脂后,销售给机床维修厂、电镀制造厂,这类二手轴承能满足中高端设备需求,价格仅为新机的30%-40%;P0/P6级普通轴承若游隙、旋转性能达标,清洗后供应给农机维修、通用机械领域;轻微损伤的轴承(如表面划痕)进入修复车间,通过研磨抛光修复滚道与滚动体,重新检测精度后降级使用;无法复用的轴承拆解回收材料,通过破碎机粉碎后,经磁选分离钢粒,送炼钢厂重新冶炼成GCr15钢坯,用于制造新轴承或其他机械零件,金属回收率≥98%;老化的橡胶密封圈、变质润滑脂分类处理,密封圈可焚烧发电,润滑脂交由危废企业无害化处置。
蚌埠政府对轴承设备回收处理行业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建立“轴承再制造实验室”,对通过再制造认证的轴承给予每吨800元补贴;同时加强质量监管,要求回收企业出具轴承精度检测报告,防止劣质轴承流入市场。回收企业也推出“定制化服务”:为倒闭工厂提供现场分类、即时称重、当场结算服务,支持按“精度等级打包回收”,帮助企业快速处置大量零散轴承,回笼资金。此外,企业与本地机械制造院校合作,研发轴承精度检测自动化设备,提升评估效率与准确性,助力蚌埠机械制造产业资源循环利用。